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郧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其辖境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官军至此,常因粮草不济、路径难行而屡战屡败;加之当地民风彪悍,不服朝廷管束,致使军务调度混乱,战事多有不顺。
请加关注随时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白莲教大战郧阳府本话题共30集)
第九集:再战郧阳 四川义军打先锋
傲守竹房 明亮官兵穷应对
湖北郧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其辖境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官军至此,常因粮草不济、路径难行而屡战屡败;加之当地民风彪悍,不服朝廷管束,致使军务调度混乱,战事多有不顺。
四川白莲教义军曾多次与王聪儿、姚之富部协同作战,活跃于竹房一带。嘉庆二年九月,达州、东乡等地义军进抵郧阳竹溪、竹山、房县等地。次年二月,徐天德率部于竹山燕子沟、麻家渡、潘口等地与官军激战数日,后于二月二十六日分兵两路,连夜沿大文峪河、吉阳关北进,沿途广结乡民,声势浩大。
其时,湖北官军兵力薄弱,追剿徐天德主力已显吃力,若再分兵围堵苟文明、李彬二部,恐顾此失彼。清廷遂调整部署:长龄与明亮率马步兵疾行至竹房交界的陈家铺、秦口,扼守要道以阻苟、李义军;书麟、倭什布则领兵自保丰营出发,经吉阳关包抄徐天德部。
二月十七日,长龄、明亮部抵达房县化龙堰。探马急报,苟、李义军正于秦口至狮子崖一带散漫扎营,似有东进之意。官军闻讯,四更造饭,五更拔营。然义军驻地四面环山,西南紧邻密林,地势错综复杂。官军行至上道河时,擒获义军哨探徐魁等人,得知义军主力仍驻狮子崖,且当日欲拔营攻房县。
官兵即刻加速行军,遥见狮子崖上义军营帐星罗棋布,旌旗蔽日。官军分四路发起猛攻,枪箭齐发,喊杀震天。义军迅速分兵三路:右翼沿山梁迂回,中路直冲山顶,左翼则突入沟壑向西突围。中路义军旗帜招展,右翼骡马辎重众多,声势逼人。
长龄率侍卫双福、花尚保等马队并两粤官兵,疾驰截击右翼;明亮则督巴图鲁侍卫及山东官兵从中路强攻,另遣河南、云南官兵自赵家坡、张家山包抄沟内义军。两军激战至山坳,义军右翼与中路合兵一处,居高临下,滚木礌石如雨,官军死伤惨重。乡勇首领徐明道身先士卒,连中数矛阵亡;黄兴隆与把总麻光裕率乡勇冒死冲锋,拼杀中黄兴隆胸中飞石,仍带伤破阵,官军趁势夺占山梁,义军溃退西南羊叉河。
据俘虏朱振龙供述,此部义军为白号苟文明、蓝号李彬及青号徐天德残部,共约五六千人,原计划自陕西平利南下襄阳,不料遭官军截击,总兵卜兴昂中枪身亡,余部仓皇遁入深山。
另悉,徐天德、张允寿部于门神坡放马沟屯兵时,因官军尾追,转向郧县鲍峡逼近。此处毗邻汉江,时值枯水,浅滩密布,义军若渡江恐危及郧阳府城。清廷急遣孙庆元率兵绕道白星河阻截,书麟、倭什布则领兵夹击。义军猝不及防,仓促分兵护老幼翻山东逃,余部散入房县整口、板桥重整旗鼓。
来源:秦楚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