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短剧又现“雷作”。“一胎99子”,女主角因怀上皇子,临盆时天降祥瑞,接连生下99个娃,叠放成“金字塔”送进皇宫……网友吐槽剧情,话题冲上热搜,平台火速下架,再次引发大众关于微短剧发展的关注与讨论。
微短剧又现“雷作”。“一胎99子”,女主角因怀上皇子,临盆时天降祥瑞,接连生下99个娃,叠放成“金字塔”送进皇宫……网友吐槽剧情,话题冲上热搜,平台火速下架,再次引发大众关于微短剧发展的关注与讨论。
如此无脑又降智的短剧能够堂而皇之出现在平台上,我们不禁要问:“平台的监管职责有没有履行到位?”“野蛮生长的短剧行业还能走多远?”“这种文化垃圾还要污染多少观众的眼睛?”
对于短剧行业所谓“越癫越赚”“黑红也是红”的潜规则,广大观众必须旗帜鲜明地抵制,该拉黑拉黑、该举报举报,决不允许它们“叫坏还叫座”,这既是对我们的眼睛负责,也是为了避免大量文化垃圾将这一新兴艺术形式拖入“比烂”的泥潭。
荒诞烂剧不值一晒,但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短剧的发展不能再陷入比烂—有流量—被骂被举报—下架—卷土重来的恶性循环,必须重构创作生态,否则,短期的得利必将毁掉整个行业。切断唯流量论与无底线创作的媾和,让“用心讲故事”的精品获得长效收益,监管部门、观众、平台都有责任,平台的算法机制应增加短剧艺术价值权重的占比,坚决不允许“电子垃圾”充斥推荐页;监管部门要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及时“排雷”,清除文化垃圾。广大观众更要身体力行抵制烂剧,做到“最好的轻蔑是无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艺术审美和身心健康。
评论员:李慧宁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