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乔是怎么和婆母朱夫人是怎么相处的,从处处针对,到笑脸相迎?
全剧最大赢家是谁?小乔。
仇人之女,嫁到魏家,却真正赢得魏劭的走心。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乔是怎么和婆母朱夫人是怎么相处的,从处处针对,到笑脸相迎?
01
小乔的第一个认知:不认罪。
小乔刚刚来到鱼郡魏家,婆母朱夫人对小乔是事事挑理处处找茬,还时不时向儿子魏劭告状。
可小乔一点也不惯着她。
她说小乔没有伺候她,小乔说自己要给祖母抄经,没空。
她要小乔给她煮羹汤,小乔还是说自己抄经需要远离庖厨。
虽然身为仇人之女,可小乔从来没有想怎么讨好婆母朱夫人,她不卑不亢。
14年前她祖父背信弃义的事摆在那,朱夫人失去了公公、老公、长子,提到乔家,当着小乔的面,一口一个“乔贼”,恨得咬牙切齿。
这样的仇恨不是小乔可以辩解的,小乔哪怕摆出事实,说乔家无力帮忙都没用。
这样的仇恨也不是小乔伏低做小、一味讨好可以消解的。
这样的仇恨也不是小乔怨天尤人就可以过去的。
对小乔来说,怎么做,都不会消解婆母的恨意,还不如淡然处之做自己。
只要这些日常生活小事不涉及原则,小乔找个能压住婆母的借口就可以。
小乔认知很高,自我价值感很强,不背负他人的情绪,没有因为祖父往年的事,而认为自己有罪有错,从而产生愧疚感。
祖父错了是祖父错了,祖父有罪是祖父有罪,她现在过来是联姻,她本人可没有做任何对不起魏家的事。
所以她面对婆母,不讨好,不过度付出,不求认可。
02
小乔的第二个认知:涉及边界问题,寸土必争,一分不让。
婆母一心想让魏劭纳楚玉为妾。
第一次提出,小乔借徐夫人压了这件事。
可随着新婚三个月过去,婆母再次提起这件事。
这次小乔可不忍了,明确提出,魏劭要娶,我就给他娶,魏劭不娶,我就会给他拦着。
第三次,婆母给自己的亲儿子魏劭下药,想让楚玉跟魏劭生米煮成熟饭。
小乔再次和婆母硬刚一场,明确指出婆母不爱魏劭。
因为小乔知道魏劭早早拒绝了魏典等人纳妾的提议,现在如果接受母亲的安排,自然会惹得魏典等人的不快。
当然魏劭本人也不愿娶,若是想娶,何必等到今日?
再退一步说,小乔哪里愿意自己的夫君纳妾呢?
这是原则问题,也是魏劭和小乔的边界,哪里可以让婆母指手画脚呢?如果任由婆母安排,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所以小乔该掀桌子就掀桌子了。
她不因婆母是自己的长辈,就顾忌多多,不敢指责,害怕冲突,忍气吞声接受一切。
她也没有指望夫君魏劭和祖母徐夫人出面,而是自己该怼就怼,怼完就走,坚决维护自己和魏劭的边界,不让婆母插手。
03
小乔更厉害的认知是:不结仇。
当婆母因麦种一事被责罚在祠堂,小乔没有幸灾乐祸,她知道婆婆糊涂受了别人的怂恿。
所以她主动去看婆母,还带了羹汤过去,给足了婆婆体面。
她没有指责婆母陷害自己,因为婆母已经受到该有的责罚了,还间接害死了楚玉,相信不用小乔来教育她,她自己也知道错在哪里了。
她还主动宽婆母的心。
婆母最担心的是儿子魏劭怪她。小乔告诉她,魏劭想来看她的,只不过现在不方便,化解了婆母最大的恐惧。
婆母也担心徐夫人怎么待她,小乔告诉她责罚完了,还是一家人。
婆母感动得流泪了。
这样的小乔谁不喜欢呢?连旁观者魏劭和徐夫人都会彻底战队她。
事情过去,她能不记仇不记恨,主动化解和婆母之间的矛盾,还做夫君和母亲之间的解语花。
如果小乔还是一直和婆母冷战,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内耗中,会疲惫会挣扎,也是对自己能量的一种消耗。
只有和周围人的关系处得顺了,自己做事也才会顺,和魏劭的关系也才会更顺。
04
其实,让人喜欢,不是讨好别人,事事温顺,过度付出去维持关系。
而不好惹也不是一碰到事就怼人炸毛,一味指责对方。
想做到不好惹还又让人喜欢,就得有小乔这样的认知:
不是自己的错,别揽着,要自我价值高。
涉及到边界问题,该怼就怼。
事过翻篇,不记仇,主动化解矛盾。
这世上,哪里有天生好命的女人,不过具备这3点认知的女人,才能活得不好惹还又让人喜欢。
如果是你,你会给被罚的婆婆送羹汤吗?
来源:向北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