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老A选拔淘汰后,为什么甘小宁成为了高城的爱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21 23:06 2

摘要:《士兵突击》这部剧播出这么多年了,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里面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尤其是钢七连的那些兵,许三多、伍六一、成才,还有不太起眼的甘小宁。今天咱们就聊聊甘小宁这个角色——一个在老A选拔中被淘汰的家伙,最后却被高城看中,成了师侦察营的骨干。很多人纳闷:甘小

《士兵突击》这部剧播出这么多年了,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里面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尤其是钢七连的那些兵,许三多、伍六一、成才,还有不太起眼的甘小宁。今天咱们就聊聊甘小宁这个角色——一个在老A选拔中被淘汰的家伙,最后却被高城看中,成了师侦察营的骨干。很多人纳闷:甘小宁明明在老A选拔里表现得不咋地,高城咋就偏偏挑中了他?

先说说甘小宁的底子。他出生在中国中部一个普通小城市,家里是典型的工人阶级,爸妈在纺织厂上班,还有个小妹妹。90年代末,他带着对当兵的憧憬,参了军,进了702团钢七连——这可是个硬核连队,铁血精神和战绩在团里都响当当。甘小宁到七连后,靠着活泼的性格很快混熟了,爱讲笑话、会模仿,训练累的时候总能逗大家乐一乐,得了个“连队开心果”的绰号。

但别以为他就只是个搞笑担当。甘小宁在训练场上一点不含糊,基本功扎实,战术意识也不差,尤其射击很拿手,在复杂地形里能迅速锁住目标,成绩在连队里一直排前列。有一次实弹演练,风沙满天,能见度低得要命,他愣是凭着稳手和准头,十发全中,把班长史今都看愣了。七连三班是连里的精锐班,许三多、伍六一这样的“兵王”都在这儿,甘小宁虽然没他们那么耀眼,但绝对不是凑数的。

他还有个优点,就是对战友特别仗义。许三多刚来七连时笨拙得不行,大家都看不上他,甘小宁却主动搭把手,教动作、给鼓励。后来许三多晕车吐得稀里哗啦,也是甘小宁递水拍背忙前忙后。这种真诚劲儿,让他挺受战友待见。

再说他家里的影响。爸妈老实本分,让他从小就学会吃苦耐劳;妹妹把他当偶像,又给了他不少责任感。参军不光是为自己,也是想让家里日子好过点。这份信念让他在军营里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哪怕苦点累点也不吱声。两年的七连生活,他干了不少硬活,比如一次野外拉练,暴雨把路冲得稀烂,他背着双倍装备翻山越岭,硬是把物资送到位,手臂勒得全是红印子,他还乐呵呵地说:“七连的兵哪能喊累!”这事给他挣了个嘉奖,也让高城记住了他。

总的来说,甘小宁是个普通出身的兵,但综合素质不俗——技术过硬、心态好、有团队精神。这底子,注定他不是个平庸的家伙。

老A选拔是《士兵突击》里最抓人的环节之一,号称中国军队特种部队的“炼狱试炼”,不光拼体能和技术,还考验意志力。甘小宁跟许三多、伍六一、成才一块被选上了,能进这个名单本身就说明他不差。他自己也憋着一股劲,想证明自己。

第一关是野外生存,士兵被扔到荒山野岭,只给点干粮和装备,得在规定时间走到终点。这活儿听着简单,做起来要命。甘小宁跟队友组了个四人小队,开局还行,但问题出在食物上。他没算好消耗,第一天就把大部分口粮吃光了,第二天就饿得头晕眼花。第三天队友抓了只田鼠生吃,他试着咬了一口,腥味冲得他当场吐了,身体彻底扛不住。

后面夜间行军更惨,翻陡坡时他腿都抬不起来,最后瘫那儿让队友先走。关键时刻,守军追上来,他拼着最后一口气开枪掩护,把“敌人”撂倒俩,自己却被“击中”淘汰。坐在军车上啃面包时,他满眼失落,知道老A的门没敲开。

从结果看,甘小宁确实没达到老A的标准。体力分配失误、意志力不够硬,面对极端情况没顶住,这都是硬伤。老A要的是全能尖兵,甘小宁差了那么一口气,被刷下来不冤。

但淘汰不等于没用,高城偏偏在这时候看上了甘小宁。选拔完后,高城调去装甲侦察营,想带几个七连的兵走。许三多和伍六一没要到,他就挑了甘小宁和马小帅。这选择乍一看怪得很,但细琢磨,高城的逻辑很清楚。

先看甘小宁在选拔里干了啥。体力崩了是真的,但最后关头他没怂,主动殿后掩护队友撤退,这份果断和牺牲精神很打动人。高城全程盯着选拔,甘小宁这一幕肯定没逃过他的眼。他心里明白,老A淘汰的是个人极限不够的,可侦察营要的不只是单打独斗的英雄,更得有团队意识、能为集体着想的人。甘小宁恰恰符合这点。

再往回看,甘小宁在七连的表现也不赖。射击准、侦察强,野外拉练那次还证明了他吃苦耐劳。高城带兵最看重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呗。甘小宁身上有这股劲儿,哪怕选拔没过,他的基础和态度还是让高城觉得“这小子能用”。

对比马小帅,马小帅是傲气冲天,单兵能力突出,高城欣赏他的骨气。但甘小宁不一样,他更接地气,团队里能拧成一股绳,这对侦察营这种需要配合的单位太重要了。高城不是随便挑人,他要的是能跟自己思路合拍、能干实事的兵。

到了侦察营,甘小宁没让人失望。2000年刚去时,任务就比七连复杂,侦察、渗透、情报收集,强度一个赛一个。他靠着七连打下的底子,很快上手。有一次边境侦察,雾大得看不清人,他带队潜入敌后,发现哨兵后冷静指挥,绕开巡逻拿到了情报,任务完成得滴水不漏。高城回来拍他肩膀,说了句“干得不错”,这在高城嘴里可是稀罕话。

2001年,他升了侦察排排长,带新兵时既有耐心又有招数。有个新兵小李训练时失误暴露位置,他没骂人,反手示范了一遍,还鼓励说“错了没事,下次练好就是你救全队”。小李后来成了尖子生,甘小宁功不可没。

跟高城的关系也越来越铁。高城不爱废话,但对甘小宁的信任谁都看得出。一次任务部署,他直接把关键路线交给甘小宁,说“我放心”。任务完后两人还喝了杯酒,聊七连的旧事,默契得很。

2002年一次大演习成了他高光时刻。目标是摸清“敌”指挥部位置,天黑雨大,他带队钻密林,避开岗哨,最后把坐标传回去,帮部队拿下胜利。这次他得了“优秀士兵”的称号,名字在营里传开了。

几年下来,他干了几十次任务,从边境巡逻到反恐演练,没掉过链子。许三多来看他时,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俩人聊起七连的日子,他从不眼红许三多的老A身份,只说“你是七连的骄傲”。到故事末尾,他升到连级干部,成了高城最得力的助手。

甘小宁的故事其实不复杂,但挺耐人寻味。他没许三多的轴劲,也没伍六一的硬气,更没成才的野心,可他硬是靠着踏实和团队精神站住了脚。高城挑他,不是瞎选,而是看中了他的综合价值。

第一,甘小宁有技术底子。射击、侦察这些硬功夫,他不比谁差,到了侦察营直接就能上手干活。第二,他有团队意识。选拔里掩护队友、七连时帮许三多,这些事说明他不是只顾自己的人。第三,他心态好。不管是淘汰的失落,还是新环境的挑战,他都能调整过来,不抱怨不懈怠。这种兵,谁带谁喜欢。

高城带兵有自己的哲学。他不光要尖子,更要能融入集体、干实事的家伙。许三多和伍六一是牛,可老A抢走了,他只能从剩下的挑。甘小宁不是最强的,但绝对是最合适的。侦察营不是老A那种个人英雄的舞台,而是团队作战的战场,甘小宁这种“润滑剂”角色,反而能让队伍更顺畅。

再说句实话,高城对七连的兵有感情。甘小宁是七连出来的,带着那股“不抛弃、不放弃”的味儿,高城看他就像看自己带出来的孩子,舍不得放手。

甘小宁没进老A,没成特种兵,但他在侦察营干得风生水起,证明了淘汰不等于失败。他的故事挺接地气——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兵王”,可只要有本事、有态度,照样能混出头。高城看上他,不是因为他多牛逼,而是因为他够实在,能干活、靠得住。

这也让人想想现实。咱普通人谁没点挫折啊?考不上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哪次不是被“淘汰”?但甘小宁告诉咱,只要不崩心态,踏踏实实往前走,总有自己的舞台。高城呢,就是那个慧眼识珠的伯乐,给了他机会。你说,甘小宁这条路,是不是也有点像你我的人生?

大家咋看甘小宁和高城这对组合?有啥想法欢迎留言聊聊!

来源:海大富富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