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上的玄奘自幼入寺读经,随着佛学造诣的加深,他发现佛教内部宗派众多,教义各不相同,争执不休,很多佛经翻译不当,于是他下定决心去佛教发源地天竺(印度)留学取经。
西天取经项目有何重要意义?
肉体凡胎的唐僧何以担当取经团队领导人?
妖怪抓到唐僧为什么不马上吃掉?
网上有个《西游记》电视剧角色评分排名,得分最低的就是唐僧,热评第一是:你想骂唐僧,那是你没有看原著,看完原著后你就想打他了!
原著里唐僧真的有这么讨人厌吗?是啊!因为《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是不一样的啊。
历史上的玄奘自幼入寺读经,随着佛学造诣的加深,他发现佛教内部宗派众多,教义各不相同,争执不休,很多佛经翻译不当,于是他下定决心去佛教发源地天竺(印度)留学取经。
可当时大唐正在和西边的突厥干仗,边境不安全,唐太宗下令封锁了国门。他只好只身偷渡了出去,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在那里留学5年,之后又周游印度。当地的僧人十分敬仰他的人品学识,戒日王(印度成日朝国王)还专门为他召开了辩法大会,他的名气因此越来越大。人们都希望他留在印度,然而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携带着657部佛经回了国。
此行历时17年,行程5万里,载誉归来,轰动一时,弟子根据他口述记录了他亲身游历过的西域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城邑关防、交通道路、风土习俗、物产气候、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情况,成书《大唐西域记》,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但书中并没有记述他本人的艰难历程,一些神奇传说也随之产生,成为《西游记》故事的源头。
孙悟空被压五行山500年后,正值人间中元节,大概因为凡间香火旺盛,进了很多贡品,如来组织众佛开了个盂兰盆会。讲了些三乘妙典后,他就开启了地图炮: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的,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的,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们西牛贺洲,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的,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我要是直接把经送过去,那众生愚蠢,不识货不珍惜,得找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
西牛贺州真有这么好吗?取经队伍走到天竺的时候,那边的人听说他们是从南赡部洲东土大唐过来的时候,羡慕的说: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
明明大唐天朝才是人人向往之地,看经念佛的只想苦修来生,可善恶是由他神佛来定。
如来说了这么多,目的就是要在南赡部洲宣扬佛法。观音菩萨主动领命,如来赐五件宝贝:锦襕袈裟(穿上免堕轮回)、九环锡杖(不遭毒害)、三个紧箍儿(对应“金紧禁”咒语三篇,见肉生根)。
为完成取经项目,观音和徒弟惠岸(哪吒二哥)从西往东实地考察取经路况。此次考察任务繁重,既需要宏观策划,又需要详细计划。安排什么人来取经?劫难安排多少?怎么安排?妖怪是雇当地的还是从天庭借调?既要保证取经人历经千辛万苦,又要保证顺利取到真经。于是观音先物色了取经团队人选,确定了成员都是犯过错的劳改犯。
沙悟净:卷帘大将,蟠桃会失手打碎琉璃盏,被仗打八百,贬下凡每7日一次飞剑穿心(严重的罪罚不对等)。
猪悟能:天蓬元帅,醉酒调戏嫦娥,被锤两千,贬下凡投成猪胎。
白龙马:西海龙王三太子,纵火烧了殿上明珠,忤逆父亲,被打三百,等待处死。
孙悟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500年。
陈玄奘:金蝉子转世,不认真听老师如来讲课,被贬下凡。
真经易取,佛法难传。找好取经团队后,还要保证真经回到大唐能让世人读它、信它,那就必须保证得到唐王李世民的支持。
于是观音菩萨又策划了一出大戏。长安城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卖卦的神人袁守诚,能给渔夫算出哪里有鱼。辖区的泾河龙王一听这样伤我水族,怒了,变作一个白衣秀士去找他打赌拆台。袁守诚精准算出次日下雨的时辰和雨量,龙王作为管下雨的,自然不信,没想到果真接到同样时辰、雨量的圣旨。为了赢得赌局,泾河龙王接受军师建议,改了下雨时辰,克了点数,可却抗了旨,犯了天条,要被玉帝问斩。
袁守诚又为他指了条活路,让他去求唐王,因为是他手下的魏征担任判官。龙王托梦给唐王,唐王答应了,特意拖住魏征,没成想与魏征下棋时,魏征却睡着了,在梦里斩了龙王。龙王鬼魂缠着唐王,怪他言而无信,唐王身体不支魂魄被拖进阴曹地府对峙,泾河龙王却已被转世托生了。
唐王在阴间看见众多鬼魂不得超生,又幸得判官改了生死簿添了20年阳寿,告诫他还阳后要举行水陆大会超度无主冤魂,确定了唐王礼佛敬佛的决心。
此时政审优秀、出娘胎就在修行的玄奘被推选主持水陆大会,观音假装成和尚赠送了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告诉他你讲的都是度己的小乘佛法,我西天有度人的大乘佛法。随后现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原身,指引他去西天取三藏真经。
唐王大喜,与玄奘结为兄弟,赐国姓唐,名三藏;赐紫金钵盂,沿路拿着金饭碗化斋。唐王捻土敬素酒,要他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取到真经一定要回来啊!
玄奘也立马发誓:不到西天,不得真经,死也不回国,永堕沉沦地狱。虽然现在的男人发誓不算数,但在《西游记》的设定里,发誓了是肯定要实现的。
唐僧取经不是因为唐王李世民让他去,是如来想挑一个人把三藏真经传到东土。而他徒弟金蝉子转世的唐僧,恰巧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因此,不是唐僧取经,而是唐僧帮如来传经。
众僧对三藏说:水远山高,恶怪难降啊。三藏答: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杂念起,妖魔生。某种程度上,《西游记》中出现的所有妖魔鬼怪,都可以理解成师徒四人在去除作为凡人的私心杂念。
出发前他在十分虔诚,在佛前礼拜:“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今愿立誓: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但愿我佛慈悲,早现丈六金身,赐真经,留传东土。”
可理论与实践之间,差了无数的妖魔鬼怪。唐三藏刚出大唐山河边界,就遇到了一群妖,熊、牛、虎精一顿就把他两个随从,当着他面肢解吃了,唬得他几乎半死。幸得太白金星下凡出手相救,告诉他前路自有神徒相助。
他舍身拼命,孤苦前行。山中猛虎咆哮,毒蛇盘绕,吓得他那匹凡马屎尿具下,不肯前进。忽见毒虫奔走,妖兽飞逃,原来是镇山太保刘伯钦前来打猎。长老帮太保念经超度了老父亲后,父亲托梦答谢,说已托生到中华福地。这中华福地正是被如来说得最不堪的南赡部洲。
刘伯钦为报恩一路护送他到两界山下,可西边狼虎不伏他管,不能相送了。三藏立马哭戚戚滚下马来,拉着刘伯钦的衣服不肯放开。他西行的形象都是一路哭一路坚持前行。此时山下传来雷一般的喊声: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
两界山旧名五行山,是猴哥啊!此时猴哥已经明白自己是犯了诳上之罪,观音前面探路考察的时候,已经告知他会有取经人来救他,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
他要唐僧揭掉如来的金字压贴,唐僧将信将疑,留了个心眼,向西祷告:我奉旨求经,如果真有这徒弟缘分,就揭得起;如果这是个凶顽怪物,骗我的,就揭不起。
唐僧成功揭了压贴,赐名行者。悟空叫师父站远点,地裂山崩,终于出了五行山。跪拜了师父,又感谢刘伯钦给他的脸薅草。我们的礼貌猴又回来了!
师徒二人又遇一只猛虎,唐僧心惊,悟空却笑嘻嘻:他这是来给我送衣服的!一棒就把老虎打得稀烂。同样的遇到打劫的山贼,悟空也说没事儿,这都是送衣服送盘缠与我们的。师父说:悟空,你想是有些耳闭。
六贼自我介绍,分别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眼耳鼻舌意身,正是《黑神话悟空》里天命人要寻的大圣六根。
悟空将六个山贼一个个全部打死,看得三藏心惊骂道:你十分撞祸!他们罪不至死,你纵有手段,退他去就可,怎么就不分皂白,一顿打死伤人性命?
悟空却不以为然:我不打死他们,他们就要打死你呢。我当年花果山称王为怪时也不知道打死多少人。
三藏说就是因为你没收没管,才受了这500年之难,如今还像从前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嫌他聒噪,一个筋斗云就回东而去。
这六贼相当于六欲,后面还有七个蜘蛛精指七情。孙悟空经过500年在五行山下的定心修炼,此时出山如重生,一心斩六贼,六根清净便可以踏上取经之路了。
而在三藏看来却错了,表面上看,是因为出家人不忍伤人性命。实质上,则是因为人的六贼不能彻底消除,而只能控制。人只有死了才彻底无欲无求,修行则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猴哥虽东去,但没混出个猴样,脸上挂不住,也不好意思回花果山,于是去了东海龙宫。老龙王会来事又会说话,先是不经意给猴哥看了张良“圯桥进履”的典故。又好言相劝: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啊!
猴哥还是听劝的,急急忙忙就往回赶。可三藏却收了观音的衣帽,故意给悟空看到,骗他将帽子戴上,便开始念观音教的定心真言(紧箍咒),疼得悟空遍地打滚。
悟空嘴上求饶,心却不善,想一棒子打死唐僧,慌得长老急忙又念起咒。悟空疼得跪地求饶,得知是观音菩萨教的后,就想去找观音麻烦。可观音也会这咒啊,打死了唐僧自己也得被观音咒死,只得答应一心保唐僧西去。
行到鹰愁涧,一条龙一口就把唐僧的白马吞了。三藏泪如雨落:可怜啦!这万水千山,怎么走啊!悟空听见他哭暴燥得不行: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
三藏又扯住他,你走了他跑出来害我怎么办?悟空怒了:你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就在这看着行李坐到老吧!
这时空中出现了一路神祇,是观音菩萨派来暗中保护唐僧的值班队伍,分别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各各轮流值日听候。
他们一半来自天庭,一半来自灵山。取经队伍一共四人一马,却派了39人的神佛混编护卫队轮流监工,确保取经项目顺利完成,取经途中81难的所有详情也将记录在案。
悟空叫值班的神祇留下守着师父,自己去找龙。找不到五方揭谛又跟悟空说,可以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证明取经过程中是可以请支援的。悟空正想找菩萨,一见便质问她为何骗他戴上紧箍咒。观音只说没个约束,你又像从前那样惹出祸怎么办。观音收了小白龙,摘下他的项下明珠,将他变作白龙马,做了唐僧的脚力。
此时猴精的猴哥继续撒泼,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多磨多折的,哪里到得了,我不去了!我不去了!会哭的猴子有奶吃,观音摘下三片杨柳叶,变作三根救命的毫毛,许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猴哥听了一堆好话,才谢了菩萨,牵马回去。
过了两月太平路,师徒二人来到了一座寺庙。唐僧一见叫观音禅院,感念菩萨圣恩,立马对着金像开始叩头。猴子则不耐烦的乱撞钟,说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惊动了寺院的大小僧人。
寺中师祖金池长老得知二位是万里之外的东土大唐而来,特来迎接。炫耀自己已经270岁了,猴哥不屑:这还是我万代孙儿呢!又拿了一堆贵重茶壶茶盅接待,问他们天朝上国来的,可有啥宝贝?
三藏知道财不可外露,只说没有。猴子却见不得老僧小人嘴脸,起了好胜心:我们包袱里的袈裟不就是宝贝吗?
众僧冷笑,袈裟我们有的是,抬出12柜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满堂绮秀,四壁绫罗。悟空瞧不上,要拿出自己的。三藏劝他: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人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这与前面菩提祖师的教诲其实是一样的,莫要人前卖弄。
可猴子不听教诲,锦斓袈裟隔着油纸就霞光迸迸,一抖开老和尚眼都看直了。两眼垂泪,这宝贝能借我仔细看一夜吗?三藏埋怨悟空,却没法拒绝。
老僧拿了袈裟,痛哭自己空挣了几百件袈裟。小和尚广智建议找几个人把师徒二人杀了,尸首埋在后园,把那袈裟留下做传家之宝。老和尚止住眼泪直呼妙计。另外一位小和尚广谋则献计放火,假装是意外。
活了几百岁的老和尚贪图宝贝,小和尚们上行下效,杀人放火张口就来,好一个敬佛的观音禅院啊!
猴哥听到动静,变做个蜜蜂看到了和尚们正在搬柴准备放火。想打他们又怕师父怪罪,心生个将计就计。飞上天找广目天王借了个避火罩,罩住唐僧、白马和行李,吹了口气,把火势吹得越来越大,整个观音院处处通红,惊得满院和尚叫苦连天。
远处20里黑风山黑风洞的妖精看见火光,准备前来救火,却见老和尚房中霞光彩气,一看竟是佛门异宝,趁哄打劫,火也不救了,拿着袈裟跑了。
天亮之时,唐僧从烧毁的败壁破墙中走出,毫发无伤,众僧直呼神僧,劝老和尚还了袈裟。老和尚寻不见袈裟,又心痛本寺烧毁的房屋,焦躁无计,一头撞死在墙上。
唐僧见悟空找不到袈裟,就开始念紧箍咒,疼得猴子满地打滚。众僧战战兢兢求情,告知老死鬼生前经常找黑风洞的妖精讲道(难怪活了270岁),悟空立马前往黑风洞。那黑熊大王是只雅熊,修佛又讲道,正与一道人一白衣秀士高谈阔论,计划举办“佛衣会”。悟空一棒子将白衣秀士打死,原来是一条白花蛇怪。
黑熊怪却说见到了昨夜火就是你猴子放的,问他什么来头。猴哥说了一大篇,吹嘘自己多厉害,黑熊一句话就给他整破防了: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啊!这话虽然气人,但差不多就是我知道天庭的事,我有后台的另一种说法。两人战斗正不分胜负,黑熊却关了洞门说要回去吃饭了!
猴子又化作死去的金池长老进了黑风洞,只见洞中松篁交翠,桃李争妍,感叹这黑熊竟也是个脱垢离尘的怪物。两人战得飞沙走石,黑熊一看打到天黑了,又化成风,关了洞门不出来,说要回家睡觉了,坚决不加班。
悟空没办法了,去南海找观音:你这菩萨,受了人家香火,又容妖精邻住。观音却知道他的小心思:你卖弄宝贝,又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刁!
观音随猴子下去,猴子在山坡见到之前与黑熊一起讲道的道人凌虚子,一棒打死,是只苍狼。猴子吃了他准备给黑熊怪的仙丹,又让观音化作那道人,悟空直呼妙: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
菩萨顺势点化: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佛是妖,都是一念之间啊。悟空心下顿悟。
菩萨进了黑风洞,感叹黑熊怪有些灵性,心中生了慈悲。悟空化成仙丹,被黑熊吃到了肚子里,在熊肚里打拳,疼得黑熊怪立马还了袈裟。菩萨却往他头上丢了个紧箍儿,念得他满地打滚。头上有个金箍儿的猴子站在旁边以五十步笑百步,若是老孙有这样咒语,就念他娘千遍!
菩萨收了黑熊怪去落伽山后做守山大神,从此他就不是妖而是仙了。不只是有背景的妖怪会被带走,有本事的妖怪也会被带走。洞里的其他小妖就没这么好命了,被猴哥一把火全烧了。
离了观音禅院五七日,便走到了高老庄。高太公说自己女儿三年前被妖精占了,近半年被关在后院不见家人,这妖长得丑还吃得多,得亏是只吃素,吃荤的话家产都要被吃光了,所以派了仆人到处寻法师降妖。
实际上高老招了八戒做女婿后,八戒搬砖运瓦,耕田耙地,创立家业。连唐僧都说,他只是因为做得,所以吃得。只是初来时只是个黑胖汉,久了却现了原型,变做个长嘴大耳的猪样,高老便嫌他见不得人,败他清誉,要请人清理门户,典型的过河拆桥。
同样是转世投胎,金蝉子转世的唐僧却没一点法力。天蓬元帅虽投成了个猪胎,却仍有36般变化,还随身带着太上老君打造的九齿钉耙。且他原先修仙之路也一路开挂,从一个好吃懒做的凡人莫名得到仙人指点,飞升成仙,一上天就当了统领水军的天蓬元帅,不知该称为运气爆表猪,还是背景雄厚猪。
作为一只贪吃、贪睡、贪财、贪色、贪小便宜的猪,大家对他的包容心明显比唐僧高,甚至觉得他可爱,因为这些充满了烟火气的毛病,我们可都太熟悉太亲切了,是每个普通人都有的本能欲望。
得知唐僧就是观音菩萨要他等的取经人之后,八戒亲手烧了自己住的云栈洞,只是走的时候还对高老说,取经不成我还回来做你女婿啊!可不能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样都耽搁了。而我们人情世故猴,还特意将高老赠的碎银,赏给了当初领路的仆人。
行过乌斯藏界,有座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曾劝八戒跟他修行,被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八戒给拒了。禅师一眼认出唐僧是个圣僧,感叹八戒有如此好机缘,却又说自己见识少不认识孙悟空。
西天路远,禅师特赠《多心经》一卷,270字,唐僧听了一遍,便记住了,传颂至今。历史上的《心经》也正是玄奘翻译的。
禅师念完便要走,被三藏扯住问西天路程,禅师赠了一首预言前路的打油诗,提前预告了前路遇到的主要妖怪:
此诗暗示了接下来要经历的劫难都是上面安排好的,且禅师前面装作不认识悟空,后面却说这石猴知道西天的路。悟空暴跳如雷,一棍捅向他老窝。可禅师法力高强,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悟空根本连根藤都摸不着,只得饶他去了。
一路上,三藏渐渐悟了这《多心经》,灵光自透,打开了修炼门径。
八戒离家几日,觉得饿了,想着休息化斋。被悟空骂为念家鬼,唐僧也说,你若是在家心重啊,不想出家不如趁早回去吧。八戒不像猴哥好面子,马上放软姿态跪地求师父,我只是个直肠的痴汉,饿了就想化斋,受菩萨戒行,承师父怜悯,恨苦修行,誓无退悔。几句就把师父哄好了。
师兄弟二人去化缘,都被人嫌丑,可他们自己却并不在意,不然大可自己变个俊俏模样。因为丑只是相对的,我猴哥自称美猴王,在花果山或天庭可从没被嫌丑,说丑的只是凡人的标准。
离化缘人家30里外,有座黄风岭,可化缘的人家61岁了,儿孙满堂,说黄风岭有很多妖怪,自己却活得好好的,证明这妖怪平时没事也不出来伤人。
一进黄风岭,果然妖风大作,过岭只闻千树吼,入林但见万竿摇。突然跳出一只斑斓猛虎,八戒举起钉耙就开筑,悟空也忍不住下场,这虎先锋急忙使了个金蝉脱壳计,脱了虎皮,真身掳了唐僧回洞。
洞主却说不着急吃,怕他那两个徒弟找上门,绑在定风桩上身子干净了再吃,只留那唐僧泪如雨下。悟空在洞口撞门叫唤,唬得黄风洞主一阵牢骚:叫你个虎先锋巡山,找些山牛、野猪来,捉个唐僧过来惹是非干什么。
虎先锋自告奋勇领50名小妖去迎战孙悟空,他自然是打不过大圣,想逃走却被八戒赶上敲碎了头。洞主恼了,我还没吃你师父,你倒先杀了我先锋,可恨!可恨!悟空逢妖怪就自称外公,毕竟不一个姓,不能称爷爷,很严谨。
大圣与老妖大战30回合不分胜负,急忙使出个身外身法想结果了他。妖怪一慌,呼出一阵黄风,把猴哥两只火眼金睛刮得再也睁不开,趁风归洞。
天色近晚,猴哥从妖怪没有乘胜追击看出他不敢伤唐僧,找了个人家和八戒住下。庄园里的老者告诉他们,那黄风怪的风叫三昧神风,能吹天地怪,善刮鬼神愁。赐了悟空眼药,隔日醒来,悟空眼睛也好了,只是庄园也不见了,原来是护教伽蓝化身的老者前来救援。
悟空化成一只蚊子,看了看师父,赶紧安抚了下他,却听黄风怪自爆,不怕猴子搬救兵,除非他能找到灵吉菩萨。这是妥妥的安排好的NPC急着想下班了啊。
现实佛教中并没有灵吉菩萨这号人物,在天庭做过天蓬元帅的八戒也不知道哪里有这菩萨。正苦恼,又有个太白金星化成的老头指了路,当年玉帝要罚八戒,也是太白金星求的情,太白金星真是有点忙。
悟空来到灵吉菩萨讲经处,要人通报:我是东土大唐驾下御弟三藏法师的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行者。今有一事,要见菩萨。老者笑道:字太多了,记不住。行者道:“你只说是唐僧徒弟孙悟空来了。”
灵吉菩萨说是受了如来法令,赐定风丹和飞龙宝杖,镇押黄风怪。他本是灵山脚下的得道老鼠,因为偷了琉璃盏内的清油,怕被罚逃在山中成精作怪。所有被安排离开灵山做事的妖怪,不是偷香烛就是偷油。这罪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类似投名状,日后想保你容易,想惩治也有借口。灵吉菩萨说要带黄风怪去见如来,明正其罪,便走了。
而师徒几个每降完一次妖,第一件事都是先在洞中找点素菜,煮顿饱饭,再向西而去。
来源:特立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