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婷婷大病一场后性情大变,不仅花钱大手大脚,人也变得虚荣起来,大部分精力都从儿子点点身上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文|陈词烂调
《刑警的日子》原著里的大结局,远比电视剧里的剧情要残酷得多。
方婷婷大病一场后性情大变,不仅花钱大手大脚,人也变得虚荣起来,大部分精力都从儿子点点身上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尤其是,她身后还有个刻薄的妈在坚持不懈地劝她“改嫁”。
哪怕她跟刘子明都结婚十一年了,儿子也上幼儿园了,她妈对他俩的婚姻还是保持唱衰的态度,一直不依不饶地给她介绍各种“高富帅”对象。
再加上,刘子明身为一名刑警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在本应二人参与的婚姻生活中长期处于一种缺席甚至失联状态。
久而久之,方婷婷难免对这场守寡式的婚姻心灰意冷。
最终,她不仅找了个比自己小12岁的男朋友戴天杰,还不声不响地卖掉了刘子明本想留给儿子和外甥女的两套房子。
甚至,她因怀了戴天杰的孩子,不顾肺癌晚期的父亲的劝阻,执意要逼刘子明离婚!
虽说刑警大都是层层选拔出来的非常优秀的人,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却没几个。
而刘子明当初选择干刑警并坚持了下来,主要就是因为对这个行业的好奇心从未消失,并始终心怀破案的荣誉感。
也正是对任何案件都保有高度的热忱,才让他历经种种委屈、不甘、失败后,仍然坚守着这份初心不改。
不过,他终究不再是孤身一人任逍遥的小年轻了,他在工作上付出的心血越多,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缺失就越多。
其实,当初方婷婷嫁给他时,他的家庭负担就明显要比她重。
方婷婷家虽然也只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可方爸方妈至少都有退休工资,即便不多,也不至于拖累她太多。
而刘子明家,自从他父亲的生意失败后,精神身体都垮了下来,他妈还不是城镇户口,相当于俩人都没有退休金。
此外,他还有个带着闺女离婚的白血病姐姐要帮衬。
可以说,那段时间,他们一家人真的是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两人结婚时,刘子明满打满算就5000块钱的存款,其中2000块还是姐姐支援他的,可拍个像样的婚纱照就花了5500块。
为此,刘子明又不得不管朋友借了500块,晚上连饭都吃不起了,那顿晚饭还是方婷婷出的钱。
所以说,方婷婷嫁给刘子明时确实不图他什么,绝对是出于热恋时对爱情的幻想,才跟他双向奔赴!
婚后那几年,两人的生活是真的非常拮据和艰苦,一直马不停蹄地奔波着,后面又沾了拆迁的光,才创造了自己的小家。
而刘子明为了案子东奔西跑,经常十天半个月的不着家,双方父母全靠方婷婷两边跑来跑去地照顾。
一直到刘家的老房子拆迁后,一家人的生活条件才得到了改善,方婷婷也如愿以偿怀上了孩子。
该有的全有了,这种日子刘子明觉得挺知足的。
可物资条件好了,各种矛盾也随之而来。
刘家拆迁分到的四套房子,刘子明父母住了一套,给了他姐姐一套,剩下两套都落在了刘子明名下。
刘子明本想着,这两套房子,将来一套给儿子,一套留给外甥女,可方婷婷却不同意,非要留一套等他俩老了住。
于是,刘子明只能趁着房价还便宜,贷款给外甥女买了套更大也更远的房子。
结果,方婷婷又看上了这套房子,最后两口子协商决定,新买的那套写她的名字,而拆迁要的那两套则等日后孩子们大了再过户给他们。
现在看来,两人之间的问题,从那时就已经有了端倪!
工作中,刘子明喜欢像解谜一样地破案,却从不注意挖掘人性。
这一点,也同样被他复制到了家庭生活中,等他意识到相知相守了十一年的妻子真的爱上了别人,却为时晚矣。
其实,也不怪刘子明迟钝。
因为方婷婷在这十一年里,确确实实在扮演着一名合格的警嫂,温柔贤惠到基本能让他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刘子明父亲因脑血栓病倒,他经常出去跑案子照顾不到,方婷婷一边上班,一边还要伺候病人。
所以,刘子明因工作失职停职接受调查,为了赚钱给父亲交医药费偷偷摸摸去跑黑车,她才劝他“干脆辞职算了”。
在方婷婷看来,刘子明就算跑黑车,一天下来赚的钱都比当警察挣得多,多少还能顾着点家里。
原先,她也尊重刘子明的选择,理解他身为一名刑警的难处,可没有尽头的付出,还是让她对丈夫从事的这个行业心生不满。
尤其是,当她得知自己怀孕后,本想在他生日那天把这个消息当作最好的生日礼物送给他,却根本联系不上正在抓捕毒贩的刘子明。
更别说,别的孕妇去产检,都是丈夫车接车送地陪着,只有她是一个人挺着个大肚子去挤地铁。
就算孩子出生了,刘子明也没做出多大的改变,跟老婆孩子仍然是聚少离多,用他丈母娘的话说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可以说,这么些年来,方婷婷的生活里还不如没有他呢,没有他,她至少不用去伺候他们家老头儿了。
所以,当警察,刘子明敢拍着胸脯说咱没愧对过人民,可回到做人丈夫、父亲这个层面上来,他这胸脯根本拍不起来。
其实,方婷婷怀孕后,刘子明完全可以申请换份工作的,争取调动到其他部门,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也方便照顾家里。
毕竟,在刑警这个行业里,很多人都是干到他这个岁数退下来的。
但是,这个念头也只是转瞬即逝,刘子明日益增强的家庭观念让他尝试过放下,可他潜意识里却是不愿意放弃的。
他觉得,他的灵魂和肉体都在这一行了,搞案子的那种乐趣是他一生的成就感,不是其他东西可以替代的
更何况,他师父也说过,“只有社会安定,小家才能安全”。
如果说,之前抓坏人让刘子明感到自豪,那当爹之后,抓坏人的直接意义,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好他的娃娃他的太太。
“我只希望,我娃的世界能多一丝光明,一丝也好。我付出得再多,帮助的人再多,把这个社会维护得再安定团结,也不及我这样亲自披挂上阵为他打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来得更实际。总有一天,他会知道,我就是以这种方式全心全意地爱着他。总有一天。”
刘子明自认为,他完全可以当一个好父亲,因为他是一个好警察。
所以,儿子出生后,刘子明还是选择了继续干刑警工作,也再一次让婚姻生活与之妥协!
其实,一直到方婷婷生那场大病,她对刘子明虽然有怨言,可对外还是很维护他的。
她那次体检查出肝上有块阴影,虽然最终确诊是囊肿而非肿瘤,可也免不了动手术开刀一通折腾。
之后,方婷婷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子明,我收到病理报告就在想,人就活这一辈子,我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下去了。”
此后,她就变得对化妆、打扮和健身无比热衷,放在儿子身上的精力变得越来越少,花钱却变得大手大脚起来。
一瓶化妆品上千,一条披巾上万,更别提那种齁儿老贵的美容针了。
方婷婷花钱如流水,搞得刘子明债台高筑,被逼无奈只能找朋友拆兑,搞得朋友都怀疑他养小三儿了。
其实,刘子明那会儿已经有方婷婷或许快要离他而去的预感了。
也是因为长期以来对她的亏欠和内疚,他才一直放纵她这样过犹不及地“保养”自己。
刘子明也是想做个好丈夫好父亲,才会想要亲自披挂上阵去为他们创造一个没有坏人的理想世界。
可与此同时,他却没能做好陪伴这一角色,这才和他们渐行渐远。
果不其然,在又一次联系不上刘子明后,方婷婷多年的委屈和怨言彻底爆发,心灰意冷地提出了离婚。
至于理由,则是千篇一律的“我爱上别人了”。
而那个人胜过刘子明的地方,或许只是能定时定点给她打一个电话,让她知道他人在哪儿,在干什么,让她不用提心吊胆想着他安全不安全,让她知道他晚上睡在哪儿。
总而言之,方婷婷受够了这种丧偶式育儿的生活,也腻烦了无异于守寡的婚姻,哪怕不要孩子也要跟刘子明离婚。
等到刘子明赶回家,她已经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地离开了这个家,甚至都没跟儿子道别。
真要说起来,其实方婷婷的离去,早有征兆,只是刘子明没有察觉,或者是隐隐察觉到了却不肯相信。
可他没想到的是,方婷婷这次的态度是那么的坚决。
之前,她也跟无数出轨的女性一样,一直靠着严格的自我约束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
可一旦冲破了那层束缚,选择了另一段爱情、另一段生活,她们绝对是一去不回头的,也势必是驷马难追的。
刘子明就算再心有不甘,心里其实也早就明白了,方婷婷那句“我爱上别人了”,确实是真的,并不是说说而已。
而前房客的那通电话,则彻底让他死了心!
方婷婷跟刘子明过不下去想离婚,这本无可厚非。
要知道,当警嫂跟当军嫂一样,都很苦很累,一个人维系着一大家子的运转,还要又当爹又当妈地抚养孩子。
没看到,就连刘子明自己都不得不承认,他既放不下工作,又要追求平凡人的幸福,这一点确实是很自私。
可方婷婷过分的是,两人婚还没离,她就不声不响地把刘子明名下的两套拆迁房给卖了,又请了年假跟小男友跑到国外旅游来玩失踪。
就算她父亲肺癌住院,她都表现得漠不关心,之所以急着跑回来,也只是因为要跟刘子明离婚证,好给肚子里的孩子上户口。
本来,刘子明还想用给老丈人擦屎端尿,来偿还方婷婷给他儿子擦屎擦尿的情份,可方家母女俩却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两人领完离婚证不久,老丈人就离世了,从那不到一万的医疗费用来看,他的死完全是源于亲人的放弃。
从头到尾,方家母女俩都把他当做累赘,方婷婷这个不孝女不伺候他不说,方妈更是在他死后立刻改嫁了别人。
领离婚证那天,方婷婷用“身不由己”来为她自己开脱,把一切错都归罪于她那个刻薄又贪婪的母亲,而她只是一件母亲想卖个高价的货物。
事实也确实如她所说,就算两人都离婚了,方婷婷的母亲都还不愿意放过刘子明,打算把他现在住的房子也夺到她的手里。
直到这时,刘子明才深知人心的可怕。
不过,刘子明已经下定决心开启新生活,对此并不觉得难过或是愤怒,对前丈母娘的不堪心思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之前,他被方婷婷卖房和失踪给害得家不成家,再加上姐姐的救命钱又被偷了,心里就像被点了一把无根的野火,真的动了跟她玉石俱焚的心思。
关键时刻,两个徒弟的出现救了差点发狂的刘子明,他们不仅帮他抓到了小偷,更是用哥们儿间的情义和义气让一无所有的他振作了起来。
刘子明被徒弟唤醒后,才感觉自己实实在在地渡了个劫,再次感受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真切的温暖,干涸的内心瞬间被滋养了。
至于那些愤怒、暴躁、无力、消极、灰心、绝望,则全被留在了那个虚拟出来的真空世界里。
由于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刘子民被调到了重案队当队长,可为了有更多的精力照顾父亲和儿子,他只能辞去这来之不易的职务。
当然,他不当重案队队长,并不是说不干刑警了,他对这份工作的初心始终未变。
毕竟,他的的个人经历,放在整个刑警队,不过只是一个缩影罢了。
直到被调去专案组,结识了新的“战友”,刘子明才猛地发现:
原来还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做着类似的事情,面临着几乎相同的困境。而这些人,寸步不退!
从那一刻起,刘子明对自己该何去何从不再迷茫!
来源:月半悦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