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原著中,皇帝与草原部族谈判时,部族首领摩格看中甄嬛并向皇上求娶。皇上虽未真正想让甄嬛和亲,但果郡王营救甄嬛的行为,让皇上得知两人私情。甄嬛未去和亲本就是死罪,她还与果郡王在外面过了一夜并怀上孩子,性命危在旦夕。
在《甄嬛传》中,甄嬛为求自保让母亲入宫面圣,这一行为被认为是导致甄玉娆恨透长姐的原因。
在原著中,皇帝与草原部族谈判时,部族首领摩格看中甄嬛并向皇上求娶。皇上虽未真正想让甄嬛和亲,但果郡王营救甄嬛的行为,让皇上得知两人私情。甄嬛未去和亲本就是死罪,她还与果郡王在外面过了一夜并怀上孩子,性命危在旦夕。
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甄嬛让母亲入宫。原来甄母长得酷似纯元皇后,尤其是像年老的纯元。甄嬛深知纯元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希望皇上看在甄母的面子上放过自己。甄母进宫后,皇上见到她大吃一惊,仿佛纯元死而复生,最终皇上看在甄母的份上,饶了甄嬛。
从甄玉娆的角度来看,姐姐甄嬛的这一做法极为不妥。
首先,玉娆认为甄嬛利用了母亲的名节。在古代,名节对于女子至关重要。甄母本可避开皇上,安稳生活,但甄嬛为了自己活命
,让母亲直面皇上,将母亲置于可能有损名节的境地。若皇上一时糊涂,将甄母当作纯元留在宫中,或者对甄母有不当举动,甄母的名节、甄家的脸面都将荡然无存。
其次,这体现了甄嬛的自私。玉娆性格刚烈忠贞,注重家人情谊。在她看来,姐姐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母亲和家族的名誉,把自己的性命置于家人的名节之上。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让玉娆对甄嬛感到寒心和厌恶。
最后,玉娆可能觉得甄嬛破坏了家庭的平静。甄家原本虽非大富大贵,但也安稳和睦。甄嬛入宫后,家族命运与她紧密相连,历经诸多磨难。此次让母亲入宫求情,更是将家庭卷入了更深的宫廷纷争之中,让家人面临更多潜在的危险。
玉
娆对甄嬛的不满和恨意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比如,她说只要长姐喜欢的,她都不会去染指,宁可离姐姐远远的,也不愿和她朝夕相处。在皇帝病危时,玉娆还故意带着元澈来到宫中,假装无意之中把六阿哥和弘曕长得像的事情告诉皇帝,想借助皇上的手来惩罚一下甄嬛。
不过,甄嬛的这一行为也有其无奈之处。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她孤立无援,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只能出此下策。但从玉娆的角度出发,她无法理解姐姐的做法,心中对甄嬛的恨也就难以消除。
甄嬛让母亲入宫这一情节,深刻地展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宫廷斗争的残酷性。它让我们看到了甄嬛在困境中的挣扎求生,也看到了玉娆因姐姐的行为而产生的痛苦和怨恨,进一步丰富了《甄嬛传》的故事内涵。
来源:天涯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