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上讨论度最高的《书卷一梦》意外垫底,杨紫李现的《锦绣芳华》卡在第六,反倒是张译的《以法之名》稳居第二,而冠军竟被一部“冷门”年代剧《淬火年代》收入囊中。
暑期档的硝烟比想象中更浓。
总局最新收视榜单刚一公布,观众就炸了
网上讨论度最高的《书卷一梦》意外垫底,杨紫李现的《锦绣芳华》卡在第六,反倒是张译的《以法之名》稳居第二,而冠军竟被一部“冷门”年代剧《淬火年代》收入囊中。
这场收视混战里,到底藏着哪些爆款密码?
刘宇宁和李一桐的这部原创古偶,开播即掀起“追剧狂潮”。
没有原著束缚的剧情像脱缰野马:
“穿书女主,在108次死亡循环中挣扎求生”
“男主一次次想杀女主,却总是被剧本控制去救女主”
“剧中纸片人觉醒,拥有自我意识”
……
观众直呼“编剧怕不是嗑了十斤兴奋剂”。
刘宇宁更凭借“蒙面造型”撕下“古偶丑男”标签,#刘宇宁古装颜值#话题一度爆上热搜。
但为何收视垫底?真相扎心了:
网播热度≠上星收视。
年轻观众在短视频平台疯狂二创自来水,但中老年观众对“无厘头”剧情接受度有限。
再加上同期《锦绣芳华》《以法之名》分流,最终成了“热搜常客,收视小透明”。
作为《国色芳华》第二季,杨紫+李现的组合本该是“王炸”。
剧中牡丹商战、女子创业的设定新颖,服化道被夸“电影级质感”,杨紫的哭戏更被赞“睫毛挂泪绝了”。
但收视卡在第六,问题出在哪儿?
1. 集数“硬伤”
相比第一季40集的长线叙事,第二季仅20集,剧情压缩导致人物成长线断裂。
2. 题材“挑观众”
古装创业剧需要一定历史知识门槛,远不如《以法之名》反腐扫黑题材老少通吃。
但杨紫的号召力依然能打
灯塔数据显示,该剧集均播放量破1400万,暂列2025年新剧第一,#杨紫哭戏封神#话题阅读量超8亿。
这部剧堪称“2025反腐剧天花板”。
张译一改《狂飙》安欣的“轴”,演活了圆滑世故却暗藏棱角的检察官洪亮:
陪领导喝茶时赔笑递杯,脊背微驼;
发现证据被篡改时,眼神突然锋利如刀;
厕所憋哭戏,手指抠墙缝到泛白……
蒋欣饰演的“冷面女检察官”郑雅萍更出圈——
审讯时一句“法律是你的武器”,弹幕刷屏“蒋欣终于不演华妃了!”
收视密码是“敢拍”
剧中“检察官自杀”“保护伞分三六九等”“黑势力藏尸冰窟”等情节,取材真实案例,最高检全程指导,尺度之大让观众直呼“比《人民的名义》还狠”。
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在年代剧领域从未失手。
《淬火年代》讲的是90年代制造业创业故事,主演是张新成、宋祖儿这对“年轻组合”,但老戏骨巩峥、萨日娜一出场,观众DNA就动了。
场景细节“显微镜级还原”
工厂车间里生锈的机床、墙上斑驳的标语;
工人围着小电视机看《渴望》的群像;
父子争执时摔碎的搪瓷缸子……
年轻演员“去流量化”演技
张新成把“留学归国技术宅”的执拗演得入木三分,宋祖儿抛弃“美艳”标签,素颜演车间女工居然毫无违和感。
观众评价扎心
“正午阳光是懂怎么让观众哭湿枕头的——看着剧中工人为了省成本睡厂区地板,而我996加班刷到这段,突然就共情了。”
1.题材决定“出圈半径”
反腐剧《以法之名》受众最广,老中青通吃;
年代剧《淬火年代》靠“情怀杀”稳赢;
古偶《书卷一梦》赢在年轻市场,但上星收视天然受限。
2.演技是“硬通货”
张译、蒋欣、王劲松的“戏骨天团” vs 刘宇宁、李一桐的“流量组合”,
前者用微表情征服观众,后者靠颜值出圈,
但最终拼的还是角色代入感。
3.“正午阳光”成“收视护身符”
从《父母爱情》到《大江大河》,
正午阳光用十年证明:
好剧不怕“慢”,细节才是王炸。
这个暑期档,你追了哪部?
是跟着张译“查内鬼”,还是被杨紫的眼泪戳中,
又或者在《淬火年代》里找回了父辈的青春?
收视榜没有绝对输家——毕竟能让观众讨论、热搜霸榜、豆瓣开分8.9的剧,早已赢了流量时代最珍贵的东西:观众的心。
来源:丸子爱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