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张文菁联手万海翻案!陈胜龙解决王彧,李人骏栽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7-08 07:56 2

摘要:现在的情况是,自己折进去也就算了,可现在自己的弟弟万宏和儿子万潮也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他自己心里也大概有底了。

作者:温纾言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雅萍带着张文菁再次去询问万海当时案件的详细情况。

但如今的万海,很明显已经哀莫大于心死了。

现在的情况是,自己折进去也就算了,可现在自己的弟弟万宏和儿子万潮也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他自己心里也大概有底了。

何况,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精神折磨和心理折磨后,他又如何能够相信面前的这些人,真的有绝对的把握清除积弊,还自己一个清白吗?

毕竟,上一次郑雅萍带着指导小组来的时候,也说着要一个真相,最后却无功而返。

而从许言午的口中我们也知道,他们都以为每次有消息的时候,就是东平会开始改变的时候,可是到最后呢?

何况,自己眼前的摄像头时刻窥视着自己,如果镜头背后的人得到了消息,那自己的家人又会如何呢?

这一次,万海已经用近乎明示的眼神在告诉众人,在这个窗口底下,所有人都在被监视。

只是,在这个时候,应该最让万海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因为,在经历过万海案后:

张文菁还愿意回来继续为万海辩护,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经历过之前的万海案后,张文菁曾经失去了对司法公平的信仰。

出狱后,张文菁被安排到了江南市,在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她曾经对自己的师兄说过:

迟到的正义不能算是正义,只能算是真相。

万海案上她利用智谋让自己成功脱身了,可是自己却因为这个案子变得声名狼藉,找不到工作,更是人人忌讳,怕得罪她背后的势力。

这对于一个科班出身,办成过无数案子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另类的侮辱。

专案组下来后,郑雅萍曾经重新去找过她。

可是,当时的张文菁好不容易步入了新生活,又怎么可能会轻易选择放弃现实的安稳?

张文菁现在愿意翻案,愿意冒着风险回来帮助万海,唯一的解释就是:

她需要通过这个案子证明自己,否则就会一生都背着这个所谓的“污点。”

人总需要勇敢那么一次,何况,当初万海案自己被污蔑的时候,如果没有那惊天一喊的勇敢,或许自己会是和万海一样的下场。

如果真的能成功,或许她还能回到从前的行业,大放异彩;但如果输了,也有郑雅萍能够为他们兜底。

天龙集团大厦,当王彧暴露出想要脱离陈胜龙这帮人的意图时,就已经意味着他危在旦夕了。

很明显,当初陈胜龙和程子健以及熊磊等人找上他,跟他说只需要作伪证,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够拿回物资集散中心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下不了他们的贼船了。

事实证明: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如果真的有,后面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要远比前面占的便宜要大得多。

王彧再次去天龙集团找陈胜龙吃火锅,想要撇清干系好聚好散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已经不是目前这些人能够掌握的了的。

《甄嬛传》中,甄嬛在发现浣碧背叛她,并且对方说出安于利用,才能利用别人的时候,曾用一句话点醒了对方:

你以为投靠了曹贵人,就能有出头之日吗?你看看丽嫔和余氏,就知道被人利用的下场。

人可以在弱小的积蓄力量,然后借力,在博弈和合作中寻求平衡,但若是安于被人利用,那就很容易成为旁人的手中刀,利用完就被扔掉。

因为:

这个世界上,人永远都有价值,但在利用你的人眼中,你却未必永远有价值。

一旦接受了别人的利用,就意味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一个人在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最后无非两种下场,好一点是最后被抛弃至少还活着,坏一点的下场就是飞鸟尽良弓藏。

而王彧在陈胜龙的面前,恰恰犯了这样的错误。

王彧一直以为合作之后他也上桌了,殊不知,他早在万海案结案的那一刻,就失去了自己想利用价值。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永远的朋友,唯有永远的利益。

而王彧一个明知道陈胜龙幕后秘密的人,又如何能真的活得长久?

剧情预告里,郑雅萍在审讯室质问李人骏那句“你离开物资集散中心王彧就死了”的话,其实早已表明了王彧的下场:

榨干最后的价值,嫁祸给李人骏。

自作聪明的人

李人骏很多时候其实就毁在了自己的自作聪明上。

专案组叫他过去的时候,洪亮希望对方能说实话,这样至少还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可是李人骏却还是耍起了小聪明,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柳韵掩盖罪名,试图从别的突破口找到证据,希望能够戴罪立功。

可是,当初柳韵收下的房子是既定的事实,而自己的案子也确实错判了,从一开始,就已经一步错步步错了,即便是想要重新找证据,李人骏也需要有足够的把握和资本才行。

事实证明:

急功近利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

当年的一三一案是这样,如今的万海案也是这样,在面对妻子柳韵收受贿赂的时候,他更是想要耍小聪明混过去。

王彧说怼李人骏那句好处全要,出事就跑,其实点明了他骨子里的自私程度。

在这件事情上,他甚至还不如自己的儿子清醒。

夫妻两个人教出了一个纯洁的孩子,自己却双双犯错,某种程度上,这甚至更像是一种讽刺。

后期,王彧的死被栽赃在他身上,更像是当年乔振兴死后被污蔑的因果循环。

可悲,更可叹。

来源:花语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