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也许从一开始就错了。”随着甄嬛这句充满沧桑与感慨的话语,《甄嬛传》落下帷幕。但剧中有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如同隐秘在繁华宫墙后的暗影,让人忍不住反复琢磨——苏培盛和崔槿汐,这两位甄嬛身边极为重要的忠仆,为何在结局时如同人间蒸发,消
《甄嬛传》终章谜云:槿汐与苏培盛的消失之谜
“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也许从一开始就错了。”随着甄嬛这句充满沧桑与感慨的话语,《甄嬛传》落下帷幕。但剧中有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如同隐秘在繁华宫墙后的暗影,让人忍不住反复琢磨——苏培盛和崔槿汐,这两位甄嬛身边极为重要的忠仆,为何在结局时如同人间蒸发,消失得干干净净?甄嬛在结局时的一些言语,或许藏着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
故事要从甄嬛入宫说起。初入宫的甄嬛,住进碎玉轩,内务府安排崔槿汐服侍,背后实则是苏培盛在暗中照应,因为苏培盛早已默默喜欢槿汐多年。甄嬛因与纯元皇后长相相似得宠,又因纯元故衣事件伤心出宫。后来,误以为果郡王被害的甄嬛,为回宫开始谋划。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槿汐牺牲自己,同意和苏培盛对食,以此换取苏培盛对甄嬛的支持。此后,甄嬛在宫中的每一步,尤其是她惊心动魄的“屠龙之路”,都离不开苏培盛的默默支持。可以说,若没有苏培盛在关键时刻的倒戈,甄嬛一方很难获得最终的胜利。
然而,随着雍正的驾崩,苏培盛似乎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们最后一次在剧中看到苏培盛,是在先帝的丧礼上,从那之后,他便再无踪迹。他的下场,剧中并未明确交代,可推测无外乎两种:一是被杀,二是甄嬛赏赐他一大笔银子,送他回老家养老。很多人觉得,苏培盛成功站队,帮甄嬛走到最后,理应安享晚年,出宫与槿汐相伴终老。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简单。
大结局时,甄嬛喃喃自语:“皇上并非我亲生,又多疑。”这句话看似无心,实则暗藏玄机。甄嬛这话是对崔槿汐所说,以槿汐的聪慧,怎会不明白其中深意?此时甄嬛虽贵为太后,看似权势滔天,却未必能护住苏培盛与崔槿汐二人。
四阿哥弘历在先帝死后登基,他天生心思缜密、多疑多思。苏培盛身为先帝最信任的人,跟随先帝多年,知晓太多宫中的黑暗与肮脏。先帝的喜好、忌讳,后宫嫔妃的勾心斗角,皇子之间的争宠夺权,他都一清二楚,甚至还知道先帝的真正死因。这些对于新帝弘历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隐患。
新帝向甄嬛请安时,闲谈中说起《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表面上是在聊天,实则暗有所指。故事中母亲为给小儿子争夺皇位,与长子争斗,长子一忍再忍,最终弟弟身死,母子情断。槿汐听后脊背发凉,明白这位新帝不简单。弘历从被丢进圆明园的可怜皇子,一路谋划算计登上皇位,对权力极为渴望,时刻提防着养母甄嬛。在他眼中,苏培盛和崔槿汐知道太多秘密,留着他们就如同在身边埋了两颗定时炸弹。
身为甄嬛的亲信,崔槿汐对宫中隐秘同样了解甚多。她陪着甄嬛历经风雨,忠心耿耿。可这份忠心,在新帝看来却无比刺眼。苏培盛与崔槿汐就像两片在权力旋涡中的树叶,从一开始就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最终很可能被毫不留情地吞没。就算甄嬛一时心软不想除去他们,弘历也绝对不会放过,毕竟他要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不容一丝威胁存在。
美版《甄嬛传》的大结局里,白发苍苍的甄嬛被小允子搀扶着在御花园散步,曾经陪伴她的流朱、浣碧、眉庄、叶澜依、崔槿汐……都已不见踪影。槿汐和苏培盛的消失,让甄嬛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她虽站在了权力的巅峰,成为了太后,却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高处不胜寒,莫过于此。
《甄嬛传》的结局,表面上是甄嬛的胜利,实际上却是所有人的悲剧。苏培盛和崔槿汐的消失,只是这场悲剧的一个缩影。他们曾为甄嬛出生入死,却可能在权力的斗争中沦为牺牲品。这也让我们看到,在封建宫廷的权力游戏中,人性是多么脆弱,生命是多么渺小,即便机关算尽、费尽心思,最终也可能逃不过命运无/情的摆弄 。
来源:时尚辣妈小丸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