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本期待可以看到《藏海传》和《赴山海》的两大IP对决,遗憾的是,后者因女二的不良言论播出受阻,目前仅有《藏海传》定档18日登录央视和优酷。除此之外,还有待播的《凡人修仙传》《长安的荔枝》《华山论剑》……男频古装大剧彻底迎来爆发期。
五月的剧集市场,本该属于古装男频剧。
原本期待可以看到《藏海传》和《赴山海》的两大IP对决,遗憾的是,后者因女二的不良言论播出受阻,目前仅有《藏海传》定档18日登录央视和优酷。除此之外,还有待播的《凡人修仙传》《长安的荔枝》《华山论剑》……男频古装大剧彻底迎来爆发期。
艺恩数据显示,近三年古装男频剧年均产量保持35部以上,但平均有效播放量下滑42%,其中世界观混乱、人设油腻、制作粗糙成为三大致命伤。
回首热门古装男频剧,虽然都是“大IP+顶流”的标配,但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局面,爆款如《庆余年》《莲花楼》《赘婿》都堪称古装男频范本,热度口碑双收,反观《紫川·光明三杰》《大奉打更人》则因各种各样的槽点而口碑扑街。
悬殊的差距揭示着剧集市场的一个残酷现实:古装男频剧正经历从"流量驱动"到"质量驱动"的生死转型。
病灶解剖——失败案例的基因缺陷
在制作成本普遍过亿的古装男频赛道,某些剧集的溃败堪称教科书级的反面案例。
比如挤压了三年、被原著粉报以巨大期待的《紫川·光明三杰》,其失败根源在于对男性叙事的严重误判。该剧将原著中荡气回肠的种族战争简化为“主角收服七大部落”的集邮游戏,每集平均出现2-3次“纳头便拜”式降智剧情,直接导致18-35岁核心男性观众留存率仅剩29%(猫眼数据)。
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槽点还是在演员的选择以及大量的怼脸拍镜头。
杨旭文、刘宇宁、张铭恩三位虽都称不上“古装美男”,但都属于能在不同镜头下能呈现天差地别效果的男演员,结果到了《紫川·光明三杰》里,仨人清一色的都难掩满脸的“油腻感”,再加上一箩筐“自知帅呆”的怼脸拍表情镜头,让人深度怀疑是不是导演以为“男频=不需看脸”。
同样扑街的还有《大奉打更人》,顶级IP+顶流男主,却难掩剧情漏洞、人设单薄和演员演技上的短板。
世界观构建没有铺垫却过于复杂,男主作为穿越者不仅能迅速学会武功,破案更犹如玩低智剧本杀般简单,再加上不算太幽默的“喜剧化”和王鹤棣完全依赖面部表情的演技,扑街也成了必然。
细究这些古装男频失败案例,可归纳出三大通病。
其一,是创作路径依赖。
超过60%作品仍沿用“打怪升级”模式,主角从市井小民到天下至尊的进阶过程缺乏合理铺垫,多数作品又易陷入文化拼贴怪圈,将武侠、玄幻、权谋等元素简单堆砌,却缺乏统一的价值内核,在追求“爽感”时抛弃了世界观构建的基本逻辑自洽。
其二,是性别叙事的失衡与对抗。
男频剧,需以男性观众为主要受众,但大多数剧集却又想兼顾俘获女性观众,往往最终不伦不类。因此,当前市场亟需跳出“男性凝视”与“女性凝视”的二元对立,创作者需要不必纠结“性别对立窠臼”,找到更具包容性的叙事体系。
其三,是造型设计审美滞后,以及与历史的逻辑割裂。
当前古装男频剧普遍陷入现代审美入侵古代语境的困境,男性角色常被赋予“韩式美男”妆容,烟熏眼影与粉色唇膏的搭配彻底消解历史真实感,服装材质选用化纤面料呈现廉价塑料质感,与古代纺织工艺形成强烈违和感,导致观众频繁出戏,这种造型困境的本质是制作方盲目迎合快餐审美,忽视了对历史服饰制度的专业考据。
光明样本——成功者的破壁密码
尽管从去年开始,古装男频剧的市场反馈就远低于预期,但依然不乏一些优质佳作。
比如凭借“武侠+本格推理”的类型创新而异军突起的《莲花楼》,便是“俘男又斩女”的代表。这部剧豆瓣评分从开分7.9到结局8.5实现曲线逆袭,其成功密码藏在细节里。
道具组参照《洗冤集录》复原的宋代验尸工具,包括“红油伞验骨法”等专业操作,引发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的专题研讨;编剧团队创造的“碧窗鬼影杀人案”,通过建筑结构力学实现不可能犯罪,相关解析视频在知乎获得12万专业认证用户的点赞。
同样值得行业学习的还有《唐朝诡事录之西行》,该剧每个单元案件都植入历史原型——如“人面花疫”对应唐代天花记载,“长安红茶案”暗合西域罂粟传入中原的史料。这种严谨考据使其在男性观众占比68%的情况下,仍吸引42%女性观众持续追更(云合数据)。
此外,还有《赘婿》的工业化改造能力,编剧将原著中引起争议的“七位红颜知己”彻底重构为“1V1爱情+商战”双线,其中布行价格战戏份因准确还原宋代交引制度,被收录进多所高校经济史教案。
这些案例共同证明:古装男频剧的破圈必须建立在“专业主义”基础上。
在故事维度,《庆余年》系列就建立起完美的双螺旋结构:明线是范闲查案夺权的传统叙事,暗线则是现代价值观对封建制度的持续解构。数据显示,每当剧情出现“民主思想与皇权冲突”时,腾讯视频弹幕密度立即提升120%。
在运营维度,《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开创的“单元剧社交化”模式值得借鉴:每个案件完结后立即在社交平台发起“全民侦探”互动,其中参天楼密室案吸引几十万用户提交推理方案。这个模型的本质,是将男性向叙事升华为普世价值表达,就像《莲花楼》把武侠世界的快意恩仇转化为“天才认清平凡”的生命顿悟,这种精神内核的提炼能力,才是应对行业寒冬的真正铠甲。
来源:传媒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