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钱都花在衣服道具上了,实在没钱请演员,结果好几个角色都是临时拉人来救场的,谁能想到这些“凑数”的,最后全成经典了。
因资金紧缺,《父母爱情》这4位临时拉来客串,结果个个演成经典
拍《父母爱情》那会儿,剧组穷得连装个门都得算计半天。
导演孔笙去看编剧刘静探班,刘静瞅见他们在装学校大门,随口问了句造价。
孔笙说“十几万”,刘静都惊了——这门在剧里就露了不到半分钟。
为啥这么抠?
因为钱都花在衣服道具上了,实在没钱请演员,结果好几个角色都是临时拉人来救场的,谁能想到这些“凑数”的,最后全成经典了。
最有意思的是导演孔笙自己。
剧里有段江德福坐黄包车的戏,拉车的车夫没人演,孔笙干脆自己上。
您瞧那画面,穿着旧布衫,弓着背拽车,要不是后来看幕后花絮,谁能认出这是导演?
好多观众看剧时根本没察觉,就觉得这车夫真实得很,孔笙这演技藏得够深。
再说说岳旸。
这哥们儿演过《闯关东》《伪装者》,在圈里算熟脸,但《父母爱情》里他演张桂兰这场戏,压根儿没提前拿到剧本。
当时孔笙跟他说:“你就临场发挥吧。”结果戏里张桂兰颤巍巍往人群里走,被年轻小伙子拦住,岳旸那眼神、那脚步,跟真的似的,一点没演砸。
观众看了直感慨:这临时救场的,比专业演员还到位。
剧组里还有俩导演也来“客串”。
执行导演王永泉,平时管着拍戏,自己在剧里还演了个“王振彪”,戏份可不少;副导演赵一龙更绝,他演的“卫民”您准有印象——那大小伙子在家当“寄生虫”,懒懒散散的样儿,赵一龙演得活灵活现。
这俩导演不光会导戏,演起戏来也不含糊。
最逗的是王永泉的媳妇孙小会。
她本来是跟着丈夫来剧组照顾生活的,结果有场戏医院里女医生给卫国包扎,台词就几句,导演一喊“需要个医生”,孙小会就说:“我来吧。”您别说,她那语气、那动作,跟真医生似的,谁都没看出来是家属。
后来才知道,他们一家三口还一起演过《琅琊榜》《山海情》等5部热剧,这家人真是把“演戏”当家常便饭了。
说来说去,《父母爱情》能火这么多年,不光故事好,这些“临时救场”的演员功不可没。
他们里头有导演、有家属、有副导演,本来没打算长期干,结果一演就把角色演“活”了。
您看现在好多剧,大把花钱请明星,结果演得生硬;这剧倒好,没钱请人就自己上,反而整出这么多经典角色。
您要问我咋想的?
就俩字儿:实在。
这剧能火11年,真不是没道理。
来源:依海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