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今年国剧封神场面的居然是她?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7-07 06:10 2

摘要:每每她演的辩护律师张文菁出场,就是一场名为演技的showtime。伴随着角色那或激昂或压抑的控诉,观众情绪也会不由自主地被她“硬控”。

#央企品质豪华MPV星海V9#断断续续地在追《以法之名》,但持续地被女演员董晴惊艳。

每每她演的辩护律师张文菁出场,就是一场名为演技的showtime。伴随着角色那或激昂或压抑的控诉,观众情绪也会不由自主地被她“硬控”。

胸腔闷得发慌,眼泪总不争气地往下流。

最被打动的一场戏,是出狱后到处找不到工作的她和大学师兄、昔日的搭档傅律师茶馆见面,哽咽、压抑地说出那句“正义没有资格迟到,迟到的正义不叫正义,那顶多算是真相”的时候,胸口再次被狠狠击中。

虽然这才7月,但个人愿意提早把这句台词和这段表演奉为国剧年度封神时刻。

就这句台词,已足以为《以法之名》刻铭。

1.

好演员不会浪费任何一场好戏。

其实董晴的每次出场都很出彩,早在剧刚开播那会儿,她就凭一段20秒的台词成为《以法之名》第一个走红短视频平台的演员。

抖音上很多网友都自发模仿她那句掷地有声的质问:“谁在栽赃,谁在陷害”。看上去很明了的八个字,大家却一模仿一个不吱声——发现想把发音读明白都挺难。

但董晴的那段台词远不止这八个字。

她在剧中饰演万海集团法务总监/辩护律师张文菁,在辩护过程中被相关利益方恶意伪造证据、错判成黑社会组织骨干成员,开庭当日张文菁当庭翻供大声喊冤引起轩然大波。

后来面对省检察院指导小组组长郑雅萍(蒋欣 饰)的询问,张文菁开启了一连串连珠炮似地叩问——

“司法有辩论的空间吧?作为一名辩护律师,我认为,万海存在一定的违法犯罪行为,但是是否构成组织和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有待查证和讨论的。公安收集的证据我仔细研究过了,根本经不起推敲,对于公安的认定我不认同,所以后来我向检察官乔振兴提交了证据,抵抗了两年……他也确实觉得证据链存在问题才退补的,退补的理由您都可以看到,就是我提到的那些漏洞,结果呢?他们居然把乔主任给换了,把我办成了黑社会!换上来的就是刚刚那位姓谢的,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跟我说如果你要认罪认罚就可以轻判,如果不认罪就把牢底坐穿,这是一位检查官应有的办案理念吗?谁才是黑社会,谁在栽赃?谁在陷害!负责任的检察官被撤下,换上一位无视法律的!合法的辩护律师被打成黑社会,定案的证据经不起推敲,证人的证词不断反复,证据链根本无法闭合,这样的案子这么着急开庭是因为什么?政绩吗?!……”

正是这段长达两页,一气呵成,口齿清晰令观众不看字幕也能听得字字分明、字词繁复却每处重音都处理得精准到位、情绪步步递进最后呈现排山倒海式碾压效果的“控诉”,一下子让观众透过角色get到了演员的专业魅力。

一位精通刑法、对自己专业有绝对掌控力的女律师,一位即使身着囚服手戴铐镣依然散发着庞大能量场的高能力女性,跃然荧幕。

角色的光彩和演员的能力,合二为一。

可以说,案情的第一个波澜,就是张文菁凭自己的专业能力掀起的,一举引来了郑雅萍(蒋欣 饰)和洪亮(张译 饰)的主角团对案子重启调查。但这样一位高能律师,也在随后的剧情进展里,怕了,绝望了,再度签下了认罪同意书。

律所被封,老搭档被打,信任的检察官被害死,连她幼小的女儿都面临着生死威胁……

黑暗势力仿佛遮天蔽日,哪怕张文菁拼死为自己挣得了一线生机——借指导小组的手查清了被伪造的签名,让自己得以清白出狱,但她的生活却再也回不到从前。

工作找不到,职业信念崩塌,才有了茶馆里面对老搭档饱含委屈、压抑、绝望的质问。

其实董晴在《以法之名》中的戏份不算多,番位都排到十几名开外去了,但在前半段剧情里她几乎是“戏眼”一般的存在。拆开这个人物的扣子,就看到了被一系列拙劣证据掩饰着的第一层真相——万海冤案,再从万海案里拔出萝卜带出泥,扯出纵横东平市十数年的黑暗势力。

20集之后,案情进展像是永清河的水被抽干,露出了底下狰狞阴湿的泥潭,真正的幕后黑手和高段位黑狼开始亮相,退居故事边缘的张文菁也很少再出场,不知道这个人物在后面还会有什么作为,但仅凭屈指可数的几场戏,已经让观众中深深记住了她——可敬可佩的东平第一女RAPPER。

2.

董晴的台词功力让人印象深刻,每次大段大段的输出,包含了大量的法律术语,但演员讲起来却不会让观众有她在背法律文书之感,反而轻易会被带动情绪,和角色同愤怒同绝望。

可谓字字带风,句句透电,真正的高能输出。

剧开播发布会上,和她演对手戏的蒋欣透露,说那场戏董晴原本准备了很长时间,结果拍摄当天导演临时让编剧又改了稿子,2页多的台词演员差不多是现背,当时天都快塌了。

董晴只好见缝插针地背稿,蒋欣盯着提醒有没有哪里背错了,等到正式开机,董晴的表演还是惊到了她。

“她的台词之多,台词之清晰,是我非常敬佩的。”

等到剧真的开播,观众才get这一段夸奖并非商业胡吹,演员确实业务能力出众,很多网友都觉得,明年的白玉兰最佳女配角提名不给董晴预留一个席位都说不过去。

也有很多人惊呼,内娱的实力中女好多啊,只是很多人都缺一个好剧好舞台展现。像董晴,一部《以法之名》,第一次挑战演女律师,就靠深厚的台词功力惊艳了众人,一查她作品履历,发现人家已经演了19年戏,属于厚积薄发型选手。

爱看国剧的观众可能对她的脸比较有印象。

这几年董晴在很多热剧里都有过精彩演出,像是《去有风的地方》里她演的谢晓春,离异带着女儿小葫芦回到云苗村,和谢之遥一起创业,做事麻利周全,也有为人母为人女为人姐的苦恼;

《尘封十三载》里是杜梅,单亲妈妈,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女儿,骑着自行车唱着歌,却被歹徒残杀。

《城中之城》里,她演男主白宇帆的姐姐,为了弟弟结婚买房,甘愿把自己离婚分到的50万拿出来……

《西小河的夏天》里,她是让张颂文演的教导主任心猿意马的实习老师小沈;

把时间再往前推一些,她还是青春校园剧《最好的我们》里的“贝塔”蒋年年,戏里戏外和谭松韵都成了最好的闺蜜。

是《大唐女巡按》里豪爽活泼的小佛爷;

是《死去活来》里饱受父母离异的痛苦的小女孩周甜甜;

……

虽然大部分时候,董晴都只是剧里的n番女配,戏份不会太多,但胜在演技自然,十分擅长塑造热情爽朗、干练有亲和力的角色,演技自然有生活质地,是属于观众不会特别留意演员是谁,但看到脸就会想起她演过谁的“金牌绿叶”。

这次能靠张文菁一鸣惊人,既是因为剧本为她提供了足够扎实的台本,让演员的台词实力和表演爆发力得以充分展现,也是亏了多年来一些同行的衬托,让观众能一眼辨别“好的表演”应该是什么样子。

3.

董晴不算“天赋派”,从她早期作品也能窥见,她的演技是多年来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早年表演还是有些浮夸

她幼时学舞,后来读尤小刚导演旗下的表演学校,2009年又考入北电,和李梦、吴谨言是同届同学,早年还搞过女团,担任过女子团体“新宠儿”的队长,很快发现这块领域没搞头,将事业重心转向了表演。

2016年播出的《最好的我们》曾一度给她的表演事业带来“走红”契机,2017年紧接着她和小鲜肉陈哲远就主演了一部奇幻爱情剧《亲爱的活祖宗》,讲职场女汉子和活祖宗小奶狗谈恋爱的故事。

不过可惜这剧没红起来。

陈哲远这几年倒是发展得顺风顺水,有了属于自己的大爆偶像剧《偷偷藏不住》,而董晴则很快退回各色都市剧演女配。

内娱的演艺路径奇怪又公平。大量的一线小花小生在偶像剧里收获人气、名利后往往会努力尝试转型,向往去正剧里镀金,为演技正名,但往往越努力越无效,难以洗脱观众的刻板印象。反而是一些早早冲击一线失败的演员,退回行业聚光灯的边缘,潜入生活,打磨演技,更早站在了流量花生们所追求、向往的“位置”。

到得三四十岁凭实力说话的年纪,美貌滤镜反而成了当红演员们的束缚。哪怕演了多部正剧主角,也很难让人相信其所塑造角色的真实性;而那些早早被美人帅哥们甩在身后的中腰部选手,因为早早脱去了明星滤镜,反而常常弯道超车,靠角色获得实力认证。

《以法之名》里的董晴如是,当初凭《甄嬛传》反派女配大红的蒋欣、《知否》中的大娘子刘琳、《狂飙》里的高叶、去年《南来北往》中的姜妍亦如是……这是一个实力女配集体上桌的时代,也是践行行业长期主义的时代,只要愿意一直好好演戏,认真打磨演技,机会好像还是愿意给有备之人的。

如今来看,37岁的破茧成蝶,要远比20岁的昙花一现,更令人觉得踏实。

18年,董晴在一档节目里写了一封信给好闺蜜谭松韵,标题叫《把演艺圈当作游乐场,你要玩到尽兴》,中间有一段她关于当演员的感悟写得特别好——

“我们在一个闪光的游乐场,我不是游乐场的老板,无法制定它的规则,也不是售票员,不能决定人群和开场时间。但我是那个可以买票进场的游客,我手中握着游戏币,就可以在这里玩最刺激的过山车,看摩天轮最高处的风景。我无需也无法负责游乐场的营收与兴衰。我要做的,是在走出游乐场出口前,花光手里所有的游戏币,玩到尽兴!这一刻,我就是游乐场里最快乐的人,而你是和我在游乐场里牵着手,无忧无虑,在每个游乐设施间奔跑穿梭的那个伙伴……”

姐妹俩还给彼此起了土味绰号,一个叫桂琴,一个叫凤枝。

据说是因为——

行业越是浮躁,演员越要落地。

2023年,董晴和演员戚九洲的婚礼,谭松韵拿到了捧花

来源:司徒天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