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如初见》:当历史剧不再“爽”,年轻人为何热泪盈眶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19 15:51 2

摘要:只见餐桌上,留学生们激烈争论“中国该往何处去”,有人拍桌怒吼“推翻满清”,有人冷笑“保皇才是正途”,而梁乡(李现 饰)低头扒饭一言不发,导演偏偏给了那碗白米饭一个特写,米粒粘在他颤抖的嘴角,像极了当代社恐青年在职场酒局上的窘迫。

【撰稿】|【编辑】刚柔经史

追完16集《人生若如初见》,最震撼我的不是黄龙旗倒下的悲壮,而是梁乡留学日本时的一场饭局戏。

只见餐桌上,留学生们激烈争论“中国该往何处去”,有人拍桌怒吼“推翻满清”,有人冷笑“保皇才是正途”,而梁乡(李现 饰)低头扒饭一言不发,导演偏偏给了那碗白米饭一个特写,米粒粘在他颤抖的嘴角,像极了当代社恐青年在职场酒局上的窘迫。

这种“历史照进现实”的共情,是剧集最狠的刀。我们何尝不是“梁乡”?面对房价、婚恋、职场的内卷困境,谁没在深夜问过“我到底该选哪条路”?

开播以来,俞天白(朱亚文 饰)被骂上热搜。这个留着油头、抽雪茄的革命者,既策动起义又流连歌舞厅,甚至说出“革命也要穿得体面”。

比起完美无瑕的英雄,这种“浪子革命者”更让我信服。就像现实中,那个一边抱怨加班一边熬夜改方案的打工人,不也是嘴上躺平心里较劲?

必须单独夸爆道具组的三处神细节(建议0.5倍速细品):

谢菽红(春夏 饰)的旗袍盘扣:从第一集规整的“一字扣”,到流亡日本后换成不对称的“琵琶扣”,暗喻她挣脱礼教束缚;梁乡母亲手中的长杆烟袋锅:象征着清王朝腐朽没落的命运缩影。

杨凯之的怀表链子:从银链换麻绳,再换成铁链,对应他从贵公子到死士的蜕变。这些堪比博物馆藏品的道具,让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可触摸的温度。

最让我惊喜的是女性叙事:谢菽红逃婚不是为和男主恋爱,而是在裁缝铺发现新世界——当她踩着缝纫机给留学生做制服时,弹幕飘过“这不就是民国版《梦华录》”。但更妙的是后续:她因私自接单被日本房东辱骂,却用日语回怼“衣服不分贵贱,人也是”。

这场戏引发两派争论:有人说“太玛丽苏”,我却在她翻飞的剪刀下看到真实历史——秋瑾办《中国女报》的启动资金,正是靠卖珠宝和刺绣。

不得不提第7集封神的“火锅蒙太奇”:沸腾的铜锅特写,切到起义军血染长街;筷子夹起的毛肚七上八下,对应杨凯之(魏大勋 饰)七次暗杀失败。这种王家卫式美学,在历史剧中堪称离经叛道,但正是这种“不正经”,让95后观众自发剪辑短视频安利。

当同行还在拍各种神剧时,这部剧用电影质感证明:年轻人不是不爱正剧,只是厌恶说教。

《人生若如初见》的热播,让我想起知乎上的高赞回答:“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沉迷近代史?”或许因为我们在房贷、裁员、考编的压力下,与百年前的同龄人产生了奇妙共振——他们纠结保皇还是革命,我们焦虑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他们在东京街头寻找救国路,我们在小红书收藏“逃离北上广攻略”。

当片尾曲响起梁乡那句“我只想做个有用的人”,满屏弹幕齐刷“破防了”。这或许就是历史剧最好的打开方式:不必刻意升华主题,真实的人性自会穿越时空击中人心。

以上为刚柔经史原创作品,将持续输出更多优质文章,期待您的长期关注与支持。

来源:刚柔经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