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试想一下,若一个人和最亲近的朋友约好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生死与共,他也一直遵守约定,视对方为手足,可当他自己生死攸关的时候,对方却袖手旁观,害得他家破人亡,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试想一下,若一个人和最亲近的朋友约好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生死与共,他也一直遵守约定,视对方为手足,可当他自己生死攸关的时候,对方却袖手旁观,害得他家破人亡,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一定是恨不得杀了对方吧?
所以,当长风看到,热播剧《折腰》里,受害者遗孀徐太夫人竟然派人促成自己的孙儿魏邵与仇人的孙女小乔联姻时,觉得她的脑子一定坏掉了。
但后来,随着剧情深入,长风才觉得她有理由这么做。
乔公认错道歉的态度很到位。
根据剧情得知,十四年前,焉州的乔公,没出兵帮巍国的原因是不想让自己治下的老百姓陷入战争。他在负一人和负天下之间,选择了负一人,也就是魏公。
但说得再好听,也抹不掉他出尔反尔,间接导致人家家破国亡的事实。
好在,乔公没有掩饰自己的错误,他的一生都处于悔恨之中。
后来,又修书一封给徐太夫人,一五一十地说清楚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诚心忏悔,并希望用联姻的方式来化解仇恨,还把号称焉州门户的城池磐邑拱手相让。小乔出发前,他谆谆教导小乔好好对魏家,不要负魏家。
这种犯了错,就立正挨打,诚心悔过的态度,真的很拉好感。
徐太夫人之所以同意联姻,乔公的真诚态度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身居高位,不得不有大局观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徐太夫人深知这个道理。
若他们一家人是普通老百姓,当然可以想原谅就原谅,想报仇就报仇,为了报仇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么做只会影响他们一家人的死活。
但他们不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是一国的统治者,一举一动都关乎天下,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无所忌惮的报仇,要搭上全天下人的性命,要置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境地时,就显得有些自私了。
所以,徐太夫人即便心里再不甘,当乔公诚意满满的道歉认错求和时,她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同意联姻。
一个对自己满怀愧疚的同盟,总比一个敌人强吧?
何况,虽然自己的丈夫,儿子,孙子全部死于敌人之手,确实与乔公背信弃义,不愿出手相帮有关,但说到底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自己不强大,国力太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乔公出手相助,也未必能改变结局。
承认自己的弱,接受别人的道歉,比把所有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更利于以后。
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太傻
肉眼可见,魏邵已经因为童年遭遇,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他怕黑,睡觉不敢灭灯,要时刻把箭放在床头。他心狠手辣,陷入仇恨里不可自拔。
如此下去,他的一生都会活在痛苦压抑之中,人不人,鬼不鬼,完全体会不到生而为人一场,该有的快乐和幸福。
这太可怜了。
虽然,他有如此状态的原因与乔公的背信弃义大有关联。
但这最后的结果,怎么看怎么像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这,真的太傻,太不划算。
活人比死人重要,当下比过往重要。
毋庸置疑,徐太夫人想报仇,但当她发现,牢记仇恨不但救不回从前的人,还会毁了现在的人,现在的生活时,她也只能放下仇恨。
综上,徐太夫人之所以全力促成魏邵和小乔的婚姻,不是脑子进水,糊涂了,而是综合考虑的结果。
乔公的诚意,高位的无奈,现实的逼迫都是促成她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
最后,忽然想起江歌母亲和刘鑫的恩怨。
若江歌惨遭杀害后,刘鑫能在第一时间主动站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甚至多承担一些责任,体谅江歌妈妈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理解,忽略她正常,哪怕过火的情绪,诚心地道歉,安抚,照顾,援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江歌妈妈何至于那么讨厌刘鑫?
还有山西大同强奸/案,若事发后,男主及其家人,在第一时间,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应对女主,让女主感觉到尊重和重视,女主也未必死咬不放。
总之,犯了错的人,死不认错,害人也害己。真诚是获得别人原谅的,唯一的,最精明的,的方法。
——完——
来源:公子七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