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派三叔写的关于《盗墓笔记》中汪藏海的零零散散的故事,但他们公司之后把这个IP卖给了优酷和郑晓龙团队。
《藏海传》原是《藏海戏麒》。
南派三叔写的关于《盗墓笔记》中汪藏海的零零散散的故事,但他们公司之后把这个IP卖给了优酷和郑晓龙团队。
后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由盗墓改成了权谋,号称原创,名字变成了《藏海传》,三叔也没参与后续开发,虽然改了但设定依然蹭了《盗墓笔记》。
男主人设有点像《琅琊榜》。
主角都是烈火重生、削骨易容、十年蛰伏、多年布局,改名换姓、再返京师、佯装幕僚、揭露真相,而后帮助本国消弭战争。
故事架构有点接近《庆余年》。
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为寻真相一雪冤屈,各路师父教习,习得一身武艺,搅起朝堂风云,玩转权谋争斗。
期间,看到天下不公,为官不正、命如蝼蚁、冤屈难伸,决心为苍生一搏,还他们一个安居乐业的清平世间,肃清朝廷,匡扶正义,终得偿所愿,家国情怀兼备。
标准的男频爽文,套路大差不差。
少年被灭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多年后少年归来,由弱变强,一扫前耻、惩恶扬善、名扬天下,抱得美人归又为黎民请命。
像三大热门IP,主演是肖战,话题不缺。
还有郑晓龙《甄嬛传》之后又一古装大戏的噱头。
预约破900万创纪录,登陆迪士尼流媒体平台Disney+中国港澳台地区,热搜霸屏,上星央视,排面倒是挺足,成色如何?
《藏海传》的开篇蛮唬人。
阴兵借道、绿色磐石、全家灭门,钩子给的很足,能吊起观众的胃口。
之后神秘面具人来迟一步救走唯一幸存者稚奴,安排他跟着三位师父学习堪舆、纵横之术并修炼心性。
封禅台地洞下的活死人究竟是什么?蒯铎是怎么逃出生天的?绿色磐石有什么用,平津侯为何不惜灭门都要从蒯铎手中夺取?稚奴化名藏海如何复仇?
这些悬而未决的疑问,虽然支线很多,摊子铺的很大,有烂尾的风险,但前面已播的部分确实比预期要好很多。
随之而来的逻辑漏洞也挺多。
稚奴小小年纪竟能在重兵把守的情况下旁若无人的闯入郡主的马车,还能对谈几句,两旁的士兵拦了第二个小孩却对他熟视无睹。
这场戏拍得太生硬,完全是为了让郡主在他后背留下“十”字疤痕,以便作为日后藏海被发现是稚奴的痕迹。
平津侯一直派人盯着蒯铎家却不知道他家有个明晃晃开着大口子的地道。
更不认识他的儿女长什么样,威胁蒯铎说出秘密竟然把他儿女都杀了,那蒯铎没了牵绊凭什么说,正常逻辑不应该是慢慢折磨吗?
杀人灭口后也不搜一下有没有漏网之鱼,俨然没有老谋深算的作风,忽地降智。
侯爷之子被绑走了一天一夜也不追查,稚奴母亲居然敢只身送回去,一点也不惧怕平津侯降罪,姑且理解为庄之行化解了这场危机。
但这处没有皇权之下应有的样子,与平津侯的作风不符,他可是手下人说错一句话就要割舌头,杀人不眨眼的奸佞之臣,前后矛盾。
很明显,编剧在强行推进剧情,让蒯铎家只有稚奴活下来,安排日后复仇情节,绑架的用意也是为了让两位少年成年后产生羁绊,可过渡的太刻意了。
还有藏海和其他人一起被扔进皇陵密道,快到门口时死的只剩三人。
藏海小心谨慎,其余两人也精神高度集中,可平坦无异物的通道,突然出现了一块大石头,还正好绊倒了另外一个人,机关随即启动,一死一重伤。
断骨绦非常识时务的停在藏海眼前,他一人活了下来,然后推开门走了出去,但他之前还说自己不能动,否则都得玩完,现在其他两个人没了,他立马就能走了。
而且前面每一步都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偏偏临门一脚了没发现脚底下有大石头,这大石头真听话,让它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恰到好处的来。
另外,教他技艺的星斗、高明、六初并没有看出来有多厉害。
星斗看着高深莫测但也没露一手,高明倒是出手几次,尽是投机取巧的小把戏,不见权谋之姿,六初的色诱和共情之法也很普通。
不像梅长苏,一出场就借他人之口,自己所做之事,以及贴身护卫飞流能看出麒麟才子的不凡,《藏海传》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显然不够。
不过,导演大概是在藏,藏海是成长型,十有八九还有后手,后续剧情中他们或自己或通过藏海应该会展示其本领,不然成了名不副实的花架子,人物说服力便差了一大截。
至于男主演技,导演应该也知道肖战没有演技,藏海这个角色特意为他量身定做。
背负灭门大恨,易容学艺,需练得木石之心方可报仇雪恨,哪怕内心翻江倒海,脸上也要波澜不惊。
换句话说,就是要面无表情的表面功夫,正好适配肖战的愣头青演技。
尽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一定是神情呆滞,但面无表情倒也勉强算是一种城府,这么演好像也没什么大毛病,只是苦了观众。
因为肖战的眼神戏太拉了,一如既往的呆若木鸡,仅有的变化就是皱眉与不皱眉之分,稳定的出奇,还真是不负金扫帚影帝之名,归来仍是傻白甜。
冲着郑晓龙、堪舆、权谋去看的,结果这么平平无奇。
像其他能看一眼,可其他毕竟不是你自己,倘若后续依旧如此,那就要尽快断舍离了。
来源:闲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