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曾因为特殊问题而遭下架,再度上线后,其实争议依旧是存在的,主要争议就是,这部剧是不是涉嫌洗白满清。
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曾因为特殊问题而遭下架,再度上线后,其实争议依旧是存在的,主要争议就是,这部剧是不是涉嫌洗白满清。
这个问题也是观众心中积压不爽的反应。
要说明一下,讨厌这部剧的观众,不是说单纯讨厌这部剧,而是之前有很多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客观的确有洗白满清,美化满清的情况存在,因此对《人生若如初见》表达不满,实际也是对一系列洗白满清的影视作品的不满。
这部剧到底有没有洗白满清,实际上只要讨论一个问题就好了,剧中的主要角色,梁乡,杨凯之,吴天白,菽红这些人有没有原型。
讨厌这部剧的人说有,支持这部剧的人说没有,主要角色都是虚构的。
我们作为看剧的人,当然可以不套入原型,当这些人都是虚构出来的角色,只是利用他们的身份来回顾那段尘封的历史。
但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个问题,编剧在刻画几个主要角色时,有没有参考历史原型。
相信,看到这里时,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这部剧是正剧,是一部依据真实历史,乃至反应当时历史真实情况的影视作品,在宣传时,剧组也是在强调,做了很多功课,要让我们看到那段历史真实发生的过程,通过不同的角色,来把那段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
那么在刻画几个主要角色时怎么可能不参考真实的历史人物。
一方面要还原历史,一方面又要完全虚构主要角色,这不是很矛盾吗?
当然,几个主角,可能每个角色参考的历史原型不止一个,可以说几个历史人物揉捏在一起形成的,总之参考的原型历史人物必然存在,至于是谁,目前也别急于下结论,剧情过半时,基本就可以确定了。
因此,梁乡,杨凯之,吴天白,菽红这几人,不论你如何辩论,你都必须承认,在编剧刻画这些角色之时,他们背后都有历史人物的影子。
就《人生若如初见》目前的剧情,给我的感觉是,梁乡这样的保皇党,如果你摘除他的皇室后裔身份,你会感觉,他也是一个有理想的有志青年,可以成为国家的未来栋梁。
相比之下,吴天白,你如果摘除他革命党人的身份,他更像是一个疯子,还带着渣男的意味。
菽红未来也是要投入革命的,但她接触革命的契机,其实是源自被吴天白的哄骗。
诚然,那个年代的革命党人员成分混杂,干龌龊事的也不在少数,汪精卫曾经还是不负少年头的热血青年呢?人品不好的革命党客观存在,这也不必逃避。
只是说,《人生若如初见》已播出剧情给我一些不好的感受是,好像这部剧在暗戳戳地说,满清腐朽,但满清统治者未必腐朽,革命伟大,但革命者未必伟大。
就角色而言,还真有这么一种意味,但就好比有两堆桃子,你从其中一堆桃子中挑个好的,去和另外一堆中坏的桃子放在一起比较。
之后也不强调什么,似乎这两颗桃子代表了两堆桃子。
就像剧中这样,毕竟梁乡是男一号,作为男一号不可避免地会带着些伟光正的光环,在这光环下,仿佛吴天白,杨凯之这些革命党的角色,正义性都不强了。
这是已播出剧情给我的感受,后面剧情如何,那就另当别论了。
来源:历史尘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