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初不觉得,直到她被人陷害,损坏了魏劭的心爱的匣子,惹得他大怒,可她却三言两语就洗淸冤屈。
《折腰》一开始,就在塑造女主小乔的睿智。
起初不觉得,直到她被人陷害,损坏了魏劭的心爱的匣子,惹得他大怒,可她却三言两语就洗淸冤屈。
才意识到,小乔的祖父为啥同意她拿焉州门户做嫁妆,嫁给世仇魏劭。
01
焉州为自保,想嫁女化解与巍国的仇恨。
为了让魏劭娶自己,小乔说服祖父,把焉州的门户磐邑送给自己做嫁妆。
当时就好奇:
明知对方视自己为仇敌,恨不能把自己剥皮拆骨,为何还要放弃门户?
要是魏劭拿了磐邑,却执意要打焉州,那乔家不就完了?
直到小乔嫁给魏劭,被人陷害,让魏劭误以为她划坏自己心爱的匣子暴怒,但小乔三言两语就化解此次危机。
才知道,小乔的祖父之所以敢如此冒险,是因为他知道小乔的能力。
她可以化解,焉州乔家与巍国魏氏的仇恨。
那么,小乔是如何化解此次危机的呢?
刚开始,魏劭找她去对峙时,她的应对并不明智,完全是遵照下意识的反应。
先反驳魏劭,说自己只是拿了一下就放回去了,并没有划它。
却惹得魏劭大怒,质问她除了她没有人能进书房。
她解释,自己今天来书房,就是为了归还无量寿经原本,而且怕他怀疑早早就报备。
但她的解释,却让魏劭更生气,反驳了她的说法。
到最后,魏劭气得用手掐小乔的脖子。
由此可知,初次交锋,小乔败了。
越解释,情况越糟糕。
这其实是因为,她陷入自证陷阱。
无论她怎么说,对方都有理由反驳。
02
小乔并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魏劭离开后,她就开始琢磨这件事。
很快她就意识到,若是此事没有定论,那以后自己就会被魏劭拿捏。
而且,她不能依靠徐太夫人来帮忙,得自己解决这个麻烦。
立即她就明白,要解决眼前的困境,只能从魏劭下手。
不得不说,小乔的思路非常清晰,将眼前的困境分析的明明白白。
而她接下来自证清白的方法,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只凭几句话,就让魏劭对自己改观。
首先,她趁着人多,去找魏劭证明清白,便是想争取一个说话的机会。
但魏劭并不想给她这个机会,她便直接质问:
“我不能碰匣子,还是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她这么一问,魏劭的气势立马就弱了一些。
紧接着她又说,就因为自己是乔家人,就只能被误会责骂,永远不能翻身吗?
这几句话,其实就是在给魏劭扣一个是非不分的帽子。
魏劭当然不愿意戴,就会下意识反驳,小乔也就有了继续说下去的机会。
果然,在小乔的引诱下,魏劭开始将矛头对准乔家。
小乔又反驳他,到底是自己有错,还是乔家人有错。
变相在说,魏劭戴着有色眼镜看她。
这便是小乔走的第一步棋,直击要害,让魏劭将自己和乔家分开来看。
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存在以偏概全的想法,化解他的敌意或者说怒气。
03
小乔走的第二步,是表真心。
先说自己与魏劭成婚,不是为了窃取情报。
然后直接用行动告诉他,自己轻而易举就能打开这个匣子,并不需要在上面划刀子。
当她打开匣子后,魏劭也就明白,自己可能错怪她了。
走到这一步,小乔其实已经达成自己的目的。
但在她看来还不够,于是又有了第三步,戳穿这件事的本质。
她指出,若是魏劭认定他是奸细,就会直接处罚她,可若他心慈,生了怀疑又无法决断,俩人之间便不会有信任,这也是设局之人的目的。
她甚至还放大了这种不信任彼此的后果,并表示,自己之所以要来证明清白,就是不想他们走到那一步。
这里除了戳穿事情的本质,小乔还在表达自己对魏劭,对这段关系的在意。
最后,她还走了第四步,就是再次强调,自己在意他。
她说自己能解开匣子,但是没有那么做,是因为匣子是魏劭的心爱之物,在上面划刀子,就是在他心上划刀子,她不会那样做。
言外之意,就是不忍心伤害他。
所以,最后小乔不仅顺利证明自己的清白,还引得魏劭的愧疚,让她得以借他的势力,让博崖插上乔家的旗。
看起来,小乔用几句话就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但这些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每一句都有深意。
先化解对方的怒气,让其愿意心平气和听自己说。
再证明,自己有能力开锁,不需要用刀划。
紧接着点明背后之人,设计这一局的本质。
最后,表明自己的对魏劭的在意和真心。
这番操作下来,哪个男人不心动?
实际上,小乔两次与魏劭对峙,之所以取得不一样的结果,是源于出发点不同。
第一次,惹得魏劭大怒,是因小乔的出发点全在自己身上,陷入自证陷阱。
第二次,让魏劭愧疚,是因为小乔字字句句都站在魏劭的立场上。
所以呀,被冤枉时,别光想着“我”,多想想“你”,或许就能轻松化解危局。
而小乔如此快就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也足以证明她的睿智。
想必,祖父就是看到她这番睿智,才敢把磐邑作为嫁妆送给魏劭的。
他相信,小乔能化解乔家与魏家的仇恨,替焉州带来新希望。
来源:小女南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