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热搜榜都快被《临江仙》烫出个窟窿了!剧还没播完,主演黄奕和制片人于正就双双被骂上热搜。这剧到底难看到什么程度?有网友辣评:"看这剧我连1.5倍速都嫌慢!"
这两天热搜榜都快被《临江仙》烫出个窟窿了!剧还没播完,主演黄奕和制片人于正就双双被骂上热搜。这剧到底难看到什么程度?有网友辣评:"看这剧我连1.5倍速都嫌慢!"
先说于正这头,这位编剧界的"老中医"又拿出了看家本领——在线开药方。面对"剧情注水"的质疑,他直接甩出剧本原稿:"来来来,大家来找茬!"结果眼尖的网友发现,原本55集的剧本硬是剪成了70集,这波操作堪比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包,加水膨胀了可还行?
黄奕的回应更是堪称教科书级操作。当网友吐槽她"演技停留在《上错花轿》",她直接晒出古早剧照对比:"二十年前能把李玉湖演活,二十年后也能把柳如眉演死?"这波自黑式回应直接让吃瓜群众笑到打鸣,评论区秒变夸夸群现场。
不过最精彩的还是网友们的花式吐槽:"这剧的OST都比剧情有层次感""建议改名《临江糊》"。有人甚至搞起了二创大赛,把剧中慢动作打戏配上《卡农》钢琴曲,直接让武打场面变身优雅华尔兹。
其实这事儿挺有意思。现在的观众早不是十年前捧着遥控器傻等的群体了,人均拿着键盘侠的八倍镜追剧。于正当年靠《宫锁心玉》开创流量先河时,哪能想到现在观众连剧本页码都要查?黄奕在《演员请就位》翻红时,也未必料到观众会用显微镜看演技。
这事儿倒让我想起去年某部仙侠剧,制片人硬说是观众不懂欣赏传统文化。结果被考古出剧中"上古神器"其实是义乌小商品,直接引发全网玩梗狂欢。看来现在的影视圈,真是应了那句话: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编剧的套路是透明的。
这次《临江仙》事件最值得玩味的,是行业与观众的新型对话模式。从前片方遇差评就装死,现在都学聪明了——与其被动挨骂,不如主动玩梗。只是不知道这种"打不过就加入"的公关策略,能不能真的换来观众手下留情?
说到底,观众要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作品,而是真诚用心的态度。当于正晒剧本时,大家真正想看的不是白纸黑字,而是创作团队对艺术的敬畏心;当黄奕玩自黑时,观众期待的也不是段子,而是演员对职业的尊重感。这届拿着放大镜看剧的观众,或许正在倒逼行业走出"闭门造车"的时代呢。
来源:小饼干一点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