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家事沧桑》改编 广播连续剧《我的外公外婆》即将播出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22 16:03 3

摘要:该剧以焦实斋、金一清家族为缩影,完整呈现从晚清、民国到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家庭样态,罕见保存了动荡年代普通家庭的连续性记录,折射出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战乱动荡中的民生疾苦,到仁人志士的救国探索,最终指向家国一体的历史叙事。这部作品既是对个体家族史的致敬

由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出品的4集广播连续剧《我的外公外婆》将于5月29日起在全国上线播出。

该剧以焦实斋、金一清家族为缩影,完整呈现从晚清、民国到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家庭样态,罕见保存了动荡年代普通家庭的连续性记录,折射出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战乱动荡中的民生疾苦,到仁人志士的救国探索,最终指向家国一体的历史叙事。

这部作品既是对个体家族史的致敬,亦是对民族集体记忆的唤醒,呼应“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联结。

宣传片丨导演说

广播剧《我的外公外婆》不仅仅是一个家族故事的讲述,更是对所有中国人的致敬。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家庭,用自己的勇气、坚韧和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篇章。

—— 导演 周文凯

这部广播剧改编自团结出版社出版的郑建邦所著《家事沧桑——外公外婆家族的百年老照片》,该书曾入选《中国新闻》报2024年同心书单和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精品图书。

该书以别开生面的图书样式、回望历史的新颖视角向读者讲述主人公焦实斋先生、金一清女士及他们的家庭自1915年左右至2015年整整一百年的家庭生活照片及往事。

百余张照片,岁月年轮不着点墨即跃然纸上。岁月沧桑,真情鉴证。虽时光流逝,儒雅老人慈蔼音容犹在心中。

作者表示,近现代以来,我们的祖国历经战乱和动荡,数不清的中国家庭遭受到难言的坎坷和浩劫。焦实斋与金一清所组成的这个经历了无数曲折的普通中国家庭,能以照片的方式,基本完好地保存了一百年的生活记录,确实是少之又少的。这对于今人和后代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过去和今天,应该具有一定的帮助。从晚清、民国一直到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事实上,家与国确实是息息相关的。

在作者印象中,外公焦实斋先生最为可贵的,应是一生注重做人的大节。外婆金一清女士尽管识字不多,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做家庭主妇,但却是一位极有胆识的女人。

1899年,焦实斋先生出生于河北没落地主士绅家庭。1923年到天津扶轮中学教授英文。不久与外婆相识、相恋、结婚。外公没有沉溺于小家庭的美满生活,投身革命事业,成为国民党左翼秘密组织“新中革命青年会”骨干成员。他曾担任武汉国民政府与北方国民党组织的秘密交通员。期间他多次历险都化险为夷。

北伐成功后,外公不满蒋介石集团专制统治,在国民党“三大”带头反蒋,被蒋介石开除国民党党籍;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外公冒着日军的炮火只身南下随军抗日;抗战胜利后,应杜聿明将军之邀担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总顾问。

但他很快发现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便辞官回到北平,继续他的教授生涯。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傅作义将军邀他担任华北“剿总”副秘书长,协助其完成北平和平解放的相关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外公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先后担任政务院参事,国务院法规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外婆金一清1908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败落了的满清贵族家庭里。祖先孔武善战的基因和幼年时的贫苦生活,养就了外婆一生刚毅果敢的性格。从年轻时支持丈夫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到抗战时期一人带着四个年幼的儿女从北平辗转数省逃亡大后方,她一生没有惧怕过什么困难,也没有什么能压倒她的事情。

外公外婆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他们的故事就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故事。

相关图书

▪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集的老照片,真实地反映了上个世纪初以来,作者的外公外婆各个历史时期的家庭生活风貌,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百余年历史,百余张照片,岁月年轮不着点墨即跃然纸上。岁月沧桑,真情鉴证。虽时光流逝,儒雅老人慈爱音容犹在心中。

- END -

来源:团结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