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集 男女搭配,生活不累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19 11:28 3

摘要:(郑州晚报记者小张和小王、刘教授、何大夫、护工小李;地点,居家;时间周六上午10时;在何大夫给刘教授按摩颈椎时)

《笑傲人生》电视剧(定稿)

第三部(季)管好生命,颐养天年

第七十九集 男女搭配,生活不累

访谈一:您向何处去》?

(郑州晚报记者小张和小王、刘教授、何大夫、护工小李;地点,居家;时间周六上午10时;在何大夫给刘教授按摩颈椎时)

小张:刘教授,您老伴已经仙逝二个月了,是在她过78岁生日那天仙逝的,听说这都是您精心安排的,可见,您对老伴的生命是何等的关爱有加,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

小王:刘教授,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和人生法则,您对老伴已经竭尽全力的做出最大努力了,请节哀顺变。

小张:我们大家都很关心您,关心您今后的生活怎样安排,应该向何处去?您已经年高79岁了,今后的生活,是自身独处?还是与子女共处?还是到养老院等地颐养天年呢?

刘教授:谢谢你们的关爱!

不言而喻,从你们的访谈主题看,你们都是同行当中的武林高手。我今后的生活应该怎样安排,应该向何处去?这个问题不仅对我,而且对世上所有的老年人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共性问题。

其实,在我老伴仙逝二个月后的今天,我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了。你们猜,包括何大夫和小李,这个答案是什么?

何大夫:刘教授,以您的个性,肯定是选择自身独处呀!

小张:何大夫,你为什么说得这么肯定?

何大夫:因为刘教授的个性,是喜欢自力更生,我行我素,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啊!

小王:刘教授,何大夫说得可对否?

刘教授:何大夫是我们家的功臣,在我老伴居家康复期间,他连续7年,每周到我家给她按摩、活动肢体一次近3个小时,风雨不误。现在,他每月至少一次,到家给我实际体检和按摩、活动肢体也近3个小时。我们之间相处甚好,情同父子。他每次来,我都做几个荤、素;凉、热搭配的小菜,再喝点小酒,一起畅谈人生哲理和感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有句话叫做“知子莫如父”。换言之,是否可以说“知父莫如子”呢?

因此,我的结论是“知我者何大夫是也”!我就是喜欢“我行我素,天马行空(我是属马的)”!

小张:刘教授,您为什么选择自身独处?愿闻其详。

刘教授:老话说得好:“有山靠山,无山独立”。当无山可靠时,你不独立又能如何?所以,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有山靠山”,你们说“有山就必须得靠山”吗?

小王:不一定。

小张:不见得。

何大夫: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刘教授:看来你们都是聪明人,说得都对。

说实话,我生平非常欣赏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当然,这里“自由”的本意是指“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自由”,生命和爱情都可以舍弃。但是,在现实社会,不仅“民族自由”仍然重要,而且,“个人自由”更是重中之重!试想,世人谁不想自由,谁不想自己当家作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呢?

(齐声:说得好!鼓掌!)

什么叫“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从现实生活看,我儿子和女儿两家都想让我上他(她)们那去住。我儿子想让我定居在美国,根据美国有关规定,我作为教授,还可享受一定可观的待遇;我女儿家庭环境好,生活条件也好,想让我到她那里享清福。

可我为什么不想到他(她)们那里去长住呢?因为,一方面,我渴望自由,我相望自由,我想践行自由,所以,我选择自身独处;另一方面,我经常在想,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同样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发生了矛盾(特别是较大的矛盾),又当如何是好呢?

但是,但可是,如果在特殊情况下,我一旦意识到我的儿子或我的女儿家需要我去关照的时候,我肯定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前往共处,而且只要需要,我必将一住到底!

小张:名不虚传,刘教授真的是一位识全局、顾大体的高人!

小王:刘教授,我记得您曾反复强调,人活着有三个目的:一是享受生活,二是贡献社会,三是贡献家庭。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您的人生哲理和感悟。我们受教了。

刘教授:还是毛主席这句话说得好:“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小张:凡事都必须注重抓主要矛盾,毛泽东思想就是精辟!

请问刘教授:您已经年高79岁了,对您今后的生活,您选择了践行自由,自身独处,具体您是如何设想和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的呢?

小王:是啊,您是怎样践行自身独处的呢?

刘教授:你们两人问的真好,直奔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了!

我的答案也非常简㨗明快:“男女搭配,生活不累”

小张:应该如何理解?请明示。

刘教授:什么是自身独处?

其一般解释指男女无偶独居;也泛指单独居处。但在牛津词典中,却将独处(solitude)的定义泛指为:个体独自一人、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客观状态。

可见,独处的构成要件有两个:一是在形式上处于“个体独自一人”的状态;二是在内容上处于“个体没有社会互动的状态”。

我的现实情况是:在形式上,是与家庭分离的“男女搭配”(并非“个体独自一人”);在内容上,在家里和社会上均广泛互动。因此,我的自身独处是独处中的另类,是一种特殊形式和内容的独处。

更重要的是,此时,我突发奇想的产生了一个人生哲理的重要认识:即自2021年3月老伴仙逝后,我79岁独处开始,我就步入了人生的第三个春天(第一个春天是63岁以前;第二个春天是63岁至79岁;第三个春天是自79岁丧偶后始)。在第三个春天里,我将一如既往的一边为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享受生活、贡献社会和贡献家庭”)而活着,一边为实现百岁梦想(八十长寿下;百岁长寿中)、百二十长寿中上、百五十长寿上而努力前行!

小张:刘教授的认识太高端了,我认为很有道理,我祝您在人生的第三个春天里,为社会、为家庭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为实现百岁梦想乃至更高级的长寿目标而努力奋斗!

何大夫: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刘教授,今后,晚辈一定为您的身心健康继续服好务,陪着您一起向百岁梦想乃至更高的长寿目标而努力前行。

小王:我为刘教授的高端认识鼓掌喝彩!

小李:我也为刘教授的老当益壮而欢心鼓舞!

刘教授:大家对我“自79岁始自身开启人生第三个春天”的认识表示认可并高度赞扬,我感到非常荣幸之至。

过去,人生70古来稀;在现代,73、84是两道坎,在一般情况下,能过了73就实属不易了。可我将79作为第三个春天的开始,而且为实现百岁梦想、百二十、百五十的高级长寿目标努力前行,确实有点胆大包天,胆大妄为。谢谢大家的鼓励和合作!

小张:什么叫“敢想敢做”?刘教授既敢想又敢做,是我们年青人学习的榜样!

下面,请教刘教授,对“男女搭配,生活不累”应该如何理解,特别是应该如何实现“男女搭配,生活不累”这一独处的重要人生目标?

刘教授:

首先,对“男女搭配”有两种解释:一是夫妻之间的男女搭配,这是一种特指;二是非夫妻之间的男女搭配,这是一种泛指。

你们都看见坐在面前的小李同志了吧?她就是在我老伴仙逝之后,第一眼就选中的护工,经过2个月的实践检验,已经基本上感觉“男女搭配,生活不累”了。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讲的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在这里讲“男女搭配,生活不累”,是根据我个人的现实生活提出的一种创造性的提法。“生活不累”的词义比“干活不累”更宽泛。

再次,为什么“男女搭配,干活和生活不累”呢?

一是情感上的交流和满足。“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在正常情况下,这应当是一句千真万确的真理。

男女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快乐,增强生活的乐趣。

二是智力和体力上的互补,可以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男女搭配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整体工作和生活效率。如,我喜欢垂钓,当钓到大鱼往鱼护里放时,鱼场有一个坡度,我下去不方便,小李则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任务;到晚上该收杆了,但我感觉累了,小李便可以一人完成任务。如此等等。

三是通过良性互动和社交,提高生活质量。如我每天在早上起床后,做颤抖功“消疲”;按摩、活动肢体“美容”1个多小时之后,在到大厅洗脸、吃早饭前,喊一声:“同志们好”!小李同志接一句:“大家好”!然后再相互回眸一笑、一起共进早餐,新的一天开始了!

晚餐喝1两左右小酒之后,到室外散步,当通过马路时,“红灯停,绿灯行”,相互提醒,有力地保障了人身安全。如此等等。

小李:刘教授的胆特别大,过马路时,遇红灯都敢闯,我拉都拉不住。

刘教授:“红灯停,绿灯行”是基本的交通规则,但在行人过马路时,既要看前方信号,又要看左、右两侧的交通信号。当左右两侧显示红灯,确认没有机动车辆通行时,我们就可以“智能通行”了;当行进到中央时,很可能直行的信号已经变为绿色,此时,我们便可以理直气壮的继续前行了。

何大夫:好一个“智能通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刘教授运用的真的是活龙活现!

小王:刘教授提出了“以保障安全为前提”的“智能通行”,足以说明刘教授的脑子既聪慧又灵活。

刚才我听刘教授反复说了几次“如此等等,如此等等”,其意是否可以理解为“您现在的生活已经达到了“男女搭配,生活不累”这个人生的重大目标了?

刘教授:实事求是的讲,还不尽然,只能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了一定的基础。尚需长期磨合,进一步的千淬百练,将基础打牢,才能顺利的到达彼岸。

何大夫:我听刘教授说,只有认真做到了“六个互相配合”,才能真正达到“男女搭配,生活不累”这个人生的重大目标。

小张:哪“六个互相配合”,愿闻其详。

刘教授:“六个互相配合”,就是“互相知心”,“互相信任”,“互相关照”,“互相包容”,“互相鼓励”,“互相提高”。

何大夫:其中“互相信任”,就是相信对方是正直的、诚实的,是可以信赖的。有了这种情感基础,才便于双方进行更好的理解、尊重和沟通。

“互相关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双方都要互相照顾、扶持和关心,是维系双方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

小李:“互相包容”,就是双方都能够理解和接受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并不因这些不足而排斥或伤害对方。

刘教授就经常包容我的缺点和不足。他是生命管理的高级专家,有自己的专著,他对科学饮食特别讲究,要求我一定要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可我的水平有限,有时做出的饭菜,正象他自己所说,一面咬牙切齿的克服困难将饭菜全部吃掉(不拉一个米粒和菜叶),一面限期让我把他独著的《生命自我经营管理》有关科学饮食的部分学好用好。

刘教授:人无完人,缺点和不足在所难免。互相包容是一种成熟和理智的人际交往方式,它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使双方都能感受到爱和支持。

“互相鼓励”,“互相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也比较好理解。小李喜欢运动,早上经常在小区附近跑步,晚上饭后经常到室外散步。我不仅鼓励她,而且还力所能及的向她学习,在近期,我经常在她的陪同下到室外散步,感觉体力有所增强,受益非浅。

“互相鼓励,互相提高”强调的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双方在这种关系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无论是在个人发展和进步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下面我重点讲讲“互相知心”

互相知心,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能够达到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彼此心灵相通,能够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关系通常建立在深厚的友谊或亲密的伙伴关系基础上。人们经常讲知心爱人、知心朋友,就是此意。

有人说:“人生难得一知己,感情贵在一知心;认识的朋友,不用太多,知心的朋友,一个就够。”

“和知心的朋友在一起,亲如家人,情同手足;同享幸福,共渡难关。”

可见,“互相知心”是其他五个互相配合之首,是其他五个互相配合的前提和基础。抓住这个主要方面,其他方面就迎刃而解了。

小王:刘教授说得太好了,只要双方成了“知心朋友”,其他五个互相配合,诸如“互相信任”,“互相关照”,“互相包容”,“互相鼓励”,“互相提高”,自然就轻而易举的不在话下了。

刘教授:小李同志:我们虽然相见甚晚,但一见如故。特别是经过一段相处,我们已经基本上做到了“六个互相配合”,打下了继续共处的思想基础。今后,你对我不要客气,该表扬的就表扬,该鼓励的就鼓励;该批评的就批评,不要气绥。

我是长辈,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让我们在“六个互相配合”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同舟共济,携手并进,生活不累,共创辉煌!

小李:我是个农村人,也是个粗人。承蒙刘教授他老人家抬爱,我才常伴家中,对此,我深感荣辛。今后,我一定按照他老人家说的“六个互相配合”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的陪着刘教授在人生第三个春天的历史长河中努力前行!

何大夫:我作为第三者在此也表个态。刘教授德高望重,智勇双全;大李同志和蔼可亲,热情活泼。前期,我已经见证了他(她)们“男女搭配,生活不累”的现实,今后,我们一起并驾齐驱,陪着刘教授“天马行空,自由翱翔”;“健康长寿,快乐幸福”的朝着“长寿之道长寿上”的人生目标而稳步前进!

小张:今天访谈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特别是刘教授独创的“男女搭配,生活不累”和“六个互相配合”,真的是“智勇双全,真知灼见”。

小王:还有敢于闯红灯的“智能前行”,真的是“胆大包天,活龙活现”。

刘教授:真诚的谢谢大家的“吹捧”,我一定不负众望的继续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努力前行!

小张、小王:谢谢刘教授,谢谢大家!再见!

刘教授:祝各位及全世界的老年人:高高兴兴每一天,只要快乐就是仙;保持一颗童心在,人生永远是春天。再见!

(音乐):马儿啊,你慢些走啊,慢些走,啊······

《笑傲人生》电视剧(定稿)

第三部(季)管好生命,颐养天年

第八十集、八十一集 “四老”在胸,与亲朋团聚交流,其乐融融(上下)

访谈二:《什么是“独处”的真正含义?》

小张:刘教授,上次访谈,您说了“男女搭配,生活不累”是独处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内容,此外,您还有哪些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

小王:我们更想知道您对“独处”的真正含义是如何理解和认识的,有何独到的见解?请不吝赐教。

刘教授: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截止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了超过2.3亿,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到2027年,中国将从一个“老龄化”社会转变为一个“老龄”社会。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独处”人口正在日益增加,因此,很有必要对“独处”的含义、构成条件、形式和内容、原则(特别是根本原则)进行全面系统地认真研究和讨论。

小张:说得好。那么,什么是“独处”呢?

来源:百岁梦想刘士文教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