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高明露马脚、藏海引蛇出洞,面具人的身份终于藏不住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22 13:11 2

摘要:杨真死后,平津侯开始重用藏海,不仅让他搬到内院,和家人吃饭时叫上他,还把褚怀明负责的事情也交给藏海去做。

杨真死后,平津侯开始重用藏海,不仅让他搬到内院,和家人吃饭时叫上他,还把褚怀明负责的事情也交给藏海去做。

高明得知这个消息时很高兴,说这样也好,平津侯对藏海委以重任,藏海接近他就更容易了。

藏海活着的唯一目标就是除掉平津侯,高明这句话分析的没错,但他紧接着说了两句话,露出了马脚。

第一句话,他劝藏海不要轻举妄动,平津侯要是死在府中,大理寺一旦赶来调查,他很难脱身。他们要想一个滴水不漏之计,不管平津侯是病死还是出了意外,都能让藏海全身而退。

这句话猛得一听,好像是高明作为师傅担心藏海的安危,不希望他因为报仇心切把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

但是他紧接着说了第二句话,“鱼死网破,不是我们这种人的生存之道”。

藏海就是听了这句话才脸色大变,因为他意识到了高明话中有话。以前他想不通的一些事,因为这句话,都有了答案。

高明虽然是藏海的师父,但藏海从星斗大师和他身上学到了一句话,不要相信任何人。高明虽然对藏海像亲人一样关爱,但藏海心里对他还是有些防备的。

因为高明背后的身份,不简单。

藏海没下山之前,高明已经跟随面具人去了京城,提前帮他铺路了,说明高明在为面具人卖命。

面具人若是和蒯铎关系很铁,培养藏海就是为了替蒯铎报仇,没必要每次出现都带着面具。所以他救藏海,教他学堪舆之术等本事,是有所图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葵玺。

藏海感激高明教他本事,待他如家人,但高明的那句“鱼死网破不是我们这种人的生存之道”提醒了他,高明之所以对他好,又对面具人言听计从,或许是想两处讨好,从而求得一个全身而退罢了。

藏海每次做什么事,高明都会跟在背后追问他见了谁,做了哪些事,这些事情看似是在关心他,但换个角度看,高明又何尝不是在为面具人监视藏海,替他打探消息呢?

毕竟藏海是面具人手中的一枚棋子,花了十年的时间栽培他,哪能让他那么轻易地失去掌控?

这次见面,高明和藏海都各藏心思,或许用不了多久,藏海就能猜到高明的身份,一旦他和高明离了心,高明的使命也就结束了。

藏海来到京城后,虽然步履维艰,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但也另有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枕楼的老板暗香荼。

暗香荼这么年轻就能在繁华的京城经营着这么大的酒馆,连庄之行等人都不敢在她的枕楼闹事,可见她背后是有强大的势力撑腰的。

其次,暗香荼约藏海吃饭,藏海在不经意间试探了她的身手,她表面上柔弱,实际上武功极高。

暗香荼知道藏海心地纯良,她虽然不清楚藏海成为平津侯第一幕僚,为他办事的目的,但她对藏海有好感,又在京城耳目众多,如果藏海需要帮助,她或许会是他强有力的帮手。

第二个收获是,平津侯府的幕僚慧剑竟然是藏海的师兄观风,观风是他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有亲人在,藏海的生活也有了盼头。

观风这些年蛰伏在平津侯府,就是为了帮蒯铎报仇。可惜之前杨真打压府中幕僚,导致他无法接近平津侯。

如今平津侯虽然已经解散了府中幕僚,但慧剑身边还有一个会些武艺的小师父拾雷,藏海有些事不方便去做,以后可以交给他们。

藏海本来并没有打算立刻对平津侯出手,但是他在平津侯书房的地下暗室里发现父母死后竟被剥皮萱草,这是一种十分残忍的酷刑,藏海看到后悲伤又愤怒,呕吐不止。

所以他加快了报仇计划,打算在香炉中动手脚。平津侯不是要举行家奠嘛,刚好为他创造了机会。

不过在计划实行时,藏海做了两件事让人很疑惑。

一是给师父高明写了一封信,估计信的内容是告诉高明,他要对平津侯动手了。高明之前就嘱咐过他不要轻举妄动,他这么做,就不怕高明知道后出手阻拦吗?

二是他动了祠堂的香炉被管家发现,他用一番说辞推搪过去,之后对管家并无防备。

平津侯府中之人皆非善类,管家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在府中负责大小事务,可见平津侯对他的信任,胜过杨真和褚怀明等人。

平津侯性格多疑,能得到他这般信任和器重,这位管家定然会比杨真等人心思更缜密,行事更慎重。

他都发现藏海动了香炉,怎么可能会坐视不管呢?藏海心细如尘,不会注意不到这个细节。

之后藏海藏的凶器消失不见,管家趁此告状,说藏海准备的香里有金丝,他觉得不对劲,特意换了其他的香,也说明了管家难以对付。

或许藏海就是故意这么做,他的目的就是引面具人现身,为他答疑解惑。

面具人的真实身份

果不其然,面具人出现了。

他让藏海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为了对付平津侯,将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因为他的仇人不是一个,是三个。

这些年他一直在暗中调查,发现平津侯是有同盟的,其中一个是当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曹静贤,另一个他还没查到。

藏海顺着他的话说,他在平津侯府中发现了一枚铜鱼,这枚铜鱼有三个,或许就证明了确实有三个人。

这次谈话,面具人的真实身份也快遮不住了。

十年前面具人将藏海背走时,身高微瘦却挺拔,十年后,面具人老了,走路的时候有点弓着腰和头。

我反复看了几遍他们对话的情形,发现面具人的身高只比藏海矮一些。

从他瘦弱的身形和说话的嗓音来看,面具人不是石一平,也不是管家和高明,倒是和赵秉文的身形和走路姿势有些相似。

其次,面具人说,瞿蛟在皇陵当众射杀杨真,言官们的弹劾奏折为何都进了侯府?就是因为曹静贤在背后帮忙。

面具人这番话,已经点名了他的真实身份。

一是他亲眼看到了杨真被射杀的场景,说明他就隐藏在文武百官之中。

皇太后入皇陵的时候,文武百官都来了,姬伯一共给藏海说了三个人,一个是清流之首石一平,一个是内阁刺辅赵秉文,一个是镇国将军平津侯。

能知道曹静贤把奏章给了平津侯,可见此人官职不低。而且平津侯府看管很严,面具人却能命人在一个时辰内将藏海埋在香炉里的暗器偷走,说明他眼线众多,且埋伏很深。

石一平之所以是清流之首,自然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之人,所以他不可能为了拿到葵玺耗费十年,也不会有如此深的心机。

而赵秉文为人谨慎,又是内阁次辅,得到这些消息并不难。

还有一点,平津侯和曹静贤势力庞大,又交情匪浅。赵秉文是内阁次辅,如果他有更高的野心,必须想方设法除掉这两人。

但他不想亲自出手,给他人留下把柄,所以才利用藏海的复仇之心,替他扫清障碍,这样他才能名正言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不告诉藏海第三个仇人是谁,不是不知情,是因为这个人就是他。

一旦平津侯和曹静贤这两个大麻烦被除掉,他前路没有遮挡,即便藏海知道了实情,也不能奈他如何。

面具人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却不知这次见面是藏海故意设下的陷阱。

他视藏海为棋子,藏海就将计就计。当他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又放藏海下山去京城时,藏海就已经在为寻找真相而谋划了。

来源:蔷薇之夏的小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