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要不是跟庄之行结盟,藏海还不知,平津侯为何忌惮小儿子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21 23:41 3

摘要:现在再想找机会刺杀庄芦隐太难了,藏海只能继续蛰伏,因为面具人告诉他杀害父母的人不止庄芦隐一人还有另外两个,凭一己之力除掉平津侯也不难,但这样会让另外两人更加警惕而藏海也必死无疑,所以他父母的仇也只不过报了三分之一。

刺杀庄芦隐的行动失败了。

现在再想找机会刺杀庄芦隐太难了,藏海只能继续蛰伏,因为面具人告诉他杀害父母的人不止庄芦隐一人还有另外两个,凭一己之力除掉平津侯也不难,但这样会让另外两人更加警惕而藏海也必死无疑,所以他父母的仇也只不过报了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要想彻底替父母报仇,不仅要杀平津侯、司礼监掌印太监曹静贤,还有一个目前为止都不曾露面的神秘人物,那么现在的藏海就不能轻举妄动,他得一步步向上爬自己去找出那个藏在背后的人,到时候一网打尽。

这复仇大计谈何容易,光对付一个平津侯都让藏海筋疲力尽,何况后面还有两个更厉害的大人物,不知道这仇得报到猴年马月。

其实两个先不管,目前藏海的主要任务是彻底确定庄芦隐的信任,这次刺杀不成功反而引起他的怀疑,现在得找到一个庄芦隐信任的人帮藏海打开这个口子。

平津侯生性多疑,一般人很难取得他的信任,就连跟他多年的瞿蛟、杨真他说杀就杀,又能有谁能入他的法眼呢?除非是他的亲儿子。

藏海传:要不是跟庄之行结盟,藏海还不知,平津侯为何忌惮小儿子

庄芦隐两个儿子:

大儿子庄之甫深受父亲重用,为人阴险狡诈、心思歹毒

庄之甫早就跟三剑客勾搭在一起狼狈为奸,否则他也不会替瞿蛟求情,而他也一直深受父亲庄芦隐的重用,所以他有嚣张的资本。

在言官弹劾庄芦隐,说他手下当场射杀陪葬之人杨真这件事得有个说法时,庄之甫第一反应就是把藏海推出去挡事,到时候把藏海脸划烂谁也分辨不出来是谁,不得不说庄之甫还是挺阴险的。

估计没少背着自己的父亲跟三剑客干“好事”,他有庄芦隐的心狠手辣或者说更歹毒,但他却没有父亲的魄力和本事,只能说空有野心却实力不足,他这个人搞旁门左道还行,想要干大事是不可能成功的。

小儿子庄之行不受父亲待见,看似骄纵蛮横实则扮猪吃老虎却又心地善良

庄之行在这个家里仿佛可有可无,很多时候家里有重要事情他都是被在场的,就比如庄家祭祀祖先这种事情藏海这个幕僚以及一些家奴都在场,唯独庄家的二公子却缺席,而庄芦隐也没有找他,反而是见惯不怪,或许他也觉得这个儿子在不在也无所谓。

或许在所有人心中都默认庄之甫是平津侯的继承人,所有大家对这个二公子都不会那么关注,但庄之行却在藏海面前说父亲其实很爱自己,看样子二公子也想得到父亲的认可吧,但他却无能为力只能沉迷于吃喝玩乐,同时他也骄纵跋扈。

藏海觉得这个二公子是货真价实的纨绔子弟,但这一次他还真的看走眼了,庄之行很可能是扮猪吃老虎,他这么做也不是有什么目的无非就是想好好活下去,不让别人找自己麻烦罢了。

其实庄之行的内心,跟另外两父子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他只不过是表面看起来骄纵跋扈,实际上他心底善良、单纯,否则也不会被藏海骗。

藏海为何跟不被重视的庄之行结盟

两兄弟在家里的家庭地位一目了然,为何藏海会选择一无是处的庄家二公子,并不是前途光明被庄芦隐看重的大公子呢?

是啊,庄之甫被庄芦隐看重,要是选择庄之甫那么成功几率不是更大吗?

首先庄之甫对藏海有敌意,他不可能做到真正信任藏海,而且他的心思太重了;

其次庄之甫可以说几乎是内定继承人,他不需要谁来给他争取什么,他只要做到让父亲满意就行,毕竟父亲只有两个儿子除了自己另一个一言难尽他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庄之甫跟他父亲几乎没有什么隔阂,而且他们又是同一种人,藏海选择他那就是自寻死路。

但庄之行就不一样,他可以说除了庄家二公子的头衔一无所有,他只是看着与世无争并不是真的无欲无求,最重要的是他的母亲是被人害死的,就是庄之甫母子俩并且父亲也知情,这就是他和庄芦隐的隔阂。

只要他们之间的裂痕,那么藏海稍微在中间添油加醋,这裂缝就会越来越大,那么这个时候藏海就可以趁虚而入。

庄之行得知父亲的真面目,选择跟藏海结盟

庄之行和庄之甫是同父异母,虽然剧中没有交代但想都能想得到,他的母亲肯定是被庄之甫母子俩害死,而他孤苦伶仃又无能为力只能装傻充愣,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替自己的母亲报仇。

这也是他为何伪装成不学无术、骄纵跋扈的样子,其实不过是迷惑那母子俩,这样最起码他才能平安长大,否则可能早就死在他们手里,毕竟这样就对庄之甫没有威胁,所以在他们动手之前自己先废掉自己。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父亲一直知道这件事,他却装聋作哑这才是他最不能忍受的事,知道这些事情之后庄之行决定不再颓废,他要跟藏海合作助自己一臂之力成为庄家的接班人。

现在的庄之行一事无成,他想成为庄芦隐的继承人不太可能,所以只能让藏海辅佐他一步步成长,直到比庄之甫更加优秀为止。

这才是藏海挑中庄之行的真正原因,他们彼此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打败庄芦隐。

平津侯看似不待见庄之行,其实是忌惮这个小儿子

看得出来平津侯对小儿子庄之行是一点希望都报有,他甚至从来不关心这个儿子每天的行踪,就这样放任他吃喝玩乐,说实话还没见过哪家会对儿子那么放纵。

尽管他看重庄之甫这个内定的继承人,但好歹另一个也是自己的,怎么可能做到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就任由他胡作非为,说实话从来没见过庄芦隐和庄之行这个小儿子同框过。

是不是觉得庄芦隐不待见小儿子,但说实话再不怎么样也不可能像他这样,而且他还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平时一家人都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就连藏海都上桌了,唯独不见二公子。

与其说庄芦隐不待见二儿子不如说他是忌惮吧,因为他对庄之行母亲的死视而不见,他明知道是庄之甫母子俩害死的,他却替他们瞒着,这里面肯定跟他的某些事情有关,可能当时他需要庄之甫的母亲的帮忙,所以才任由他们下手。

假如庄之行知道这件事后果很严重,可要是他这一生碌碌无为不会有什么成果,就连最基本的生活生存都要依靠他,那即便知道他母亲的死自己也脱不了干系又能怎么样,他没有任何能力对抗自己,而他也有庄之甫这个继承人,所以不用担心后继无人。

可他要是强大起来,要么很可能会反乐自己,这也是为何他会放纵庄之行的原因。

可惜庄芦隐漏算了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请进府的座上宾:藏海。

藏海本来是他替大儿子准备的谋士,他知道这个人有一身本事,假如把他驯服了给庄之甫当谋士,那么将来肯定能助儿子平步青云,他却不知道藏海看中的却是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庄之行。

他要把庄之行培养成样样都出众的人才,让他可以光明正大继承庄,到时候给自己的母亲报仇,而自己也可以报自己的杀父之仇。

庄芦隐没想到自己最终会败在那个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小儿子手里,等他们都反应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

《儒林外史》说道: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来源:影视张探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