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陈明昊演绎父权阴影:《棋士》中的代际权力与男性困境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7-06 18:10 2

摘要:崔伟表面上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但他并未真正逃离父权逻辑——相反,他成为了新的“代父”。他对崔业的控制,干涉崔炎高的教育、批评崔业的人生选择,本质上是在复刻父亲的角色,试图用“权威”弥补自己曾被忽视的童年,当然也有他最后坦诚的对弟弟的嫉妒。

《棋士》大结局虽然算得上合家欢,但这其实是一部关于父权体系如何塑造男性命运的悲剧。

剧中的主要角色——崔业、崔伟、春生、夏生、夏雨,甚至一只耳,都被父权的阴影笼罩,他们的选择、挣扎、堕落或反抗,无一不是对父权逻辑的回应或反叛。

王宝强饰演的崔业和陈明昊饰演的崔伟是一对儿黑白分明兄弟,就像棋盘上的黑白子。而他们的的父亲更像那个棋盘,他是全剧最关键的隐性角色。

父亲对崔业的偏爱与期待奠定了两兄弟一生的矛盾。崔伟被迫放弃警校梦想进厂,最终靠入赘邱家翻身,而崔业则沉溺于围棋世界,活在“天才棋手”的幻象中。

这种区别成为兄弟竞争的源头,让崔业和崔伟在成年后仍然深陷“谁更有资格继承家族尊严”的较量。

崔伟表面上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但他并未真正逃离父权逻辑——相反,他成为了新的“代父”。他对崔业的控制,干涉崔炎高的教育、批评崔业的人生选择,本质上是在复刻父亲的角色,试图用“权威”弥补自己曾被忽视的童年,当然也有他最后坦诚的对弟弟的嫉妒。

崔伟的事业依赖于岳父的提携,这让他既依赖父权体系,又深陷“上门女婿”的屈辱感。他在家庭中的卑微与职业上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也进一步加重了他在原生家庭中“代父”心理。

崔业曾是父亲眼中的天才,但父亲去世后,父权制的社会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失去庇护成为社会的边缘人。他的黑化并非偶然,而是对父权逻辑的极端回应——既然无法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认可,便用犯罪证明自己的强大。

不过崔业最深的痛苦不是贫穷,而是失去对儿子的控制权。崔炎高崇拜大伯而非自己,这彻底摧毁了崔业作为父亲的尊严。他扔掉肯德基玩具、拒绝崔伟的资助、甚至铤而走险犯罪,都是在争夺“谁才是真正的父亲”。

春生和夏生两兄弟同样受困于父权逻辑:春生的暴力源于底层男性的生存焦虑,他的犯罪是对社会规则的野蛮反抗。夏生则是被兄长保护的弟,他的依赖与懦弱映射了崔业年轻时的影子。

崔业对夏生的控制、教唆与利用,本质上是在复制父亲与崔伟的关系,只不过这次他站在了“父权”的一方,而且他在夏生这里找到了在儿子那里缺失的被崇拜的感觉。

夏雨的赌徒父亲塑造了夏雨的生存策略,她的恋爱脑性格正是被父权规训的结果,她需要依靠,需要被保护。

邱局长则是体制化父权的代表,他通过权力网络控制崔伟的晋升,让父权从家庭延伸到职场。

《棋士》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父权不仅是压迫女性的工具,也是囚禁男性的牢笼。崔业和崔伟的悲剧,源于他们无法摆脱“成为父亲”或“反抗父亲”的宿命。春生、夏生、夏雨的父亲,甚至邱局长,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父权的执行者或牺牲品。

这部剧展示了男性如何在父权体系中自我异化——崔业用犯罪证明自己“配做父亲”,崔伟用权力填补“不被父亲认可”的空洞,夏生用依赖换取“父爱”,而邱局长则用体制巩固自己的“父亲权威”。
在这一套系统里,没有人真正自由,每个人都在扮演父亲、儿子或棋子,直到棋盘崩塌。

来源:魔都斐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