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法之名》这场正邪交锋的大戏里,万海从被诬陷的“阶下囚”到有望逆袭成为大赢家,背后离不开江旭东对禹天成的四次关键“帮助”。这四次助力,看似是对禹天成的扶持,实则一步步将万海推向了胜利的彼岸。
在《以法之名》这场正邪交锋的大戏里,万海从被诬陷的“阶下囚”到有望逆袭成为大赢家,背后离不开江旭东对禹天成的四次关键“帮助”。这四次助力,看似是对禹天成的扶持,实则一步步将万海推向了胜利的彼岸。
十五年前,禹天成还是个在洗煤厂摸爬滚打的小商人,深谙在商场打拼,没有靠山举步维艰的道理,于是他盯上了政法委书记江旭东。江旭东不好接近,他便剑走偏锋,将目标转向江旭东的儿子江远。禹天成精心设局,让江远撞死人,随后又假惺惺地要顶罪,哄骗陈胜龙替江远坐牢。江旭东就这样被禹天成拉下水,为了儿子的前途,他不得不妥协,给了禹天成一座矿——大成矿。这看似是禹天成的胜利开局,却也为万海日后的崛起埋下了伏笔。如果没有江旭东的这次违规操作,就不会有后续一系列围绕矿山展开的纷争,万海也就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十三年前,野心膨胀的禹天成妄图吞并万海的矿,派养子王大有实施暗杀,结果行动失败,酿成了震惊一时的“131案”。王大有和孙一虎被抓,财务室三人两人惨死,一人重伤。面对这棘手的局面,禹天成再次求助江旭东。在江旭东的运作下,王大有从主犯变成从犯,孙一虎却含冤惨死。可这次事件让万海彻底认清了禹天成的真面目,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守护自己产业的决心,同时也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为后续调查留下隐患。
“131案”后,禹天成求和不成,江旭东以政法委书记的身份出面“主持公道”,让禹天成交出大成矿并滚出东平,万海不再追究。万海因此得到大成矿,两矿合一,成立万川矿。这本是江旭东为平息事端的无奈之举,却让万海的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万海凭借万川矿在商场站稳脚跟,还因矿中发现铜镍,一跃成为东平的风云人物,为日后的反击积累了雄厚资本。
四年后,禹天成暗中布局,利用陈胜龙等人诬陷万海,制造了万海案。江旭东再次出手干预,试图将万海案坐实。但他没想到,正是自己的强行介入,引起了上级的关注,专案组进驻东平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江旭东和禹天成的罪行也逐渐暴露。万海案非但没有成为万海的“绝命书”,反而成了揭开黑幕的导火索,让万海看到了沉冤得雪的希望。
随着专案组调查的深入,万海案翻案只是时间问题。一旦翻案,万海不仅能拿回被夺走的集散中心、娱乐城和矿山,甚至有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禹天成苦心布局的新能源产业。曾经不可一世的禹天成,如今众叛亲离,江旭东也自身难保。江旭东这四次对禹天成的帮助,每次都像是在给万海送上“神助攻”,让万海在这场正邪较量中笑到最后。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任何违法犯罪行为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
来源:代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