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事主线呢想必很多场景中都见过,男主亲历满门覆灭之祸 ,在十年后化名 “藏海” 重返京城。
各位看官,最近有追《藏海传》吗?
从个人观看而言,这部剧勉强处在及格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优点很多,短板也不少。
故事主线呢想必很多场景中都见过,男主亲历满门覆灭之祸 ,在十年后化名 “藏海” 重返京城。
凭借多年学习的营造技艺和纵横之术,智博奸佞,揭破阴谋,携手挚爱朋友守卫国家。
简单可总结为:复仇一潜伏一升官一报仇成功一拯救天下,有种《琅琊榜》《庆余年》、《赵氏孤儿》的大杂烩。
整体而言前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珠玉,也显得这部剧有些乏善可陈。
剧情方面也有点受琅琊榜梅长苏的影响,主角光环比较明显,考挂常规型复仇爽剧,主角无论男女一上场就开挂的。
谋略心机武功,厉害的不行,但却没有解释这些能力是从哪里来的。
梅长苏好歹是在琅琊阁修练了十年,而且以前还是少帅,有足够的背景资源。
而这部剧里虽然也用一集的故事线交代了男主学艺过程,可到头来,都没说清楚他到底学了啥本事。
没有具体内容支撑,到后面男主复仇时突然开挂,各种权谋手段信手拈来。
毫无铺垫,显得特别悬浮,就像看一个毫无根基的人在那凭空施展 “超能力”,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在故事叙述上也偏流水账模式,尤其是开篇的环节比较明显:
灭门案本应是一个充满张力和冲击力的情节,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然而在剧中却被硬生生地拉长到一个多小时。
剧情时不时也给人来个漏洞,就如平津侯二公子被一大帮人护送,几个小孩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平津侯的车队中绑架二公子?
还敢光天化日送回去?还一点事没有?
这是在侮辱平津侯的权力还是在侮辱观众智商呢?
还有灭门复仇本身就是很隐忍的事情,剧中还是有一个接一个的人物出现要帮助他复仇,知道秘密的人未免太多了。
这里我也只是列举了一两处,后面估计也会有此类的漏洞,我们后期再聊。
再聊聊我们战战的演技。
说出来可能会喷,但给人感觉是断层的,好的时候确实演技在线,但有些地方还是差点意思,总体来说是断层的,不自洽。
比如在皇陵绝境中,真的有被他的演技震撼到了,只见浑身是血的嘶吼:“我就是命不该绝!”
这场长达三分钟的无剪辑独白,他仅凭眼神和原声台词,就完成了从绝望到决绝的情绪递进。
青筋暴起的脖颈、颤抖的喉结、充血的眼眶,真的有被狠狠共情了。
但在当面对复杂的权谋场景时,肖战的演技短板也逐渐显现出来。
很磕肖战的颜,但肖战总给人一种阳光大男孩的脸,一成不变满脸清澈的演技表达,那像韬光养晦,实在是跟隐忍复仇的角色融入不了。
成年出场时,眼神清澈,轻快欢脱,好像是无忧无虑长大的呆傻无心机的少年郎呢。
就算需要表面伪装,肖战也没有演出表面风轻云淡,实则运筹帷幄的层次感。
和老戏骨飙戏,也是高下立现。
就拿和庄芦隐对峙戏来看,庄芦隐仅用直勾勾的眼神与拿捏一切的姿态。
便将权谋者的阴鸷与掌控欲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肖战虽然通过挺直脊背、放缓语速来表现角色的隐忍,但眼神中缺乏与之抗衡的气场,使得这场权谋博弈的张力大打折扣。
肖战的敬业和认真毋庸置疑,甚至努力到自虐的程度也不叫苦喊累。
但是在表演上总觉得还是差一口气,需要继续打磨演技,关键是要明白自己表演上的问题在哪儿,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努力。
抛开这些因素不说,画面感和服化道方面这部剧绝对能算的上上乘。
朝堂场景以唐宋规制为蓝本,龙椅雕花每一处都透着古色古香;
市井街巷则将《清明上河图》的烟火气复刻现世,糖人摊贩的方言吆喝声,细节处诚意满满。
镜头语言的运用同样暗藏玄机,藏海刚下山进京时,一个巨大的门框中,配上弱小、轻盈的身躯,凸显独自探险的落寞与渺小。
随即镜头又在远山的风景与近景切换,危险与希望同在。
藏海与平津侯的对峙戏中,仰俯视角的转换犹如权力博弈的视觉隐喻,将强弱态势的更迭展现得淋漓尽致。
灭门惨剧以一气呵成的长镜头呈现,飞溅的血迹模糊镜头的刹那,观众仿若亲历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浩劫。
总之目前这部剧喜忧参半,正在追这部剧的小伙伴你意下如何?
来源:角色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