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们常听到:大学的情侣在毕业时有个说法叫“分手季”,筱婷担心和栋哲分手,于是两人决定领结婚证,这样就有了保障。等以后分到一起再和家人坦白。
《小巷人家》里,庄晓婷和林栋哲面临着毕业就将分离两地的事实。
她们常听到:大学的情侣在毕业时有个说法叫“分手季”,筱婷担心和栋哲分手,于是两人决定领结婚证,这样就有了保障。等以后分到一起再和家人坦白。
于是他们俩偷偷从各自家里偷拿出户口本办了结婚证。这事儿还没等俩人目标实现,就露馅了。
宋莹得知后,第一时间准备到苏州的事儿。可她不但不让林武锋去,连林栋哲也不能去。
原本林武峰要请假一起去,被宋莹制止了,而且她到庄家后,只说了林栋哲为啥没来,对林武峰没来的原因没解释一句,这是为啥?
1 缓和矛盾,避免节外生枝
宋莹平时性格火爆,这时候很冷静。她听儿子林栋哲说和筱婷领证了,举起擀面杖就要打,林武峰还递给她更大的擀面杖。
这一来,宋莹楞了一下,轮到半空的擀面杖收了回来,她一下想到,不是打的时候,筱婷这下成他们林家儿媳妇的事儿是板上钉钉了,是好事儿啊。
但庄家一定不开心,目前首要问题是要去庄家见面谈。
没想到,林武峰的反应还更大,一边要买机票,还说让林栋哲出这笔钱,一边说要请假去。
宋莹愣了一下,凭她对庄老师的了解,庄老师肯定会发火,担心庄老师和林武峰俩个人吵起来。
原因是一是:平时俩人教育观念不同:庄老师身为老师,观念传统,教育上成绩至上。而林武峰却刚好相反,他认为成绩不重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的培养占首要地位。
要不是平时互相让一步,早就吵起来了。如今碰上这样的事儿,很难说不能吵架。
其次是:俩人处理家庭事务方式不同。
庄老师把原生家庭放第一位,工资大部分交给父母,逢年过节都要去干活,还任凭妻子在婆家被当下人用,也没有一丝认为不对。
而林武峰则把小家放在第一位,工资全交给宋莹,对父母孝顺但不愚孝。
庄老师认为作为家里老大,哪能只顾着自己的小家?觉得林武峰一点担当都没有。
所以俩人很容易吵起来,把事情给闹大,到时候最为难的就是孩子了。
而对她一个女人,庄老师还是会收敛一些。宋莹想着自己硬着头皮顶一下,不至于产生更大矛盾。
因此,宋莹带礼物过去时,只说了一嘴:“这照相机是武峰买的”。表示林武峰人没到,但意思到,俩孩子私自办结婚证,林武峰也在意着,其他就没再多解释。
当庄老师问宋莹:林工还好吧?宋莹也只是回答:还好还好。
庄老师把一个太极拳的书给宋莹,让她带给林武峰时,宋莹只说:谢谢,谢谢。
正所谓:点到为止。再多解释都是辩解,所以宋莹索性不解释了。
2 维护林栋哲形象
既然俩人已经领结婚证了,其实庄晓婷和林栋哲未来在一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因为宋莹知道黄玲的婚姻在经济上吃过的苦,因此她明白黄玲是希望筱婷找的另一半有上进心,努力工作并且还有工作能力,能提供稳定的物质生活。
的确,当宋莹拿出一堆礼物后,黄玲没在意林武峰没有来,反而对林栋哲没来很大意见。
晚上筱婷下班回来,大家一起吃饭时,宋莹表面对着筱婷说林栋哲没来的原因,实则也是给黄玲和庄老师听。
宋莹说栋哲平时工作很努力,周末都不回家,原本这次想回来,但刚入职就请假好几天,给领导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今后的工作也会有影响。
这话意味着林栋哲是非常有上进心的人,让庄家放心。
其实黄玲内心早就接受了林栋哲,就是要有个表态,宋莹这样一说,黄玲也能接受,目前工作的确很重要,为了以后他们的小家,还是要以事业为主。
黄玲饱尝了没钱带来的辛酸,因此栋哲是为了今后生活在努力,她也就没什么埋怨的了。
就像剧里说的:很多事儿吧,你不放在心上,就不是件事儿了。
3 姐妹的信任
远亲不如近邻。多年来,黄玲和宋莹已成闺蜜。因此有些话更容易说出来。
老话说:女人更懂女人心,俩人这么多年的交情,不用多说,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思。
何况宋莹家庭氛围好,经济条件也比庄家强,宋莹一直把筱婷当女儿对待,所以黄玲知道筱婷嫁过去会得到尊重,能够被婆家人认可。
宋莹带着礼物和和气气的去,就算庄家有气,也不好发太大的火。
宋莹知道,归根结底是俩孩子的事儿,她去了庄家主要是表达林家的态度,后续还得看孩子的想法。林武峰去了,事情搞不好,反而乱了节奏。
宋莹选择自己去,也不解释太多,拿出自己的态度,然后不过多干预孩子的选择。就像老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路,还得让孩子自己走。”
来源:想遇见你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