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0%的观众都认为,接应他的人是高明。因为厂卫的人追杀藏海时,是高明让他假装醉酒的公子逃过了一劫。
面具人在藏海下山之前告诉他,他去京城后直接到枕楼即可,那里有人接应他。
90%的观众都认为,接应他的人是高明。因为厂卫的人追杀藏海时,是高明让他假装醉酒的公子逃过了一劫。
我反复重温了藏海出现在京城前后的细节,发现高明并不是来接应他的人,他给藏海戴的冠宇和衣服都不合体,是被临时受命,所以才来得如此匆忙。
真正接应藏海的,另有其人,且听我细细分析,大家就明白其中缘由了。
藏海到了枕楼以后,只遇到了香暗荼一位关键的人。从目前的剧情来看,香暗荼并不是面具人的眼线,她是冬夏群主,建立枕楼就是为了搜集消息,对付平津侯等人的。
平津侯虽然被皇帝收了兵权,但他一直野心勃勃,香暗荼担心他一旦拿到兵权,会在边境大杀四方,到时候冬夏国岌岌可危。香暗荼的目的就是搜集情报,阻止平津侯拿到兵权。
藏海到枕楼时,并不是一无所获,他刚到不久就听了一出八公子的戏,这部戏看似有龙、蟾蜍、公鸡、老虎,实际上是在讲朝堂之事。
李贵妃去世后与先帝合葬,如今皇太后逝世,按照位分尊卑,应该皇太后与先帝合葬。可李贵妃是皇帝的生母,他不想让父母死后分开。可若不让皇太后与先帝合葬,又于理不合。
皇帝想不出办法,只能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庄之甫。庄芦隐为了替儿子扛事,主动将这件事揽到自己身上,许诺三日之内,一定会想出办法。
藏海就是从这件事中嗅到了机会,打算以幕僚的身份投奔平津侯。藏海以为他这么做很聪明,却不知这一切都是面具人的安排。
八公子是面具人的眼线,这出戏就是讲给藏海听的,目的就是让他从这件事打开接近平津侯的突破口。
剧中有三个细节可以证明八公子就是面具人的眼线,且和面具人关系匪浅。
第一个细节,藏海到枕楼当天,发生了一件事。以前八公子讲戏,曹公公的厂卫虽然在枕楼安插有眼线,但从未找过茬。
这次八公子讲的这出戏得罪了皇室,厂卫的人已经记录了八公子的罪证,准备出手了。
香暗荼为了保护她,故意称藏海为八公子,让他把厂卫的人引走了,这才有高明接应藏海一事。
怎么会那么巧,藏海刚到,就听到了八公子的这出好戏呢?
第二个细节,藏海成为平津侯府的幕僚,取代了杨真的位置后,香暗荼想把他挖到自己麾下办事。
她看得出藏海非池中之物,有他为平津侯出谋划策,说不定哪天就能帮平津侯夺回兵权了。
她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藏海拒绝了她抛出的橄榄枝,香暗荼不死心,打算让八公子放出一些流言蜚语,瓦解平津侯对藏海的信任。八公子不肯,说她这个人只讲实话,不会说话。
香暗荼为了说服她,说了一句话:上次你非要说太后的事,把厂卫都给招来了,还不是我替你摆平的。
八公子听到这句话,脸色都变了。她背对着香暗荼,几秒钟后才转头笑着对香暗荼说:我还不是想给枕楼多赚些银子。
这句话只是八公子掩人耳目的说辞,香暗荼那句话已经点破了她的身份。
八公子执意要讲太后这出戏的时候,藏海刚好要来枕楼,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况且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香暗荼不想惹事,为什么八公子以前讲戏都没出事,偏偏会在藏海来的当天惹恼了厂卫?
除非她受命于人,这出戏非讲不可。
第三个细节,八公子真名叫赵桐儿,出身高贵,文武百官中,只有内阁次辅赵秉文姓赵。由此推测,赵桐儿要么是赵秉文的亲生女儿,要么是收养的义女。
而面具人,就是赵秉文。因为他有能力召集星斗和高明等能人异士,也有能力将眼线埋在京城各处。
当年蒯铎拿走鬼玺,他作为朝中重臣,刚好能知情。面具人对藏海说,他调查了蒯铎被刺杀当晚的京城官员的走向,平津侯和曹公公见过面。
能看到文武百官行程的人,赵秉文身为内阁次辅,刚好又有机会。
之所以怀疑八公子是赵秉文的义女,是因为打探消息是个危险的事,赵秉文未必舍得亲生女儿这么冒险。
香暗荼视八公子为知己好友,无话不说。八公子也时常以关心她的方式,打探冬夏的消息。这些细节都可以证明,八公子接近香暗荼目的不纯。
目前鬼玺还不知道在哪,冬夏的人知道香暗荼在京城,一定会想办法联系她。藏海是蒯铎的亲儿子,或许他也能顺着蛛丝马迹找到鬼玺。
只有一边派人帮助藏海对付平津侯,一边派人接近香暗荼,才能双管齐下,尽快找到鬼玺的下落。
不得不说,赵秉文为了得到鬼玺,真是下足了功夫啊。
来源:眼眸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