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命运兜兜转转,后来的结果是她不但进了宫,还最终成了皇上性命的终结者,她自己也成了后宫之主。
文/萝茉莉
《甄嬛传》把第一集和最后一集连起来看的感觉很微妙。
新帝登基,甄嬛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是在庙里许愿,希望自己不被选进宫。
由此奠定了她不愿意嫁给皇上的基础。
命运兜兜转转,后来的结果是她不但进了宫,还最终成了皇上性命的终结者,她自己也成了后宫之主。
最后一刻,皇上的欲说还休,谁也说不清他是想要抓紧黄带子而不能,还是人之将死的一点不忍。
甄嬛的冷眼和泪眼,把两个人爱恨交织的半生,归结为“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
回看甄嬛这段求佛,其实又不能完全解读为她不想嫁给皇上。
“皇上”这两个字此时对甄嬛来说,代表的不是爱新觉罗胤禛这个人,而是巍峨皇权,森严等级,被禁锢的自由,被锁住的灵魂……和她所能设想到入宫后(婚后)的生活。
是梦想与现实的两极分化。
“一入宫门深似海”对甄嬛这个饱读诗书的女子来说,应该并不陌生,那浩如烟海的故事里的悲情,不管是过往的正史还是野史,都会敲打着她。
太多人看那道宫墙是繁花似锦,哪怕是局中人也很少堪的破这此中的烈火烹油。
否则她不会在后来芳若姑姑教授规矩的时候,信手拈来就是一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甄嬛对命运是有预判的,她或许千千万万次想到过各种选择,和与之对应的结局。
有时候无畏是出于懵懂不知,而有时候胆怯是因为了解至深。
以甄嬛的蕙质兰心,以她对后宫尔虞我诈的深谙于心,岂能不知往下走十死九伤。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仅仅是男儿的战场,皇上的枕榻之侧又何尝逃得过血染床帏?
在这远离世俗的清幽佛寺里,在这一刻,甄嬛得享片刻的宁静。
她只是她自己,即便未来很多很多个时刻,她都不再仅仅是自己,她是女儿,是姐姐,是甄家的门面,她还是臣子,是皇上的女人,是母亲,是果郡王的爱人……但这一刻,甄嬛只是一个小女孩儿,她的“不想嫁”不过是在面对可以预知未来艰险时本能的畏难与抗拒。
对于皇上这个具体的人物,爱新觉罗胤禛这个人,她素未谋面,没有概念,根本没有办法断定抛开皇上身份后,他究竟是不是这世上最好的男儿?
也是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为什么甄嬛会说,她不想入选,但是想要嫁给这世上最好的男儿。
她始终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具象化和独特性,而非一种普适的身份,或者刻板印象中大众对某个角色的定位。
她追求的是个性化个体化的幸福,而非仅仅是世俗意义上通常对“幸福”的理解。
当然,这两种“幸福”在某些方面可能是一致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独属于每个人的隐性差异。
但「皇上」这个名词所隐含的皇权,甄嬛是熟悉的,她本能抗拒的是那种等级森严、绝对顺从、不容反驳、让渡自我的规矩和生活。
这才是眼前生动活泼的少女想要逃离的。
甄嬛和沈眉庄不同,甄嬛成长在一个旧社会的新式家庭里。
父亲甄远大概是靠着自己的才华一手一脚置办起家业,属于新官僚阶层,用一生践行一夫一妻制(虽然出轨浣碧母亲,但没有娶进门,且觉得对不起甄母,心怀愧疚之心),家里没有儿子也没有纳妾生子,对甄嬛、玉娆培养相当到位,没有一点重男轻女的味道。
眉庄家从祖父辈已经跻身权力核心官僚阶层,并传到她父亲辈,后面提到同辈兄长也在做官,是已经成熟的旧官僚世家大族体系。
从选秀整个过程看,沈家明显更了解皇室规则,深谙官场之道,对为人臣者,为人妾妃者的本质很通透,更懂得顺从,或者说懂得利用规则,通过积极配合达到巩固自身利益的目的。
他们借把女儿送进宫以达到靠拢权力核心,使家族飞黄腾达,稳固并壮大的底色更明显。
而甄家明显还属于探索阶段,不管是甄嬛还是甄父对选秀应该都是一种「福祸相依」的心态,可以一试,成功与否都未必是一定好,也未必一定不好。
所以心态更佛系,属于「成败两可」。
尤其是甄家没有同辈男子,甄嬛即便在后宫成气候,也只能加持下老爹,这种家族荣耀的传承性和可持续性都不甚明了,家族是否有其他旁系可用之才也是未知数,所以从她自身而言,进与不进的选择空间应该是更大的。
既然甄嬛自己预判到进宫后过不了什么好日子,而实际上对家族的贡献前景也很模糊,那不进宫似乎是更优解,而进宫却成了一场豪赌。
所以后来甄嬛中选,甄父对她的叮嘱第一是要珍重自身,得不得宠是次要的。
整体上甄家并不是赌徒心态。
这种「舒心快乐,平安终老」的底层心态,让她怀揣着更多的「自我」进宫,过接下来的生活。
这和眉庄一开始的「使命感」是不太一样的。
而甄嬛后来与皇上在御花园相遇,那个假装成果郡王的“皇上”,在甄嬛眼里,才具象化的成为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甄嬛心中爱人的形象。
也是在这一刻才明白,甄嬛爱的不完全是皇上,也不完全是果郡王,而是那个御花园里和她谈天说地,那个懂音律,解花语,知晓她琴中意,明了她心中情的男子。
是抛却了世俗价值体系,抛却了社会地位排序之后,一个活生生,从灵魂里散发出魅力的人。
甄嬛爱的是这样一个男人。
后来,不管是皇上,还是果郡王都有这个人的影子,但是也都有现实无法逾越的屏障。
前面的岁月里,她曾鼓起勇气尝试张开双臂拥抱爱新觉罗胤禛这个人,好多次,哪怕她知道皇上这个身份具有各种各样的客观特征,她还是在内心里期待他会是自己“最特别的存在”。
可是,在个人层面,爱新觉罗胤禛让甄嬛失望了。
而再往后,果郡王和自己也不得不屈从现实无情的摧枯拉朽。
甄嬛,在四面八方的打磨下,从天真少女的感性,走向了成熟女人的理智。
实际上,这条路,不管是主动选择的,还是被动接受的,或者兼而有之,生命总是在取取舍舍,舍舍得得之间,去领悟——
世俗意义上成功的背后,也可能是最初生命理想的幻灭。
不忘初心的坚守,或许到头来难逃一地鸡毛。
生命无法尽善尽美,不过,它总会雁过留声。
本文作者:萝茉莉。80后野生写手,白天驰骋职场,晚上写字自娱,用心感受,真诚表达,恣意生活,从容变老。欢迎关注,陪你清醒看世界,温柔做自己。
来源:明月照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