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范闲狙杀燕小乙后,并未立刻回到京都之中,而是前往澹州同言冰云商议了一番,京都已经被李云睿等人掌控,林婉儿、宁才人和宜贵嫔等人,都被困在京都,所以范闲不能直接回到京都,要用自己手中的力量去打游击战,先将这些人给救出来才行,此时李云睿等人也在疯狂的寻找范闲,他们认
范闲狙杀燕小乙后,
并未立刻回到京都之中,
而是前往澹州同言冰云商议了一番,
京都已经被李云睿等人掌控,
林婉儿、宁才人和宜贵嫔等人,
都被困在京都,
所以范闲不能直接回到京都,
要用自己手中的力量去打游击战,
先将这些人给救出来才行,
此时李云睿等人也在疯狂的寻找范闲,
他们认为范闲手中拿着庆帝的遗诏,
还手握鉴查院,
一天不死他们一天别想安生。
但范闲就一直躲在暗处,
利用手中的势力跟李云睿和李承乾他们周旋,
逼迫太后和太子他们不要乱动,
不要去动范家的人,
这也让太子和太后暂时选择了沉默,
导致李云睿联合了自己的实力,
在京都的大街小巷破坏鉴查院的暗樁,
杀死了几个鉴查院的人,
却并未找到范闲的踪迹,
甚至为此包围了言府,
但发现整个言府早已经人去楼空了,
本来按照李云睿的计划,
李承乾现在已经成为庆国新一任皇帝了,
结果朝局混乱加上范闲这根搅屎棍,
李云睿还真没办法将李承乾强行推上皇位。
不过身为太子的李承乾,
此时已经代庆帝监国了,
本来他也想先安稳等抓到范闲再说,
却没想到侯公公告诉他老三李承平遇刺了,
这让李承乾瞬间慌乱了起来,
李承平作为范闲的学生,
要是真出了事,
范闲会做出什么他真想不到,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
李承平都不能死,
最起码是现在不能,
京都局势未定,
就算是太子也无法掌控一切,
除非真正登上那个皇位,
只是范闲阻止的就是这件事。
范闲通过暗樁确认李云睿等人都在宫中后,
只要控制住皇宫,
京都的事情变能够安定下来,
而李承平遇刺的事情,
让范闲将计划提前,
当晚便选择进入皇宫之中,
京都府相助,
黑骑也分散进入了京都,
一共四百人可以为范闲所用,
不过人数太少也不能正面跟李承乾等人对战,
范闲知道李云睿是个疯子,
正面对抗的话,
李云睿说不准会为了杀他做出什么更疯狂举动,
太后其实更希望和平交班,
不愿意让军队狂放的收拾这个摊子,
那样只会让庆国更乱。
范闲找了一身禁军的衣服,
跟藏在大皇子的军队之中,
顺利进入了皇城,
虽然范闲无法判断大皇子能不能将禁军完全控制住,
但他已经安排了荆戈准备好了一切,
随后让大皇子宣读庆帝遗诏,
太子勾结北齐刺客在大东山刺杀庆帝,
意图谋权篡位,
事后陷害范闲,
并拿出了庆帝的行玺,
以此来强行掌管禁军,
对于不服从命令的人大皇子也绝不留情,
当场砍头以儆效尤,
至于范闲,
已经在太极殿外分散了自己的手下,
然后脱下禁军装扮,
走入了太极殿正门。
敲了敲门后,
戴公公带着人将太极殿大门打开,
当初范闲对戴公公有三次大恩,
这也是为何他会选择帮助范闲的原因,
进入大殿后,
范闲带着六处刺客直入含光殿,
与此同时大皇子也带着禁军反了,
荆戈也带着黑骑杀入了李云睿所在的广信宫中,
三队齐发,
范闲手持大魏天子剑连杀八人,
一路杀到被看管的众人面前,
将宜贵嫔、李承平和宁才人救出,
中心开花四面乱流而围,
这个战术便是范闲拟定胜率最高的,
救下宜贵嫔等人后,
范闲立刻前往了太后所在的寝宫,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了太后,
仅仅是一瞬,
便解决太后身边的四位太监高手。
守护太后的四位太监一瞬而死
范闲手中的天子剑,
搁在了太后的脖子上,
但范闲并未一剑杀掉太后,
而是让太后命令皇宫侍卫住手,
不过还没等范闲继续逼迫太后,
侯公公出手扼住了李承平的脖子,
阻止范闲击杀太后,
面对侯公公的威胁,
范闲举起右手在太后脸上扇了一巴掌,
这表明他已经豁出去了,
敢打你就敢杀你,
最后太后也只能照做下令让侯公公放人,
并让侍卫们停手。
因为太后的命令,
皇宫中的局面被范闲稳定了下来,
随后李承泽的生母淑贵妃也被擒住,
但东宫和广信宫空无一人,
皇后和李云睿不知所踪,
这次突袭,
范闲也没能完全成功,
只是这种局面已经足够了,
宫外还有他留下的大部分力量,
李云睿和李承乾等人就算跑也跑不到哪去,
随着大皇子带领禁军掌控皇宫局面,
鉴查院留在外面的人,
也成功控制了整个京都的局势,
皇后被逼无奈选择跳下城头而死。
至于太后,
范闲则是给她喂下大补丸,
亲手杀掉太后难免会被庆帝看出端倪,
如今太后早已经虚不受补,
以补而死,
庆帝也无法看出分毫,
如此一来,
京都中跟范闲有仇有怨之人尽数解决,
庆帝回京后,
范闲也终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算是了却了一段恩怨,
包括当年叶轻眉遗留的恩怨。
来源:阿乐乐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