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剧在2005年出现在电视机上,只不过当年的电视剧神仙打架,再加上这部作品自带悲剧内核,所以很多人没听说过。
一提起余华的小说《活着》,很多人都会想到葛优主演的电影。
但实际上这部小说还有一部剧版,并且评分非常高,有9.5分。
这部剧在2005年出现在电视机上,只不过当年的电视剧神仙打架,再加上这部作品自带悲剧内核,所以很多人没听说过。
这部剧中福贵的老婆由当时还啥名气的刘敏涛主演,那个时候的刘敏涛就已经展现出非常精湛的演技,直到现在重温还是会让人忍不住掉眼泪。
当目睹他身边的亲人——父母、妻子、孩子和女婿——接连离世,这样令人痛心的场景,简直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小时候,我总觉得福贵是那种命运多舛、可怜至极的人,毕竟他一次次失去了至亲。然而,如今重新观看这部剧,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我意识到,福贵不仅不可怜,反而有着一种独特的幸福。
为什么一个经历了亲人离世的悲剧人物,还能被称为幸福呢?
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揭开《福贵》这部剧中隐藏的幸福秘密,看看福贵是如何与他那看似悲惨的命运,建立起一段令人动容的“友情”。
陈创饰演的福贵,原本是地主家的富家少爷。徐家川的100多亩肥沃良田,都是祖上留给他的遗产。
由于家境富裕,加上父亲年老才有了他,福贵从小就在蜜罐里长大,逐渐养成了顽皮捣蛋、任性妄为的坏毛病。
父亲用上等的贡米,聘请了一位教书先生来管教福贵。
但福贵不是欺负同学,就是捉弄老师,把课堂搞得乱七八糟。教书先生被他气得不行,宁愿退还米钱,也不愿意继续教他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蝗灾导致断粮的村民们,决定前往城里跳花鼓灯乞讨。福贵贪玩成性,也跟着大伙儿一起去了。
谁能想到,这一趟竟然让福贵遇到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彻底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轨迹。
第一个是家珍,她给福贵带来了人生的转机。
家珍是陈记米行的掌柜之女,当时看到福贵跳“大兰花”时,便对他一见钟情。尽管父亲极力反对,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嫁给了福贵。
而另一个则是龙二,他给福贵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龙二是个四处漂泊、阅历丰富的人,但心肠歹毒。他一眼就看穿了福贵的单纯和家境富裕,便故意接近他,最终骗走了福贵的全部家产。
从那以后,福贵的生活陷入了悲惨的深渊。
先是父亲被他气得离世,紧接着一家人被赶出了祖宅,只能挤在一间四处漏风的破房子里。
曾经养尊处优、连水都不沾的福贵,如今不得不亲自下地干活,用双手养活一家人。
眼看庄稼长势喜人,日子似乎有了起色,可命运却再次捉弄他,福贵竟被当作壮丁强行抓去打仗。
福贵离家两年,每一天都在思念着母亲和妻儿。他幸运地从战场的枪林弹雨中逃出生天,然而当他踏入家门的那一刻,却听到了母亲离世和女儿凤霞变成聋哑人的噩耗。
父母相继离世,女儿又身患残疾,福贵内心无比痛苦。但为了家珍和儿子有庆,他必须咬牙坚持,继续生活下去。
为了能让儿子有庆上学,福贵甚至差点把女儿凤霞卖给一对老夫妻当佣人。好在最后福贵坚决反对,才把女儿从那对夫妇手中要了回来。
就这样,福贵和家珍携手努力,一家人度过了几年相对安稳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动荡让福贵的岳父活活饿死,妻子家珍也因营养不良而落下病根。
但真正让福贵一夜白头的,是儿子有庆的意外离世。当时,校长难产大出血,医院到学校喊胡老师找大人帮忙。善良的有庆也想救人,便趁乱跟着去了。没想到,护士在胡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硬生生地抽干了有庆的血。
胡老师是凤霞的未婚夫,按理说有庆的离世与他并无直接关系,但胡老师却觉得无颜面对福贵一家,最终悄然离去。
一夜之间,福贵不仅失去了儿子,也失去了女婿。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家珍的病情愈发严重,也让凤霞的精神状态出现了问题。
幸运的是,村里此时迎来了一位采风的舞蹈专家。这位专家不仅教会了凤霞跳舞,还为她带来了一次治疗聋哑病的机会。
逝者已矣,生者仍需坚强地活下去。于是,治愈凤霞的聋哑病,成了福贵一家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然而,这份希望并没有持续太久便破灭了。
凤霞的聋哑病最终未能治愈,但命运还是眷顾了她,让她遇到了合适的伴侣。
在父母的祝福下,凤霞嫁给了城里的二喜。二喜虽然腿有残疾,但他心地善良,为人宽厚乐观,给福贵家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
二喜为福贵家修缮了房屋,搭建了猪圈,还买了猪崽和小鸡,对凤霞更是体贴入微。
遗憾的是,二喜虽好,却英年早逝。在凤霞生孩子的那个夜晚,他急着赶回去给岳母报喜,却不慎在村头的河里失足溺亡。
他甚至来不及看一眼刚出生的儿子苦根。
就这样,福贵的家庭再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看着不会说话的女儿凤霞,扑在病床上的家珍怀里痛哭,福贵的心仿佛被撕裂,又被撒上了一把盐,每一寸都在剧痛。
日子再艰难,也得咬牙坚持下去。
好在二喜生前的工友们仗义相助,把凤霞叫回城里接替二喜的工作。凤霞的工资加上福贵种地的收入,养活苦根绰绰有余。
随着苦根一天天长大,福贵家久违的欢声笑语又渐渐回来了。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凤霞在上班时,被工地掉落的石板砸中,不幸身亡。福贵又一次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眼泪都流干了。
最终,一直陪伴福贵走过风雨的家珍,也先他而去。
在余华的原著小说里,结局是苦根因吃豆子噎死。但在电视剧中,苦根虽然吃了豆子,却安然无恙。
小时候看到这个结局,我以为苦根的幸存是福贵悲惨人生中唯一的一抹亮色。
但如今重看这部剧,我才发现,福贵的一生本就充满了肆意与精彩。即便没有苦根的幸存,福贵依然能在他看似悲苦的一生中,回味到许多甜蜜的瞬间。
这也回到了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福贵这个充满悲剧性的人物是幸福的呢?
如果从旁人的角度来看,他父亲气死,母亲病死,儿女双亡,妻子也先他而去,这分明是一个苦命人。
但这只是别人在简单概括中看到的结果。只有福贵自己,完整且真实地经历了他的一生。
或许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福贵》这部作品中隐藏的幸福密码是:在福贵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幸福的。
用余华的话来说,福贵与他的命运之间,建立了一种极为动人的关系——一种特殊的“友情”。他们之间既有感激,也有怨恨,但谁也无法摆脱对方。他们活着时一同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前行,死后又一起融入雨水和泥土之中。
福贵的人生固然充满了变故和意外,但我们不能忽视他生命中的那些幸福瞬间。
他曾拥有过肆意妄为的青春,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他有一个深爱他的父亲,为了让他走上正道不惜自断手指;他还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即便他挥霍家产,依然对他温柔以待。
当然,他还有最疼他的妻子,最亲的子女,最好的女婿……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离世的结局,却忽略了他们曾经共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余华在谈及《活着》时曾说过,他并不认为福贵是一个悲剧人物。
人总归是要走到生命尽头的,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们活这一辈子有没有意义,关键在于经历过什么,而不是等到生命结束那一刻才去评判。
福贵这一辈子,只有他自己亲身经历过。要是他觉得自己的经历很值得,那对他而言,这一生就是幸福的。
福贵的人生是这样,咱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也都差不多。
别把自己过得幸不幸福的标准交给别人来定,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幸福不只是最后达成的那个结果,更重要的是享受追求幸福的过程。
来源: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