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义的仙侠宇宙:从神君到凡人,他的仙侠造型还剩多少?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14 06:21 2

摘要:从最初了《青云志》中的大师兄,《琉璃》的柏麟帝君、《花间令》的潘越,到《落花时节又逢君》的锦绣,他一次次以绝美矜贵、睥睨众生的形象征服观众。

望您点个关注,能持续为您输出更多观点,供您观阅!


在仙侠剧的世界里,刘学义似乎已经与“神君”这一角色深度绑定。

这个古装美男子演遍了三界,人,妖,魔,神,仙,甚至于那个美进人心的光头!

从最初了《青云志》中的大师兄,《琉璃》的柏麟帝君、《花间令》的潘越,到《落花时节又逢君》的锦绣,他一次次以绝美矜贵、睥睨众生的形象征服观众。

然而,每一年十几部仙侠剧上市,角色重合度高,缺乏新颖的造型,让很多观众不禁调侃:“留给刘学义的仙侠造型已经不多了。”

深究之下,刘学义在《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锦绣神君的诠释,为他在又一次仙侠角色的舒适区中呈现了全新的表演——一个从“神”到“人”的蜕变历程,也许能成为他突破仙侠桎梏的开始。

刘学义的古装角色,大多具备相似的性格和造型:貌似潘安,当然这是自身条件的呈现,无法改变,另外大多数会有束发银冠、白衣飘飘、法力强大、背负无尽的责任和无上的使命。

《琉璃》中柏麟帝君一角,“宁为苍生负一人”的极端神性让万千剧迷又悲又恨;

《千古玦尘》中天启真神一角,又以睥睨众生的姿态诠释一个神明的傲视群雄。

而《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锦绣一角,则是一位从神坛跌落的角色,锦绣神君的神性被花妖红凝一点点融化,最终甘愿放弃永生的神位,堕入红尘。

柏麟帝君于偏执中获得成长,天启真神于洒脱中获得神性,锦绣神君则更于“神性”与“人性”的拉扯中陨落,更具有悲情色彩。

锦绣神君初登场已然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中天王,银冠白衣,玉面桃花,处处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而,遇到小妖红凝后种种经历,使得他的眼神慢慢有了温度,小妖红凝的一举一动牵扯着他的情绪,时而暴躁时而温柔,直至最后在红凝跳入轮回时,他情绪近乎崩溃。

刘学义通过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层层递进,诠释了锦绣的“神性崩塌”的经过,展示了全剧最具情绪张力的弧光。

尽管刘学义的多年演戏经验,使得他演技无可挑剔,但类似同类角色的过度展示,也引发了万千观众们的审美疲劳。

几乎每一部仙侠剧中的神君形象,都具备这几个特点:白衣胜雪随风飘飘、法力强大使命无边、背负天命不可逆,隐忍深情不动情。

锦绣这个角色同样符合这一设定:天界储君,自有婚约,对不可动情的红凝动了凡心;所有的神君都本应无血无肉无情无欲,却在她人的执着下动摇了自身。

在饰演的同质化角色诸多的情况下,刘学义并未让”锦绣“成为又一个“高冷神君”。

作为一个老演员,他在角色的细节上做了些许差异化处理:比如柏麟帝君的冷血是带有让人难以理解的偏执,天启神君的冷是带有天生的冷漠疏离的,而锦绣神君的冷则是一种近乎天真的“人性无知”——他不懂情,直到小妖红凝用十世的轮回教会他“人性”。

这些角色塑造上的差别,使得”锦绣“在刘学义的仙侠角色中仍成为又一个成功。

《落花时节又逢君》区别于其他仙侠剧剧情的地方在于:它非一个常有套路“神渡妖”,而是反套路的叙述,讲述了一个“妖渡神”的故事。

剧中小妖红凝本是一株茶花,因受锦绣神君恩惠而立志修仙报恩,而后在被辜负后跳入轮回成为凡人。

而锦绣神君这个本有着无限使命的神,最终因她的堕尘而起心动念,放弃神位也随之堕入凡尘,不再是那个无悲无喜的神君,而是一个为爱痴狂的凡人。

这一角色设定让锦绣神君成为刘学义仙侠角色中最具悲剧色彩的形象。

这种从“神”到“人”的转变,补足了刘学义在仙侠宇宙中一个具突破性的角色。


每一年十几部古装剧的面世,使得市场仙侠剧呈现一个十分饱和的现象,观众对同类角色的灵敏度大幅降低,尤其是同一位演员扮演同类型角色,更是抱着挑剔的眼光。

在《少年歌行》中,他饰演的无心和尚邪魅狂狷,美的深入人心。

在《长风渡》中,他饰演的洛子商阴鸷狠辣,证明了他的戏路并不局限于仙侠剧的正派人物领域。

但市场似乎更偏爱他的神君形象,以至于他近几年接的戏仙侠剧占比极高。

随着观众对仙侠套路的通透,刘学义需要寻找新的角色空间,否则“三界神君”的标签将一直跟随他。
刘学义曾在采访中表示,希望尝试更多现实题材或反派角色,事实上,刘学义以古装形象深入人心,但也并非只能演古装形象。

锦绣的神性崩塌,不仅是这个角色的结局,也好像象征着演员自身技能的突破。

“留给刘学义的仙侠造型不多了”,这正是他转型的最佳时机。

毕竟,一个优秀的演员,根本不会被角色束缚。

而锦绣,将成为他仙侠世界中的又一颗星辰,闪耀过后,将会迎接更广阔的天空。

来源:金城风水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