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嘴张大民》“妖里妖气”的毛沙沙,她的“痴”与“傻”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7-09 19:38 2

摘要:如果让说一部最能反映普通百姓平凡生活的电视剧,那么除了2000年上映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恐怕再难有与之媲美的了。

如果让说一部最能反映普通百姓平凡生活的电视剧,那么除了2000年上映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恐怕再难有与之媲美的了。

经典就是经典,即便过去了二十多年,即便在这二十年多年里,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每每看到这部剧,哪怕只是一段小小的视频切片,都还是依旧能打动你,能引发你的共鸣, 能让你与剧中人一起笑、一起哭。

《贫嘴张大民》中的人物,个个鲜明丰满:

有长兄如父、用一张贫嘴守护着整个家的大民;

有刀子嘴豆腐心的长女大雨;

有温柔美丽、贤惠善良的长媳云芳;

有少言寡语、命运多舛的小女儿大雪;

还有爱吃茄子、自私又矛盾的学霸小儿子大国;

还有李木勺、古三、大民妈、古三妈、云芳妈等等一众性格迥异的人物。

而这其中,最让人不待见、却又为之唏嘘的便是张家老二张大军和毛沙沙这对“奇葩夫妻”。

张大军是几个兄弟姐妹中,最没脑子、最自私、也最窝囊的一个,他这辈子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娶了能干、风情又家世好的毛莎莎。

而这样优秀且妩媚的女人,却因为嫁给了张大军这样一个没有担当、没有出息的男人,活得拧巴且憋屈。

《贫嘴张大民》剧尾,毛沙沙整容失败,云芳和大雨一同安慰她,一直以来故作坚强的她,露出了脆弱的一面,抱着妯娌和小姑子失声痛哭。

她在哭她痴傻和荒唐的前半生。

放到现在,我们是很难想象张大民那十几平方米的家里,是怎样容下老张家那一家六口(五个孩子一个妈)人的,并且还在这个家里娶了李云芳和毛沙沙这两个漂亮媳妇。

《贫嘴张大民》的镜头下,无一不在彰显张家的憋仄和挤巴。

刘恒老师在小说中是这样形容张家的:

这个多层的汉堡包掉在地上,掉在了城市的灰尘里,又难看又牙碜,让人怎么吃它呀!

大民结婚时,厚着脸皮、骨子里都带着惭愧,把弟弟妹妹还有老妈撵到既当客厅又当餐厅,还兼卧室的十平方米的外间屋。

等到毛沙沙在一个下雨天,和张大军共撑一把伞,亲亲热热地出现在老张家门前,看着只穿着一条裤衩子,整个身子都淋透了,还在不停地从院子里往外淘水的张大民时,两个人都是震惊的。

张大民的感觉是:

大军挑来挑去,八亩地的萝卜都挑遍了,就挑了个这!哇,不是味儿!

毛沙沙的震惊,则更多地来自形体和声音:

哇——!莎莎不长眼,也不长记性,又在相同的地方把那个接雨漏儿的倒霉的尿盆给踢翻了。

在毛沙沙前面,大军谈了很多女朋友,但她们都像剧中第一集大军带回来的“柳柳”一样,一看到张家寒酸破败的家境,立刻变了脸,再也没有了后续。

大军口口声声说自己看不上那些女孩,可真实情况却是人家瞧不上他们家,知难而退了。

唯独“痴心”的莎莎不管这些,在她看来,有情饮水饱,她爱大军,就义无反顾地、哪怕是火坑也要跳下去。

放在现在,这就是妥妥的“恋爱脑”,是要被人嗤之以鼻和贻笑大方的。

但在纯粹的、炙热的九十年代,在那个人人还在追捧琼瑶、顾城的九十年代,这才是真爱,是宁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的。

或许会有人说,这就是傻!可人这一辈子,谁不是兜兜转转活在自己的认知和时代的尘埃里呢!

我一直认为莎莎是个敢爱敢恨、热爱生活的先锋女性。她身上那种生命不止、折腾不休的鲜活感、真实感让我心生佩服。

所以,“阅尽千帆”的大军才会对大民说:

长的就那德行,其实不妖,挺懂事的。看电影老掉眼泪,我不跟她好,她就要钻车轱辘,挺懂感情的。这就是缘分,反正不管她是巫婆还是蛤蟆,我也不换人了。

可见,大军也是爱莎莎的。但要想经营好婚姻,单单只有爱情是不行的,更多的担当和责任。

最终,张大军的无能和窝囊成了他们婚姻中致命的毒药,也撕碎了莎莎爱情至上的遮羞布。

张大民为了给两兄弟创造独立的生活空间,被逼无奈下只能硬着头皮推倒了院墙,可大军却畏畏缩缩地和妹妹们一起躲在厨房里不敢露头,眼瞅着古三给了大民一板砖。

最后还是莎莎实在看不过去,把大军推出了门外。

莎莎看古三租了门面发了财,和大军商量也想租门面挣钱,可大军却宁愿攒钱买音响,也不肯把钱拿出来让莎莎“折腾”。

为钱犯难的莎莎,最终只好拿着古三的钱去周转。

都说,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莎莎拿古三的钱开门市,大军心知肚明;他更知道,从见莎莎第一面起,古三就没安好心。

可大军还是自欺欺人地在兄弟姐妹跟前显摆:我媳妇就是有路子,就是有本事!

张大军最可恨的地方,不是无能和软弱,而是既享受了毛沙沙“出卖色 相”为他挣来的好生活;还一面拎着酒瓶装疯卖傻地在大民面前骂她“骚 货”、“婊 子”。

他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而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莎莎。

他很清楚,莎莎不满足现状、想着要改变生活,却丝毫不助力、不帮衬,而是拉后腿、享清福,是他的无能和贪心将莎莎推向了古三的怀抱。

毋庸置疑,毛沙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她爱打扮、爱花钱、贪慕虚荣、不甘平庸,这让她和老张家的每个人都格格不入。

从第一眼看到莎莎,张大民就看不惯,对大军说,“看着挺妖的”!

进门后,大雨更是肆无忌惮地骂道“什么味儿——骚味儿”!

大雨打胎被全家人知道后,带着张母的安眠药出了门,全家人惊慌失措,张母第一个责骂的却是莎莎。

上到张母,下到大雪和大国,他们从心底都没有真正的接纳过莎莎,而是指桑骂槐地各种贬损,在他们看来,好媳妇就应该像云芳一样,安分守己、勤劳俭朴。

可要知道,莎莎本来就和云芳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她怎么会甘心一直憋在这不足十几平的房子里呢!

如若大军是个担事的、能干的,哪还用莎莎去抛头露面、去被古三欺骗和欺负呢!

这世上最可怕的一处人性便是,允许自己平庸,还不允许身边人追求进步,因为身边人越是进步,越能彰显出自己的无能。

所以,从这一点看,张家人对莎莎的诋毁和谩骂,是可恨的,也是可耻的。

而张大军,却从来没有为莎莎辩解过,他不像大民处处维护云芳,而是像他的家人一样,对莎莎心存怀疑,甚至为了继续享受莎莎带来的庇佑,原谅了莎莎的出轨,将他的无能和无耻进行到底。

莎莎的“傻”就在于,她明知道自己选择的这个丈夫是个无赖,是扶不起的阿斗,她不是及时止损、迅速分割,而是破罐子破摔地接受了古三的调戏、挑逗,最后在几番挣扎后,让古三得逞。

莎莎最后的松手,既是对古三逼迫的无奈,也是对生活和命运的妥协,更是对张大军无能的报复。

古三是胡同里的一霸,张大民盖房,他给了大民一板砖;他妈找了卖冰混的老头当老伴,他连打带骂地把老头撵出了门;和莎莎搞婚外情,被大军当场捉奸,不仅不跑,还把大军揍了一顿,临走时淬了大军一脸唾沫。

莎莎的出轨,让大军没脸,古三的那顿揍还有那口唾沫,更是将大军的自尊在地板上摩擦。

这也是大军去找大民诉苦和“要杀了莎莎”的根本原因。

直到这时,大军都不敢和古三硬碰硬,更不去找自己的原因,而是把所有过错都归罪到莎莎身上。

这样的男人,活该被戴绿帽,被古三看不起。

古三有他可恨的点,但他对莎莎却是有着几分真情在的。

他也是胡同院里唯一能够理解和共情莎莎的人,所以,他才会撕毁了莎莎的借条,才会一次次帮莎莎度过危机。

莎莎也是从古三身上看到了一个男人的担当和依靠,所以才半推半就地和古三有了一段情。

三个人的关系,有些可笑,但更多的是可悲。

所以,三个人的结局,也是剧中最不圆满的,却也最真实的。

来源:黎筱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