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彘和大乔逃到博崖,成为督军统帅的时候,大乔就注定会成为比彘将来的软肋。
作者:温纾言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事实上:
比彘和大乔逃到博崖,成为督军统帅的时候,大乔就注定会成为比彘将来的软肋。
大乔的结局,其实还是没有摆脱上一世被卷入权力斗争,被裹挟而死的命运。
无端的厄运,总是会先找上一个人的时候,她的表现总是率先惊慌失措。
因为,没有人知道命运的另一面背后是什么。
大乔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小家,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
本身,她就不想卷入所谓的权谋斗争。
若非是为了小乔,或许她根本不会与比彘来到博崖。
再加上她自怀有身孕有了孩子后,其实更不想自己的小家卷入这样的纷争中。
大乔愿意守护乔家,但她更想要的是安耽闲适的生活。
大乔之所以能在与比彘的这段关系里占据主导地位,正是因为比彘对她一直如抬头仰望星空一般,是他心头一直遥不可及的月亮,更是他当初危难时拯救他,自己愿意尊重的人。
原著里,大乔第一世的命运是被苏娥皇陷害,吞金自尽,而在第二世,有了小乔的帮助,有了比彘的保护,有了他们的孩子,与小乔再聚后,终于幸福一生。
但最近有流传出的剧本表示:
大乔的命运,其实并没有改变。
事实证明:
一个人最想逃脱的,其实是自己的命运,但一个最逃不脱的,也是自己的命运。
剧本的改编就在于让大乔成为了比彘软肋的同时,却又不肯给她书里应有的保护,让她成为了献祭剧情走向的工具人。
刘琰在关键时刻抓住了大乔,将其胁迫上城楼,逼着比彘与魏劭在城楼下决斗,而大乔为了不让自己心爱的人为难,从城墙上一跃而下,最后吐血而亡。
而比彘则在魏劭统一中原后,最后带着与大乔的孩子归隐山林。
事实证明:
一个人在极度疲惫的时候,是连自己都不爱的。
与大乔不同的是,小乔后来愿意与魏劭交心,有时间去谈情,是因为她把乔族,把整个乔家放在了自己的前面,短暂解决了两家之间的仇恨,才暂时有喘息的机会。
但这终究只是表面的和平。
事实上:
魏劭对于小乔的态度是又爱又恨,即便爱她却做不到与她真正交心;而乔族这边,则希望她能抚平仇恨,做到利益最大化;刘琰更是因为得不到她,所以一直把争不过魏劭的借口安放在她身上,小乔,成了所有矛盾的焦点。
可到头来:
他们却又不得不在权衡中,一次次地拿起又放下,只因为心中的利益得失。
泱水十分色,双姝占八分。
大乔和小乔是乔族的女儿,享受锦衣玉食的供养,所以在面对家族要拿她们联姻的时候面不改色,是因为她们心中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
所以愿意承担,也愿意背负。
可整个乔族,没有一个能打的同时,却还想随便押注。
原著里,魏劭有一场硬仗要打,与刘琰的军队死战,小乔的伯父见魏劭的情势不妙,甚至亲手毒瞎了小乔的父亲,带着乔族举族叛变,重伤了魏梁等人,投靠了刘琰。
等到小乔的弟弟乔慈出逃去报信时,魏劭已经带着军队挥师南下,直接用武力压制,才制止了乔越的叛逃。
而这一次的隔阂,险些害的小乔与魏劭决裂。
若非是后期魏劭身边有军师,有徐太夫人的劝解,而他自己也愿意用心想,恐怕这又是一场悲剧。
每个人看似都对小乔很珍视,可一旦遇到问题的时候,她就是最先被人抛弃的那个。
就像是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需要美人顶罪一样,归根究底,每个人爱她,却又总在她最需要支持和信任的时候,背刺她,放弃她。
有时候:
人生的最可悲之处,就在于梦醒了之后却无路可走。
对于小乔来说,亦是如此。
书里,魏劭真正信任小乔,其实是在她生了他们的女儿腓腓之后,两个人都在梦境中看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明白了珍惜此时此刻的难能可贵,这才愿意相携手走完这一生。
何况,小乔终归是个聪明人。
一个能在关键时刻看清形势,懂得的形势的人,其实是不会把情爱放在中心地位的。
这从来,都不是一个以爱到不顾一切为主的时代。
于她而言,如此便好。
作者:温纾言,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折腰》能否高开高走#
来源:花语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