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麒麟送子天降喜福》引用夸张开头是为了快速吸引用户,一胎诞下99子确实超出常理,但属实有些过分。
短剧有多敢拍,女子一胎能生99子,还都是儿子。
对比过往短剧,一胎生五六个已经很夸张了,没想到短剧不仅敢夸张,还敢“叠着放”。
有时我在想,现在短剧编辑是不是前段时间编写抗日神剧的编辑?
只要你敢想,没有短剧不敢拍的剧情。
《麒麟送子天降喜福》引用夸张开头是为了快速吸引用户,一胎诞下99子确实超出常理,但属实有些过分。
突破了生理常识,跨过了现实逻辑,距离爆款只差“付费”。
其实近几年,短剧的“无脑”程度节节攀升,正好我们归类一下。
甜宠类短剧,这类短剧多为感情纠缠类,利用年龄差异或重生等特殊情形,让主角站在天人角度意外达到巅峰。
比如《27岁百亿总裁爱上45岁保洁大妈》、《重生之报答总裁海上退休的我》、《重生之千亿总裁的赎罪与女儿的逆袭》等。
按照这种套路,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套路”短剧,前一秒还在挣扎,下一秒沦陷其中,甚至主角的眼神“油腻”的能炒菜。
再者,甜宠类短剧还包括一些“大尺度”剧情,我只能说这类编剧的创作底线丢了。
时长控制在1到2分钟,看点多,爽点多,内容相似且无聊,虽然看到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但就是喜欢看,还边看边嘟囔。
要说短剧中是否有好的?
不可否认确实有,比如悬疑类、剧情类、警匪类等题材,这类短剧基本在各大平台上线,比如《见习女探》、《反诈风暴》、《不思考异》等。
这类短剧类似电视剧的缩短版,没有冗长的剧情铺垫,简明扼要说明故事情节,喜欢看的观众不少。
好的短剧不少,差的短剧更多,这是普遍人的直观感受。
谁有钱,谁有闲,谁还缺少娱乐方式,这三者成为新短剧的切入点。
起初短剧对准的消费人群还是年轻人,不知何时短剧转移到“银发赛道”,因为老年人有更多的时间和钱。
故事情节没有太扯只有更扯,为了追求话题和流量,逐渐走向极端和猎奇,比如前段时间“女主带六胞胎跑路”、“女主母亲结婚99次”。
为了流量牺牲内容质量,导致内容同质化出现,创作深度根本没有。
比如这部一胎生99个儿子的短剧,孩子叠放在一起,远看像“羊肉卷”,近看脱离逻辑,放在正常人身上根本不可能。
再看这部短剧名,很有文化氛围,但总给人一种披着古典文化外衣强行升华故事内涵,仅仅为了沾点文化气息。
对比过往抗日神剧,比如《抗日奇侠》中的手撕鬼子,轻功抗日;《向着炮火前进》中的战场走秀,发型永存;《利箭行动》中的飞刀战神,单挑全场。
这些编剧用荒诞的行为将历史血泪擦去,用娱乐掩盖了战争的残酷。
所以,这些神剧逐渐消失在我们眼前,继而喜欢上了《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
不可忽略的是很多人喜欢看短剧,特别是这种“狠夸张”的短剧,“新型电子榨菜”能给用户带来一时快感,但得到了什么很难说清。
这种类型让我想起了周星驰的“无厘头”,及时行乐,没有深度表现,甚至很难说清为何发笑,但星爷的这种无厘头是表象,直指的是事物本质。
短剧创作何时能到这种质量?
我只希望未来的短剧在追求利益之时,能够考虑正确的价值导向,太浮夸和戏剧性的内容误导观众。
参考资料:
大象新闻:“一胎生99子”?恶意审丑是对观众的“电子投毒”
来源:南山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