摘要:文学作品是影视改编的基因库,有时可改变影视创作的风向。科幻剧依赖资金投入和影视工业化程度,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但《我们生活在南京》《小镇奇谈》等项目的推进已能让人察觉到南方科幻故事即将在影视创作中遍地开花。
北京乐豆世纪影业:悬疑剧的时代乡愁和愤懑情绪
探讨悬疑剧的未来,就必须提到近几年在文学圈盛行的两个创作现象:新东北写作和新南方文学。
就故事招牌而言,前者指向的是东北悬疑故事,后者常常指向科幻。
文学作品是影视改编的基因库,有时可改变影视创作的风向。科幻剧依赖资金投入和影视工业化程度,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但《我们生活在南京》《小镇奇谈》等项目的推进已能让人察觉到南方科幻故事即将在影视创作中遍地开花。
从今年杀青的悬疑剧项目来看,尽管观众已对东北地域特色、多时空叙事和下岗潮时代伤痛这"三板斧"产生审美疲劳,但扎根黑土地依然是创作者的首选。
此外,在剧集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文旅部门和影视扶持政策持续发力,使得近期悬疑剧创作呈现出“三省各得其果”的格局。
敦淇工作室打造的《踏雪寻踪》,在吉林通化取景;杨阳执导的《醉梦》,在黑龙江哈尔滨拍摄;翁子光、徐忱执导的《冬城猎凶》则扎根辽宁大连。
再来看看三部剧分别讲了什么故事。
《踏雪寻踪》是今年第一个响应优酷精品化战略的项目,讲述来自省城的精英刑警简明与小县城刑警范鹏搭档探案,一步步走向与最亲密之人的对决,最终面临立场抉择的故事。
《醉梦》以千禧年为起点,讲述了一段跨越十几年的时空交错故事——在国企改革求生的背景下,时代的车轮碾压了每一个人。
《冬城猎凶》讲述王阳、万茜饰演的一对刑警拍档,携手跨越13年的时间间隔,上演一段双时间线的硬核追凶故事。
得益于高辨识度的方言和东北特有的烟火气,以及与犯罪相得益彰的寒冷气候,东北悬疑剧向来扎根地域,又极易突破地域,达成更大面积的共情。故而“犯罪悬疑+怀旧”的题材范式非但不会离我们远去,反而迎来了新一轮的热潮。
以前的悬疑剧取景地能和东北分庭抗礼的是重庆。这次也有一部《把黑夜点燃》。
同样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罪案故事,不同的是,东北悬疑的背景是国企改制催生的梦魇,是某种下行期内的集体性失意,而《把黑夜点燃》则关注的是西南石油系统步入高速发展期时那些被撞翻的个体,是上行期内的个体伤痛。
后者的视角看似窄化了,但自觉没赶上高速发展列车的又岂在少数,只要这层用意能被受众感知到,也能引发大规模的共情。
正午阳光的制作的社会派推理剧《命悬一生》,改编自陆春吾原著小说《一生悬命》,以一桩离奇的失踪案件开局,围绕一场精心策划、疑雾丛生的连环犯罪布局,逐渐揭开其背后所暗藏的吴细妹、曹小军与倪向东三人十余年之间错综复杂、难以捉摸的爱恨纠葛。
这部剧以山东威海为主要取景地。从原著来看,《命悬一生》可视为新时期的女性苦情戏,李庚希饰演的吴细妹比她在《漫长的季节》中的沈墨还要更苦、更惨,但性格中的狠辣一以贯之。
小说虽名为社会派推理,但情节之离奇更像一篇都市传说,控诉的情绪愤懑而充沛,故事编排逻辑感与合理性稍弱。正午阳光在本剧依然启用了原著作者担任编剧,希望剧作能够更上一层楼。
此外,还有一部在广西柳州取景的《蝉》,是总制片人兼艺术总监袁玉梅继《白夜追凶》第一部后回归悬疑赛道的又一作品,风格也与以上作品不同,讲述的是刑辩律师在惊天迷局中抚平心中创伤、颠覆规则、重构规则的故事。
来源:初次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