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钢七连改编,他直接升到师属侦察营副营长,军衔也提到了少校。
《士兵突击》里的高城,能力强、背景硬,还自带一股子傲气。
不过,很多人对这个角色的议论,是他的背景。
许三多在草原五班时,老马曾当着他的面这样说高城——
“那是全团最有前途的军官”。
可在部队里,晋升从来不只是“干得好”那么简单;
也不会因为他有个“军长父亲”,在晋升通道上就畅通无阻了。
那么,高城的军衔天花板大概在哪儿呢?
聊聊。
高城出场时,是钢七连连长(上尉)。
后来钢七连改编,他直接升到师属侦察营副营长,军衔也提到了少校。
关键是他才28岁左右。
现实中,普通军官25岁能到副营的凤毛麟角(正常得27岁+)。
高城晋升为什么这么快?
先看看他的履历。
军校优秀学员,两届“优秀连长”。
钢七连在他手里成了全团标杆,带出许三多、伍六一这些兵王,实打实的政绩;
不得不提的,当然是他的背景加持。
他爹是集团军军长。
剧中王团长就点破过:“哪个军官调动不需要军长签字?”。
但高城自己挺拧巴,怕被人说靠爹,一直拼命证明自己。
高城升少校后管的是师侦察营(正营职),这是常规部队的核心岗位。
比起袁朗(特种部队中校),他的路线其实更占优势。
在常规部队,个人晋升空间更大。
师长就是大校,军长能到少将/中将;
而特种部队军官天花板低,大多卡在大校;
高城当过野战连队主官,这种带兵经验在晋升高级指挥员时比机关履历更吃香。
加上他爹在军界的资源,只要不犯大错,40岁前混到师级(上校/大校)问题不大。
参考剧中老马对他的评价——“全团最有前途的军官”,这话不是白给的。
高城的终极天花板,得看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能力能够持续输出。
带兵能力、战术水平强,这种指挥型人才在军改中很吃香;
第二,背景的“隐性助力”。
军长爹能扫平很多障碍,比如跨军区调职、关键岗位历练。
但到了将官级别,光靠关系不行,还得有战功或重大演训成绩;
第三,时代机遇。
剧中背景是90年代末军改,高城年轻,赶上了军官年轻化政策。
若后续,有实战或非战争军事行动(比如抗震救灾),他冲少将的概率很高。
所以,合理推测一下:
大概率是晋升至少将,当个主力师长或集团军参谋长;
小概率有机会上升至中将。
不过,到了这个级别需任大军区副职以上,背景加成到这一级会弱化,更看重个人资历和机遇;
下限保底至少是大校正师,凭他现有履历能稳到这一步没问题。
高城这人其实挺复杂,你说他靠爹吧,钢七连的兵没一个不服他;
你说他纯靠自己吧,没他爹可能升不了那么快。
但少将对他而言真不算遥不可及。
短期(35岁+):师侦察营营长→团长(中校/上校);
中期(45岁+):副师长/师长(大校);
长期(55岁前):集团军首长(少将)。
早期,高城对“军长儿子”这身份特别敏感。
后来知道了这早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时,恰逢七连改编,人一下子反而成长起来了。
到了师部,埋头扎扎实实挣军功。
要是《士兵突击》有续集,高城最可能的结局,大概是某个合成旅的少将旅长。
带兵带成精了,爹的光环,也终于成了自己的勋章。
最后补句题外话,兰晓龙(编剧)给高城那句“早熟的人通常都晚熟”。
在我看来,这句台词真是神来之笔。
这角色要是真当上将军,估计也得五十岁后。
傲气磨平了,带兵的道理才算是真正熬透了。
来源:米柴视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