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甄嬛传》这部经典宫斗剧中,甄嬛离宫修行的那三年,后宫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祺嫔作为剧中一个重要角色,在甄嬛离宫期间备受皇帝宠爱,却始终无法晋升妃位,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在《甄嬛传》这部经典宫斗剧中,甄嬛离宫修行的那三年,后宫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祺嫔作为剧中一个重要角色,在甄嬛离宫期间备受皇帝宠爱,却始终无法晋升妃位,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祺嫔,原名瓜尔佳·文鸳,出身满洲镶黄旗的瓜尔佳氏,父亲瓜尔佳·鄂敏是朝中官员 ,家族的荣耀与地位赋予了她与生俱来的优越感。选秀时因病错过机会,后因父亲平定年羹尧有功,
在皇后的助力下破格入宫,一入宫便被封为贵人,赐号“祺”。刚入宫时,祺嫔敏锐地察觉到甄嬛正得圣宠,便主动靠近,搬去碎玉轩与甄嬛同住,试图分一杯皇帝恩宠的羹汤。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内心的嫉妒之火却越烧越旺,尤其是当看到甄嬛独得盛宠时,她的心理逐渐失衡。而皇后的出现,成为了她人生轨迹的转折点。
皇后利用祺嫔的嫉妒与野心,在她面前挑拨甄嬛与她的关系。祺嫔在皇后的怂恿下,彻底倒向皇后阵营,与甄嬛为敌。
首
先,祺嫔没有子嗣 。在后宫,子嗣是重中之重,毕竟皇上选那么多后妃,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延绵子嗣。可皇后因为自己的儿子夭折,
见不得别的妃子有孕,便赏了祺嫔一串红麝香珠,祺嫔日日带在身上,麝香会损害她的生育能力,自然不可能有孩子。在封建宫廷中,
“母凭子贵”是一条重要的晋升法则。例如齐妃,虽不受宠,但凭借着生下三阿哥,在宫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安陵容能封妃,除了皇后的抬举,怀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祺嫔一直没有子嗣,就少了这一关键的晋升资本。
其次,祺嫔资历太浅。端妃是皇上的第一位妃子,资历比皇后都深,可十几年来却仍居妃位;
敬妃资历虽比不上端妃,但也是王府里的老人,在嫔位熬了多年才封妃。和她们相比,祺嫔的资历简直不值一提,甚至都比不上安陵容和甄嬛。甄嬛入宫后,凭借着皇帝的宠爱和自身的聪慧,
很快在宫中站稳脚跟,即便离宫后,回宫也能凭借之前积累的人脉和影响力重新崛起。而祺嫔入宫时间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人脉和威望,在宫中根基尚浅。
再者,祺嫔从没得过盛宠。甄嬛离宫后,祺嫔虽然也得宠,但受宠程度远远比不上巅峰时期的华妃,也比不上后来居上的甄嬛,甚至连安陵容都有一枝独秀的时候,而祺嫔却从来没有。祺嫔得宠的时候,总有人和她平分秋色,从前是甄嬛,后来是安陵容,而且这俩人比她更得宠。皇帝对她的喜爱,更多的是一时的新鲜感,她侍寝时的大胆活泼曾让皇帝对她宠爱有加,但她却没有将这份宠爱转化为稳固的地位和长久的恩宠。
她不懂得皇帝的心思,只知道一味地争风吃醋,频繁以梦魇为由从其他妃嫔处抢走皇帝。时间一长,这种小伎俩不仅让皇帝感到厌烦,也让其他妃嫔对她心生不满。
另外,祺嫔的家世不够显赫。在安陵容等出身低微的妃嫔眼里,祺嫔的家世是不错的,毕竟祺嫔一入宫就封了贵人,但和华妃比起来就差得远了。年羹尧是武将,长年在外征战,平定战乱,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是雍正的肱骨之臣,华妃凭借哥哥的威势在宫中飞扬跋扈。而鄂敏不过是个文官,哪怕和甄远道一起扳倒年羹尧,官位还在甄远道之下,听人差遣。家世背景在后宫争斗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为妃子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祺嫔的家世不足以支撑她轻松晋升妃位 。
最后,祺嫔跟错了人。她站队皇后阵营,却没有发挥出关键作用。在滴血认亲这一关键事件中,祺嫔被皇后当枪使,她急于扳倒甄嬛,当众指控甄嬛与温实初有私情,
甚至以瓜尔佳氏一族起誓。她的冲动和盲目在这一刻暴露无遗,她没有考虑到证据是否充足,也没有想到一旦指控失败自己和家族将会面临怎样的后果。最终,甄嬛成功洗清冤屈,祺嫔的阴谋彻底败露,她也因此被废为庶人,打入冷宫。
皇后本就心思深沉,祺嫔难以掌控,毕竟家里势力也不小,万一招惹了也是会很麻烦。所以祺嫔一直都是皇后身边比较边缘的人物,甚至完全不得皇后的喜爱。如果不是很早的时候她就一直跟着皇后,估计早就被悲惨抛弃了 。
祺嫔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与悲剧色彩。她的美丽和出身是她的资本,却也成为了她的桎梏。她在权力的漩涡中迷失了自我,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到死都没有明白,在这深宫里,权力的争斗从来不是凭借一时的意气和冲动就能获胜的。
来源:陶都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