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和小师兄观风相认,旁边还有一个陌生人,藏海就一股脑把自己的计划全说了,丝毫不隐瞒,这是不是太草率了?就那么容易相信别人吗?
难道没有人觉得藏海突然决定杀平津侯很冲动吗?蛰伏了十年,就那么沉不住气?
刚和小师兄观风相认,旁边还有一个陌生人,藏海就一股脑把自己的计划全说了,丝毫不隐瞒,这是不是太草率了?就那么容易相信别人吗?
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一样的疑惑,藏海怎么聪明一阵蠢一阵的?
其实,我们都看错了。
看懂拾雷的身份,才明白藏海杀平津侯,是对面具人最狠的算计和反利用。
藏海从未真正信任过他的恩公和师父。藏海十年跟师父学艺,经常被高明各种“骗”,他每次都上当,这不过是他装的,他每一次何尝不是识破了之后的配合呢。
藏海从皇陵出来后,曾质问高明,“你如果再慢一点,我可就出不了皇陵了。”
高明狡辩说因为自己老了,行动迟缓了。
这里藏海看过去的眼神,显然是不相信的。他早就知道高明的立场,他一次次试探,有答案,却不着急拆穿。
藏海遇到父亲旧部下姬群,遇到小师兄观风,都没有主动和高明他们提起,因为这些都是真正关心他的人,他要保护他们。
甚至连突然决定杀平津侯,藏海也没有跟高明提过,就贸然行动了。这又是何意呢?
按道理,最希望他大仇得报的人是高明他们,藏海为何不把自己的计划告知?
藏海被慧剑打晕,带到了山洞里,醒来发现被绑架了。慧剑开门见山,他就是要藏海的脸皮。
慧剑说他背负血海深仇,需要藏海的脸皮做隐藏,完成复仇。藏海通过桌上的八叶刀认出这是小师兄观风。
藏海故意引导慧剑看出背后的伤口,随后两个人相认,抱头痛哭。
慧剑回忆当年,他被师母罚到后山砍柴十天,这才逃过一劫,没有跟着藏海一家葬身火海。
他流离失所,好在被拾雷的师父救了一命,收养到大。师父去世以后,观风和拾雷相依为命,拾雷成了观风的“小师父”。
观风偷包子的时候,怎么拾雷和他师父就恰好经过呢?经过就经过,还带回去了,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面具人“安排”的。
观风说:
“我们认识了十年,他愿意舍命帮我复仇。”
是好朋友就愿意帮你舍命复仇?未必。除非他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观风和拾雷的出现,藏海表现出来的是轻信、冲动和鲁莽。他跟着观风去陆咸墓,没看到父亲藏起来的葵玺,却发现了一个机关暗器。藏海决定用这个机关设计杀害平津侯。
最后失败告终,还差点被平津侯发现,要不是有面具人及时赶到,帮他处理了一切,他早就被平津侯发现了。
面具人告诉藏海,杀父仇人不止平津侯,实际上有三个人。
这段剧情看起来非常儿戏,也不符合藏海的人设,一切都太过简单。只有一个可能,藏海是故意暴露和试探,目的就是把面具人诈出来。
原来藏海这次杀平津侯都是演的,很多人估计被带动情绪,真以为他冲动了。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他在平津侯的密室里,把蛇鱼盒子摆正,说明他没有那么冲动。
而且在他的记忆中那个铜鱼有三个,而平津侯那只有一个,其他两个去了哪里呢?其实这里他可能已经知道仇人不止一个了,所以才故意试探面具人。
而且他布置陷阱之前没有跟高明商量,之前每次行动都是高明帮忙协助的,这一次却不提前告知?
而是给高明递了一封信,这是不是也想看看面具人是不是一直在监视着自己呢,事实证明确实,他的一切行为都在面具人的掌控之中。
面具人赶过来出手相救,藏海故意说自己就是要杀了平津侯,其实是假装表现鲁莽,逼着面具人把剩下的仇人告诉他了。
来源:露子叨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