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请允许我以《少年壮志不言愁》中的两句歌词,作为开头。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虽然没有像《我是刑警》一样用这首歌做主题曲,但《刑警的日子》的大结局,可以说是完美将这两句歌词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让人不胜唏嘘。
看完25集大结局,我也是内心百感交集,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该如何说起。
不吹不黑,这部由高群书执导,欧豪、张佳宁、何冰、王佳佳等领衔的刑侦剧,虽然远不如传统刑侦剧那么惊险刺激,论口碑,肯定也比不上《我是刑警》。
可剧集却拍出了自己的风格,在刑侦剧遭遇瓶颈的今天,破局不容易。
剧集虽未开分,但收视稳居全国第2。平台站内热度持续破20000,不算低。也算是观众对这番尝试的认可。
看完大结局,再回望之前的剧情,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关于大结局《刑警的日子》最后,方婷婷坚定地告诉刘子明:不想再重来一次。房子卖了,她不能回去,回去就会想起两人好的时候。
两人唏嘘感慨,人间岁月,曲折婉转,曾经相爱的两个人都已回不到从前。
而随着全剧最后两个案子告终,故事也进入最后大结局。
第一个:母亲顶包案。
《刑警的日子》案件都不算复杂,结局也不例外。
全剧倒数第二案,是一个男人中刀倒毙。
根据调查,男人日常家暴妻子,和两个成年子女也有很大矛盾,尤其是儿子,因为房子的事,对父亲充满怨恨。
就在案件水落石出之时,一直被家暴的母亲打电话给刘子明投案,说丈夫是自己杀的,说完就从大桥上跳了下去。
房子顺理成章留给了儿子。可是刘子明很快找到了答案,弑父的,就是他。
母亲是给他顶包的,不仅是顶包,不但把房子留给儿子,甚至连死都不敢死在家里,因为怕把婚房变得不吉利。
可对这位一辈子都为自己打算的母亲,儿子到最后都充满怨恨:要不是她,我能这样嘛。
直到刘子明告诉他母亲的死讯,这货才痛哭流涕,晚了。
第二个:舞蹈网红被害案。
最后一案,是一名舞蹈网红被绑杀害。
刘子明他们很快发现,有嫌疑的太多了,女子的公司老板被她敲诈300万,爱她的富商被她狠怼,女子死前还买过人寿保险,投保人是她的债主。
更蹊跷的是,女子死时被绳子绑住的扣,是活扣。
另一个疑点,则是女子死时穿的长筒黑丝袜,可她家里别说黑丝,丝袜都没有,爱她的富商也告诉刑警,她就不穿丝袜。
故事讲到这里,其实凶手已经呼之欲出。
但追剧的观众都知道,剧情进入最后,最大悬念,已经不是案情,而是主角的生活,而随着方婷婷终于出现,整部剧的三大悬疑点也全部给出答案。
悬疑一:方婷婷没出轨,为什么坚持和刘子明离婚?
《刑警的日子》改编自原著《一个刑警的日子》,原著大结局狗血得多,也残酷的多。
剧版没有给刘子明这么一个太残酷的结局,但也没有改写BE的结局走向。
方婷婷没出轨,甚至原著中女方的出轨对象戴天杰压根没出现。
可她还是和刘子明离婚了,虽然有人说这是个开放式结局,两人没领离婚证,可我认为故事并无悬念,离了就是离了。
离婚的导火索,是方婷婷的病。
方婷婷重病关键手术,刘子明还在查案。要是方婷婷死在手术台上了呢,那就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离婚的真正原因,却是这场长期丧偶式婚姻中,方婷婷从最初的理解支持,变得心灰意冷。
有观众说不理解,她一开始就知道刘子明干什么的呀,我认为这么说的观众,低估了生活本身。
它会磨平我们所有曾经的雄心壮志,比如方婷婷当初以为的,忙碌并不会把两人分开。
直到方婷婷带着孩子回娘家,接着失联,刘子明才猛醒自己对妻子的忽略。
生活就是钝刀子割肉。一刀刀割下去,看见骨头了,才明白伤痕多深。
刘子明诚恳挽回过,可方婷婷太知道丈夫是什么人了,所以才会断得那么明白。
对刘子明雪上加霜的是,唯一力挺他这段婚姻的岳父病倒了,
而岳母一直是这段婚姻最坚定的唱衰者。当初对刘子明无家可归的姐姐,这个丈母娘就曾阴阳怪气地问“打算住多久?”
她的温柔都是给女儿的,没刘子明的份。
大结局两人好聚好散,没有撕吧。刘子明把点点要了过去。
他在方婷婷的协助下,才知道孩子报了哪些兴趣班,可孩子还是会说想妈妈。
好像直到这时候,刘子明才突然有空照顾孩子了。
悬疑二:刘子明姐夫回来没?
李巍说,就没见过你这样把自己亲戚送进去的。
刘子明在调查一起涉毒案时,发现了藏在茶叶罐中的du。
他一度怀疑姐姐,最终把姐夫送进了戒毒所。
很多人只要沾了毒,就没了回头路。
虽然刘子晴一开始想着原谅丈夫,只要李巍能戒毒,日子还能过。
可李巍戒毒回来没多久,就又掉进原来的圈子里,复吸一旦开始,就收不住了。最后李巍不但赔光了生意,连房子也赔进去。
刘子晴最后选择跟丈夫离婚,李巍来挽回了,可她的心已经死了。
刘子晴被父亲指责后吞药又后悔,虽然拧巴,可还是坚持下来为孩子撑起整个家。
女儿问她,父亲改好了还能和她们生活在一起吗?可刘子晴已经给了他太多机会了。
她受够了。
悬疑三:刘父失忆,多重打击下的刘子明何去何从?
为了家庭,刘子明曾动过辞职的念头,可想明白的他,还是留了下来。
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他试图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的时候,一直对他的生活指指点点的父亲,患上老年痴呆,认不出儿子了。
虽然我一直很怕看刘佩琦演的这个爹出现,可真看到刘子明对着不记得他的爹痛哭流涕,我又忍不住心酸,编剧好像是把全天下的不幸,全放在刘子明一个人身上了。
可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职责,依然在查案。
全剧大结局,历经婚姻、父亲失忆打击的刘子明,整个人看上去颓唐了一些。
但他依然过着刑警的日子。
于是乎,全剧最让人唏嘘的一段戏,呈现在大家面前。
大结局的刘子明,身穿警服来到一间教室,给孩子做起了报告。虽然几度人生风雨,可在他的脸上,却好象看不出一丝痕迹。他还是当初那个跟着师傅查案,一个劲往前冲的刘子明。
这段剧情一出来,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我当真是感慨万千,对于剧名《刑警的日子》,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这个最扎心的大结局,或许才是最现实的大结局,没那么多英雄凯旋,更没有完美的人生。刘子明在生活泥沼里挣扎,就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这样的大结局,虽不完美,却无比真实。
什么是日子,扛过去了,才是日子。
初看《刑警的日子》,我一开始以为,这会是又一部最近流行的强剧情、大尺度刑侦悬疑剧。
这两年看过同类题材的剧不少,总觉得后续产出的剧集,再复制不了《我是刑警》的成功了。
没想到,《刑警的日子》走出了自己的路:生活流刑侦剧。
全剧都没什么疑案、悬案。几乎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会发生在现实中我们身边的案子。
故事开始于2000 年出头,那个监控还未普及,需要大量靠走访、排查破案的年代,一下就带出导演高群书《命案十三宗》的风格。
整部剧25集15案,对喜欢刑侦剧的观众来说,可能案子有些平淡,侦破过程平平无奇,缺乏刑侦剧的紧张感,甚至是生活大于刑侦。
但恰恰这种“生活流”,带给全剧一种朴实的喜感和烟火气。
从开头何冰演的师父与欧豪等演的徒弟之间的贫嘴逗乐,到后来欧豪演的师父和他的徒弟之间的贫嘴,看着轻松,也充满了人情味。
整部剧的戏剧冲突都没有特别强,但只要耐心往下看,就能看进去,进入角色的生活。
就像何冰扮演的老警察的那句话:“警察要破案,可案子不是全部的生活”,剧名里“日子”二字,才是本剧的核心,日子,是日常,是生活,也是人生。
看到最后,这部《刑警的日子》其实更像是“刑警日记”。刘子明一个接一个案子往下查,观众也看到了什么是刑警的生活。
大结局看似憋屈,但却成功点题,将之前所有的剧情铺垫,完成升华。
过日子,就是要在生活中找寻生活的意义。
而最终的答案又是那么浅显易懂——成功,不是所有人生的必需品。
很多人的日子,就是要在一次次生活的挫败中,无奈前行。刑警也不例外。
永远别被生活打倒,才是全剧最后的彩蛋。
3:关于演员演技生活流的剧情,肯定会考验演员演技。
最受关注的,绝对是男主欧豪。
和以往出演的警察不同,这次剧中欧豪要演出的,是刘子明十几年的人生。
我认为这位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动了脑子演戏,没让观众觉得他是刻意在演。
欧豪把角色切成了两部分。
何冰的角色下线之前,是徒弟。
这期间的刘子明,有种刚入职场的清澈的莽撞,莽撞里又带着赤诚,闯祸后还知道卖乖。
被训了还不忘耍点小聪明,因为他觉得什么都有师父兜着,这是刘子明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事业、爱情,师徒情友情,他全都拥有。
可当师父被调走,这个角色就变成了师父。
这期间的刘子明,变得越来越雷厉风行,办案时眼神越来越犀利,越来越像师父。
一直到老婆走了,欧豪的状态也由原来的游刃有余张变成了满身的疲惫。
我认为欧豪的演技不算多厉害,可在年轻小生中,够用。
而除了欧豪,剧中还有三位演员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何冰
何冰这部剧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演,欠缺惊喜,但足够稳阵。
有观众觉得这个角色有些咋呼,对徒弟也太严。
我倒是觉得作为刑警,对徒弟怎么严都没错,因为刑警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查的是命案,自己也在刀锋行走。不骂徒弟才是不负责。
演这种角色,何冰就是怎么放松怎么演,他演得舒服,观众看得也舒服。
第二位:曹炳琨
当年《潜伏》里的金句王,这次又演了一个被毒毁所有的前夫哥。
曹炳琨的表演依然如同行云流水,尤其是复吸的段落,那可恨又可怜兮兮的段落,被曹炳琨演得令人心惊,也让人毛骨悚然。
第三位:张佳宁
要说让人最惊喜的演员,那绝对是张佳宁。
《沙尘暴》中就能看出,这位女演员演技一直在进步,这次的方婷婷更是成功打破刑侦剧传统女性人设:奉献型或祸水型。
方婷婷有她的情绪、情感,攥够了失望,就毅然离开。
但就像方婷婷对刘子明说的:刘子明,我从没有对不起你。”
从早期的甜到后期的累,张佳宁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虽然和欧豪再度BE让人遗憾,可她的表演没有遗憾。
提到国产刑侦剧,那绝对就绕不开一部剧。
《我是刑警》。
这部去年底的大剧,可以说一举为国产刑侦开出新局,让纪实刑侦重新上桌。
不过,这之后的国产刑侦,好像陷入了某种电影化、大尺度的瓶颈。
大剧不断,但王炸太少。国产刑侦,需要另找新路。
由此来看《刑警的日子》,也就别具意义。
全剧不再将叙述重心放在案件猎奇性上,而是将镜头对准人物命运变化,让剧集讲案件更讲生活。
比如聚焦刑警的真实人生。
很多观众说刘子明为什么这么忙,甚至有观众问刑警“哪有那么事,天天顾不上家”。
可真正了解刑警的就知道,忙碌确实是刑警的常态。
又比如,案件背后的现实,让这部剧发人深思。
比如保安杀业主案中,离职的小区保安,因为被业主故意挑衅失去了养家糊口的工作,后来又被业主害的失去快递工作后终于怒气累积,对业主痛下杀手。
还有警察老马,仅仅因为抓捕偷窃几十块钱的小偷,就被对方捅死。
剧中的每个案件,破案过程都不复杂,但每个案件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告诉我们,真正的命案,就是很日常的,在特殊处境下,任何一个平日里的好人,都可能成为凶徒。
《刑警的日子》好就好在,在今天这个刑侦剧愈发大尺度的时代,为我们耐心而朴实地呈现着刑警工作日常的伤痕。
故事也提醒我们,刑警的日子,不止有警察荣誉。
还有无数「隐入岁月」的挫败与沉默。
生活没那么多爽文,所以刑警才了不起。
来源:剧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