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藏海传》是一部古装传奇剧,讲述了大雍钦天监之子稚奴,在灭门之灾中幸存,十年后化名“藏海”,重回京城复仇的故事。
《藏海传》是一部古装传奇剧,讲述了大雍钦天监之子稚奴,在灭门之灾中幸存,十年后化名“藏海”,重回京城复仇的故事。
藏海离开的时候,星斗曾告诉他,面具人和三位师傅的身份,都可以问师傅高明。
十年里,面具人和三位师傅的身份,藏海从来没有问过,因为他寄人篱下,且需要学本事。
但现在不同了,此去京城是为了复仇,稍有不慎十年努力便是付诸东流。
他必须知道面具人一伙的真实身份,还有他们帮助自己的动机,才能真正信任他们。
然而他对高明的发问,并没有得到答案,只得到一句躲闪的回答“时候未到”。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藏海对面具人和师傅都多了一个心眼,尤其是在皇陵事件之后。
皇陵事件中,他和高明以一炷香为约,但高明却晚了半分才启动机关。
虽然没有影响大局,但这个细微之处,让藏海对高明更多了几分戒备。
然而真相和藏海怀疑的恰好相反,高明做的这一切才是真正为了藏海好。
平津侯曾经说过,藏海精通堪舆之术,哪怕被困皇陵之中,也有办法逃脱出去。
藏海没有否认,他真的可以,这也是他敢以身涉险的底气,只是那样一来他就再没有复仇的可能。
因为一个已经死了的人,只要出现在京城,就会被人认出来,根本不可能接近平津侯。
高明那犹豫的一小会,其实就是动了心思,想让藏海放弃复仇,当一个普通人好好过日子。
这也是他总是提醒藏海,要想好自己的退路,这十年的朝夕相处,他真的把藏海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同样的,他拒绝告诉藏海面具人和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是因为藏海一旦知道了,就再无法退出。
面具人从始至终,都没有主动要向藏海透露自己的身份的意思,藏头露尾就是一种小人之心。
这也看出他对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人,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当年灭门惨案的背后,绝对不是平津侯那么简单,甚至不止是面具人所说的三个人。
在这场阴谋里,蒯铎微不足道,而藏海也不过是一枚棋子。
藏海太难了,这场复仇不但对手强大,更难的是他甚至不知道谁可以是朋友,谁又是真正的敌人。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就在这个时候,藏海和胖师兄观风重逢,并且得知一些关于父亲最后的信息。
或许是压抑了太久,对这位师兄,藏海可以说是毫无保留和防备,但遗憾的是观海身上太多疑点。
观风当时恰好被师母罚去了后山,因此没有在府中,所以逃过一劫,但这个理由是禁不起推敲的。
当初平津候为了灭口,连蒯家的邻居都灭了,却偏偏没有事前查清楚蒯家有多少人,有多少弟子。
观海这些年一直都在平津侯府当舍人,在杨真手底下做事情,一直到藏海取代杨真,才被赶出去。
这实在太过巧合,但也不能就此断定他就是平津侯的人。
靠着观风提供的信息,藏海找到了父亲留下的青铜匣,但这并不是平津侯们要找的东西。
青铜匣是一件极好的暗器,如果不是面具人插手干预,藏海已经用它干掉了平津侯。
这件东西回到藏海的手里,究竟是机缘巧合,还是有人故意安排,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平津侯府中有面具人的暗子,而且这个人精通机关暗器,甚至对青铜匣也很熟悉。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藏海设置机关后不到一个时辰,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了青铜匣,交给了面具人。
面具人阻止藏海复仇,他告诉藏海实际上有三个仇人,除了平津侯还有曹静贤公公,另外还有一个人无法确定身份。
如果藏海用这样的方式复仇平津侯,那么复仇剩下的两个人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这套说辞疑点颇多,更像是想让藏海帮着自己铲除一些人,所谓的第三个仇人,其实是面具人还没想好。
说一千道一万,只要面具人一天不主动袒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藏海对这位“恩公”的话就不能全信。
来源:乌圆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