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的农民,晚上的活动比你想象的还丰富

西瓜影视 韩剧 2025-06-09 07:01 8

摘要:在现在的电视中,常常会把当时农民的生活演绎的非常单调,好像除了白天下地劳作,晚上都是早早的睡觉,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生产队,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分包到户之前的过渡。

那段时间虽然一穷二白,可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记忆?

那么,你是否还记得生产队时期,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在现在的电视中,常常会把当时农民的生活演绎的非常单调,好像除了白天下地劳作,晚上都是早早的睡觉,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但实际上,当时农民的“夜生活”也是非常丰富的。

丰富多样的夜生活

如果提到生产队时期的夜生活,令大多数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晚上到生产队算工分了。

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仍处于不断摸索的状态,土地也还没有承包给农民。

所以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劳作产物,都是需要由生产队统一分配的。

而分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一个人的工分有多少。

在当时,农民虽然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却和现在的公司和工厂一样,都是有计划有规范的。

在早晨,生产队长一般会在固定的时间敲钟,或者利用其他“闹钟”提升队员们集合,接着大家就会带上工具下地劳作。

一直等到傍晚,收工的钟声再次响起时,人们才会收工回去。

这宣告着一天劳作的结束,同时也揭开了夜生活的序幕。

首先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当然就是要填饱肚子,当时很多地方吃的都是大锅饭,所以吃饭这件事一定要积极。

那个时候,农民吃的食物一般都是自己地里种的东西,但大多是一些产量大和饱腹感强的食物。

而吃过晚饭后,又要前往生产队,去干另一件“大事”也就是记工分。

记工分是每天非常有规律的事情,那个时间生产队也会来来往往人流不断。

社员需要汇报自己一天都做了哪些工作,而生产队的计工员也会详细的将这些事情给记录到工分本上面。

这个工分本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因为到月结或者是年终的时候,能够分到多少东西,都是看上面记录了多少工分。

所以工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人的工资,而根据劳动能力的不同,所产生的价值不同,工分的计算方式也是有所差别的。

在当时,男性壮劳力能够挣得工分是最多的,一天8分左右,女壮劳力则为6分,上了年纪的人工分则更低一点。

如果是在地里帮忙的儿童,也会按照一天三四分区计算。

当然,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有所不同,所以这个标准也是会产生变化的,不光工分数量不同,工分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有的生产队收成好,同样工分能领到的东西也就更多,收成不好自然也就少了。

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个年代更喜欢男孩的原因,毕竟男孩长大后就意味着家里多了一个壮劳力。

当时的人们都比较实诚,自己做了哪些工作都会如实汇报,让计工员给写下来,同时生产队的队长和会计也会在场,对社员所汇报的内容进行核实。

当计工分的工作完成以后,社员们也就四散而去,开始自己的休闲时间。

那个时候,虽然有的地方已经架起了电线,可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停电状态。

即便是有电,也和人们的娱乐活动没有多大关系,那个年代,即便是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也很少有电视这样的娱乐性产品。

所以大家都会寻找其他的娱乐活动,听收音机就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除此以外,村民们还会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亦或者是讲故事,大多数时间讨论的也都是家长里短的事情。

与现在网络上形容的“村里的CBD”颇有几分相似,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住的也都不远,所以谁家有点什么事,很快就会被传的到处都是。

当然,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会有哪些能说能讲的人,所以在晚上聊天的时候,经常还会听到各种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等。

在听故事的同时,很多男同志还会自带一款打发时间的神奇,那便是“旱烟”。

这是一种由竹子制作而成的烟杆,抽烟的人会随身带有烟草,抽烟时将烟草塞进去点燃,抽个两三口以后还要在地上敲打几下,把烟灰给倒出来。

当然喝茶闲谈也是必不可缺的环节之一,有时候,人们还会打上一点小酒,配着花生米喝上几口,来消解白天劳作时的劳累。

除此以外,还有人会跑到河里捕鱼,虽然这样的行为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可如果能够抓上几条鱼,也能让一家人改善一下伙食。

然而,并非所有人的夜生活都是如此休闲惬意,那个时候参加这些娱乐活动的大多数都是男性,而女性却还有其他工作要做。

女性在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回到家里还需要洗衣服做家务,饲养有家禽的还要搞饲料,有娃的还需要带孩子。

即便没有这些事情,大多数女同志仍然是闲不下来的,他们往往会聚在一起,在闲聊的同时还要缝补衣服和纳鞋底。

另外那个时候还没有产假,所以很多女同志即便顶着大肚子,也还要在地里干活,有的孩子小,就只能放在地头,孩子饿了就跑过去给孩子喂奶。

所以别看男性壮劳力挣得工分多,女同志付出的劳动也一点不少,“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可真不是说说而已。

另外那个年代,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现在的小孩有手机、平板、电脑完了,而那个时候可什么玩具也没有。

夜晚闲暇时间,很多小孩子也会聚在一起,玩些类似“捉迷藏”的游戏,夏天天热的时候,也会铺个凉席直接躺在地上看星星。

以上这些活动,都是社员在结束劳作后自行安排的,但其实还有很多时间,社员可能无法决定自己的娱乐时间。

生产队的管理架构

当时生产队为了保障村民和生产资料的安全,一般都会设定有夜间巡逻,而如果参加了夜间巡逻,在晚上就没有什么时间出去闲聊了。

同时有的生产队在夜间还会开设一些培训课程,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还需要费力的填饱肚子,所以上过学的人也不多,平均文化水平比较低。

开设课程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农民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文化。

既然是大集体时代,那么很多工作和生活内容自然也是由集体安排,在那个时候,农民也是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的。

首先,社员必须要遵守生产队定下的规矩,自古以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即便是生产队这个小小的组织,也有很多明文规定。

这些规定大多和劳作相关,比如果不能破坏劳动工具,不能迟到早退。

在这个组织中,生产队长便相当于是最高的管理者,属于领导阶层,他除了给社员安排工作以外,还需要对社员精度,以防有人偷奸耍滑。

如果有人怕苦怕累,在其他人干活的时候偷懒,一旦被发现,就会面临严重的惩罚,这些惩罚往往与自身的利益相关。

比如说减少工分,或者是扣除当月的粮票肉票等,而且被点名之后,还会被特别关注,偷懒的成本还是很高的。

不过那个时候,人们都比较实在,偷奸耍滑的还是少数人。

同时,除了在田间劳作以外,社员还需要参加其他的集体劳动,包括修筑水渠,清理排水沟等等。

在农忙的时候,社员们可能还要加班加点的干活,即便夜间也需要进行施肥浇灌等等,确保种植的粮食能够健康成长。

那个时候的人们过的的确很艰苦,但也正是凭借着他们的努力,才保证了那个年代我国的粮食安全,让国家有更大的精力去发展工业和科技。

不知不觉间,那个年代已经远离了我们,可它依然是一代人心中的深刻记忆。

如今再回想起这段时光,你是感到辛酸呢?还是美好呢?

文 | ZYG

编辑 | 青橘罐头

参考资料:

齐鲁壹点——生产队里写工分

生产队-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悠楠聊脱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