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刑侦剧曾出过不少经典,有《刑事侦缉档案》《鉴证实录》《法证先锋》等。
香港刑侦剧曾出过不少经典,有《刑事侦缉档案》《鉴证实录》《法证先锋》等。
林保怡、陈法蓉两位老前辈,携手新晋视帝张振朗、傅嘉莉、高钧贤等演员,带来了《刑侦12》。
该剧以大尺度案件和多重人格吸引眼球,尤其是“新七宗罪”的设定不可谓不炸裂。
笔者一口气连追4集,观感却一言难尽,港剧剩下的难道只有“往日残渣”?
01、 故事:大尺度、更大尺度
衣不蔽体,如行尸走肉的年轻女人出现在香港街头。
路人指指点点,不少人拿出手机记录这猎奇的画面。
她害怕强光,又极其虚弱,终于在漫无目的的行走后昏倒在地。
“他人即地狱”,这个女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中年女性每天都到警局求助,找失踪的女儿,被警察以办案流程为由敷衍。
只有西区督察邢凯(张振朗 饰)愿意帮助她,经调查后,他怀疑女孩失踪跟希业集团有关。
希业集团经营多种产业,还设立慈善机构,是警队的赞助人。
因此他要调查“金主”,在警队内部阻力重重。
这位母亲在张贴寻女传单时遭遇车祸,就死在邢凯眼前,坚定了他追查到底的决心。
与此同时,总局警司丁洛风(林保怡 饰)正在调查一起跨国人口贩卖案,嫌疑犯锁定在希业集团的第三代公子傅一鸣。
就在两边的调查陷入僵局,开头衣不蔽体的女孩出现。
她叫曾嘉仪,正是被母亲苦苦寻找的女儿。
女孩成了破案的关键。
丁洛风通过跟踪傅一鸣以及监控,找到了疑似囚禁女孩的村屋。
邢凯则凭着曾嘉仪鞋底的泥,开启他的“外挂”,即他的第二人格,通过推理也锁定了一处村屋。
傅一鸣是私生子,从小被爷爷家暴的他严重缺爱,贩卖人口外,他将10几个年轻人(有男有女)像猪一样圈养。
这些人就像中了魔法一样,失去了人性、人格,成了他的“宠物”,剧中的解释是她们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她们每天除了发呆,就是等着主人的“宠幸”和喂食。
曾嘉仪,不久前被其中1个男的偷偷放走。
至于他为什么放?笔者虽大受震撼,但是真没看懂。(他都能叫曾嘉仪走,为什么自己不走)
丁洛风和邢凯一起到达囚禁地点,并成功将这些人营救。
邢凯发现,有一个人可能已遭遇不幸。
警方批捕傅一鸣,但是明知囚禁者是他,却没有证据,被他圈养的“宠物”们更是无人肯指正他。
根据现场的种种痕迹推断,邢凯认定傅一鸣在不久前杀了人,找到被杀人的尸体,便能给他定罪。
于是,他带着同事,在囚禁地附近,挖了几个小时未果就放弃了。
他不顾医生反对,强行对神志不清的曾嘉怡进行问询。
女孩说出真相,是傅一鸣这个禽兽干的。
邢凯没有录音,他希望女孩跟负责本案的警察再说一遍。
就在他离开医院时,女孩在他背后跳楼了。
女孩在死前留下遗书否认之前说过的话,还特别强调“是邢凯逼死了她”。
这?!
更抽象的是,邢凯的上司居然没有深究,只是觉得他压力大,让他放假休息几天。
同事对他的安慰更是逆天,说女孩的妈妈一定会感谢他。
邢凯本人更是一副老子办案怎么可能有错,这还用你说的嘴脸。
因为没有证据,警方只能扣留傅一鸣48个小时。
就在时间截止前,在心理学家杨芷菲(傅嘉莉 饰)的帮助下,警察在傅一鸣别墅的草地上挖到一具尸体。
埋尸地是傅一鸣每天起床都能看到的地方,心理学家的理论是:通常一个自恋的变态,希望每时每刻都能欣赏他的“战利品”。
不出意外,还是出意外了。
警方的DNA校对需要时间,不得不在48小时期满后,放了傅一鸣。
就在傅一鸣前脚离开警局准备跑路,警察又突然就有了足够将他定罪的证据。
不过,警察却不能将傅一鸣绳之以法,因为他被神秘的黑衣人执行“正义”。
他被塞到一个满是冰块的柜子里,伤口流血不止而死。
不久后,一位女房产经纪被绑着直播向市民道歉。
她身中数十刀,死在酒店房间内。
人口贩卖和少女失踪不过是引子,傅一鸣和女经纪的死亡才是这场大戏的主菜。
杀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他们以犯下“新七宗罪”的人为猎杀对象。
“新七宗罪”包括欺凌、贩毒、垄断、污染、虐儿、虐畜、不义。
接下来,是吐槽时间。
02、大尺度下,是虚无的空壳
傅一鸣“圈养”10几个年轻人当“宠物”的画面,绝对是短视频和二创的优质素材。
他是真把人当“社畜”了,编剧是真敢写。
然而在这些大尺度画面之下,则是不合理的人物和漏洞百出的剧情。
曾嘉仪跟傅一鸣产生“共生关系”,是所有“宠物”中最亲近主人的,那么她为何要逃走?
另外,傅一鸣的囚禁室也太好逃了吧,一个通风口就可以,那么笔者不禁好奇:他是怎么囚禁这些人这么久的?
女孩跳楼前的想法左右横跳,她又要指证,又要包庇,实在令人无语。
说她是精神混乱吧,遗书中对邢凯的控诉又是那么逻辑清晰。
更不要提她和母亲的关系,那是一丁点也没有铺垫。
最令人无法接受的,是邢凯违反医院和警队的规定,跟曾嘉仪接触,并直接导致了女孩的死亡。
事后,他没有任何歉意。
这样的男主角,实在令人厌恶。
他作为警察的专业素质也时高时低,既能通过泥土推断出囚禁地点,又像是个无头苍蝇一样拿着铁锹漫无目的的找尸体。
林保怡在宣传海报上是C位,实际上是男二,且这个角色的存在对剧情的推进,在前期几乎没有作用。
丁洛风的人物塑造不多,可用的都是狠料。
他去单亲妈妈家里做客,和母女二人如一家人一样亲近。
小女孩问他平常喜欢什么,他回答“喜欢弹钢琴、听黑胶唱片”。
画面一转,他戴着监听耳机在偷听母女说悄悄话。
虽然他关心那对母女,但监听其对话,还是挺令人毛骨悚然的。
总结
在港剧《陀枪师姐》里,观众很容易和陈三元共情。
会跟着她一起为恋爱和工作烦恼,查案的同时更多的是走近她充满烟火味的生活。
如今的港剧,无论从人物服饰、妆造和置景来看都更加精致,人物塑造却越来越空洞。
如果人物没有灵魂,再猎奇的案件也会沦为虚无的空壳。
当港剧只追求“尽皆过火”的形式,便只剩下大尺度的剧情和抽象的人物,故事则完全没了往日一丝一毫的神韵。(撰文:木未舟)
来源:香港电影怀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