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好的人生》:精装的“中产焦虑”幻梦,虚假逆袭难掩现实困难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17 00:07 2

摘要:《蛮好的人生》已经完结有几天了,不得不吐槽下这部剧,看似是披着励志外衣,实则是一部高度商业化的“中产焦虑”定制剧。

《蛮好的人生》已经完结有几天了,不得不吐槽下这部剧,看似是披着励志外衣,实则是一部高度商业化的“中产焦虑”定制剧。

它精准踩中当代都市人的痛点——职场危机、婚姻背叛、中年重启——却用虚假的“逆袭”逻辑掩盖现实的残酷,最终沦为一场自我感动的消费主义童话。

剧中胡曼黎的职场生涯被塑造成“努力就有回报”的乌托邦。

而现实中的的行业却充斥着业绩高压、客户拒绝、同行倾轧的无数“难关”,但该剧却用“签大单”“贵人相助”等戏剧化桥段消解真实困境。

胡曼黎的逆袭更像是一场编剧施舍的“幸运”,而非普通人可复制的路径。这种美化不仅误导观众,更让真正的保险从业者感到荒诞——仿佛他们的艰辛只是“不够努力”的失败。

胡曼黎的“大女主”人设本质是另一种规训:她必须完美消化所有苦难——被出轨后不崩溃、失业后立刻崛起、单亲育儿游刃有余。

这种“全能女性”叙事看似赞美,实则是苛责:真正的女性困境被简化为“心态问题”,仿佛只要足够坚强就能跨越结构性不公。

更讽刺的是,剧中唯一帮助她的男性角色薛晓舟仍是传统“救赎者”定位——女性独立,终究离不开男性助攻。

前夫丁志远和邱丽苏被塑造成脸谱化的恶人,观众对他们的愤怒成了情绪出口。

但编剧刻意回避了婚姻破裂的复杂性(如长期沟通失效、价值观差异),用简单的标签简化人性。

这种二元对立的手法,不过是为了让胡曼黎的“反击”更爽,却削弱了剧集本可探讨的深度——婚姻的失败,真的只是一个人的错吗?

大结局中,胡曼黎重回职场巅峰,前夫忏悔,三儿落魄——看似圆满,实则是编剧对观众的“安慰剂”。

现实中的中年重启往往伴随漫长阵痛,而非剧中的“三个月逆袭”!

这种速成式成功学,本质是给焦虑的中产群体造梦:“你看,只要够拼,人生就能翻盘”,却掩盖了社会资源、运气、时代红利等关键因素。

《蛮好的人生》最大的讽刺,在于它用“励志”包装了一套残酷逻辑:你必须经历毁灭才能重生,必须成为超人才能被认可。

真正的“蛮好”,或许不是胡曼黎式的绝地反击,而是允许自己脆弱、允许失败、允许人生不必符合某种“成功模板”。

可惜,这部剧忙着制造爽感,却忘了追问:为什么我们总在证明自己“够好”?

来源:细说无妨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