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庆余年》中明家的覆灭,明老太君之死其实另有问题,我们话接上回。范闲在得知明老太君死亡的消息后,同样十分头疼,明明是自己想要她死,结果她却抢在让她死之前死了,不过很快范闲也意识到了问题,明家在江南的名声非常好,甚至有人给明老太君立了生祠,显然她不可能主动寻死,
《庆余年》中明家的覆灭,
明老太君之死其实另有问题,
我们话接上回。
范闲在得知明老太君死亡的消息后,
同样十分头疼,
明明是自己想要她死,
结果她却抢在让她死之前死了,
不过很快范闲也意识到了问题,
明家在江南的名声非常好,
甚至有人给明老太君立了生祠,
显然她不可能主动寻死,
其实真正的原因范闲也猜的差不多了,
就是明青达杀掉了这位老太君,
并且明青达杀掉她的时候,
还在她耳边说出了经常被教导的那一句话,
成大事,要狠一点,也需要牺牲品。
明老太君怎么也想不到,
自己没死在范闲的手中,
却死在了自己亲儿子的手中,
明青达被老太君压制了太久了,
最终在邓子越带着鉴查院的人搜查的时候爆发,
以这位老太君的死,
逼迫范闲收手,来保全自己的明家,
明青达这一招也算是一箭双雕,
既能让自己成功成为真正的明家之主,
还能逼范闲不得不收手,
尤其是明家的人根本不清楚老太君是怎么死的,
一时间明园所有的护卫全部跟鉴查院针锋相对。
邓子越也亲眼看到了老太君的遗体,
但并没有就此离开,
反而直言明家老太君勾结东夷,
畏罪自杀,
后事也要暂缓处理,
这一下让明家的人彻底跟鉴查院翻脸,
邓子越等的也就是这种事爆发,
只不过还没真正打起来,
明青达便直接将明家人镇压住了,
以明家当代主人的身份,
继续跟鉴查院周旋,
打是不可能打的,
毕竟一打起来范闲那谋反的帽子,
就彻底扣在明家头上了,
不过老太君也不能这么白白死了,
正好借着这件事大做文章,
就在明青达和邓子越对峙的时候,
江南提督的人带着军队赶到,
邓子越也收到了范闲的消息,
带着鉴查院的人先行离开,
而老太君死亡的事情开始在江南发酵了起来。
没人知道明老太君怎么死的,
不过所有矛头都指向了鉴查院,
范闲倒是不在乎这些,
反而等待明青达主动前来,
其实范闲和明青达之间,
私底下有着一些秘密协议,
收回明家掌管的内库本就是朝廷的意思,
明青达也是聪明人,
不能去对抗朝廷,
所以选择用一种比较和平的方法,
来保住明家数万人的一些生计。
这一点,
明老太君则是打算跟朝廷杠到底,
所以明青达只能选择暗中跟范闲合作,
而范闲正是利用这一点,
去利用明青达,
其实范闲根本不可能随时扫平明家,
要是明家真的反抗的话,
范闲也不能真的让黑骑杀进去,
那样即便是顺利掌管明家的产业,
对自己却没什么好处,
庆帝也会为了安抚江南人心,
对鉴查院进行严厉的制裁,
范闲回到京都后怕也逃不过被罚的下场,
为朝廷办事,
范闲是不会付出自己的根本利益的。
范闲每一步的谋划,
都是让外人看来水已经彻底浑浊,
实际上每一步他看的很清楚,
收明家一定要和平的收才行,
不过千算万算,
范闲确实没算到明老太君的死,
这一招也只能在日后找回来,
接下来范闲将目标放在了君山会中,
明老太君出殡之日,
范闲让五百黑骑前行渡过大江,
将君山会在江南各处的据点逐一拔除,
唯独那位周先生一直没能找到,
而最终的结果,
范闲却见到了东夷城的四顾剑,
是他一直护着周先生,
这才让范闲没能找到周先生的原因,
为此范闲也同这位大宗师过了一招,
一拳结束,立刻对邓子越下令,
让黑骑进入明园,遇到反抗者杀无赦!
四顾剑如果执意要保住明家的话,
范闲能做的就是立刻让黑骑去杀人,
哪怕是四顾剑将自己杀死,
所以命令必须要快速下达,
当然范闲也知道四顾剑不敢杀他,
毕竟是大宗师,
不会因为一时之事而错乱本心,
四顾剑不是个白痴,
所以也不会毫不在乎的杀掉范闲,
这也让四顾剑稍微高看了一下范闲,
但唯一猜错的地方,
范闲面前的并不是四顾剑,
而是叶流云,
至于他为何用剑,
是因为叶流云本身就是用剑的。
这也导致了无论的范闲,
还是鉴查院的那些人都认为他是四顾剑,
跟叶流云费了一番口舌后,
范闲也果真活了下来,
最后明园的那些人,
也一同被黑骑拿下,
没有反抗的被擒住后直接被送往京都,
范闲也让人将叶流云的事情送往京都,
江南内库的事情,
也算彻底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等待庆帝下旨,
不过在旨意中却一个字都没提到明家,
反而是好好训斥了范闲一顿,
这也是所谓的政治,
对范闲唯一的惩罚就是罚俸禄一年,
倒也不痛不痒。
内库也安稳的收在了范闲的手中,
江南之行变数很多,
不过大致也在范闲的掌控之中,
尤其是名声没有彻底臭掉,
慢慢挽回还是有点希望,
庆帝责罚也并不是很重,
明青达虽然失败了,
却也算保全了明家大大小小的数万人口,
只是江南再也没有明家任何地位罢了。
来源:阿乐乐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