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热衷于影视经典、痴迷于《红楼梦》故事的友友们!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那可是在影视圈和红学圈都掀起过无数波澜的——87版《红楼梦》林黛玉这一经典角色的选角故事。87版《红楼梦》,那可是华语影视作品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么多年来,无数翻拍版本试图挑战它的地位,
前言
嘿,各位热衷于影视经典、痴迷于《红楼梦》故事的友友们!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那可是在影视圈和红学圈都掀起过无数波澜的——87版《红楼梦》林黛玉这一经典角色的选角故事。87版《红楼梦》,那可是华语影视作品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么多年来,无数翻拍版本试图挑战它的地位,可无一例外都铩羽而归。为啥这部剧能如此经典,成为观众心中永恒的白月光呢?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剧中人物的选角精准独到,每一个角色仿佛都是从书中直接走出来的,活灵活现。
但你知道吗?在这看似完美的选角背后,却藏着一个至今都让人津津乐道、争议不断的秘密——林黛玉这一角色的最终人选,曾经在董智芝和陈晓旭之间摇摆不定。王扶林导演当年甚至感叹陈晓旭不够漂亮,言语间满是遗憾。直到大家看到最初选定的林黛玉扮演者董智芝的照片,才恍然大悟,原来王导的话真不是随便说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回到那个充满戏剧性的选角现场,探寻这段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董智芝:练舞出身转型做演员,颜值气质双在线
咱们先来说说董智芝。1960年,董智芝出生在上海嘉定,那可是个钟灵毓秀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董智芝身上自然而然地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气质。你看她那鹅蛋脸,线条柔和又精致,就像一幅细腻的工笔画;眉如远黛,仿佛远处的山峦,带着一种朦胧的美感;双眸似秋水,清澈明亮又透着灵动,仿佛藏着无尽的诗意;身姿轻盈,走路带风,就像一朵飘逸的云朵;气质空灵又略带忧郁,满是古典韵味,活脱脱就是从古代画卷里走出来的美人。
小时候,董智芝就展现出了出众的舞蹈天赋。父母发现了她的这份天赋,便送她去学习舞蹈。11岁的董智芝第一次参加艺考,那场面,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可她丝毫不怯场,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和出众的表现,几乎以满分的成绩考上了上海舞蹈学校。在接下来的5年里,她接受了专业的芭蕾舞学习。芭蕾舞的训练是艰苦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无数次的打磨,每一个姿态都要力求完美。但董智芝不怕吃苦,她日复一日地坚持着,这段芭蕾舞学习的经历,就像给她注入了一股神奇的灵气,让她身上多了一种其他女演员没有的独特气质。
在学校里,董智芝就是风云人物。她的美丽和才华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据说好多学院工作人员,为了看一下这个优秀漂亮的小姑娘,看演出都专门坐在第一排。1980年,电影《苦果》海选女主角,董智芝一下子就被导演看中了。这可是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一个舞蹈演员转型成为一名影视演员。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演技指导的人来说,拍戏确实是一件难事。但董智芝没有退缩,她凭借着自己对演戏的理解和天赋,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在拍摄过程中,她不断地摸索、尝试,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荧幕首秀。电影上映后,反响不错,观众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有俊俏模样的小姑娘。也正因为这一次演戏经历,董智芝开始正式接剧本拍戏,开启了她演艺事业的新篇章。
出演西施,一鸣惊人
在不断打磨演技的过程中,董智芝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1983年,幸运之神再一次降临到她的身上,她受邀参演《西施》。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当时邀请董智芝参演《西施》的时候,还出了一点小插曲。原来,在开拍之前,剧组选角人员在董智芝和另外一个演员之间,犹豫了很久。如果论颜值、身段和气质,董智芝绝对是第一人选。她那出众的外貌和独特的气质,仿佛就是为西施这个角色量身定制的。
可是董智芝天性外向,喜欢开玩笑,她身上那种阳光欢乐的气息和病美人西施的感觉有很大的反差。西施在大众的印象中,是一个病弱忧愁、身不由己的美人,如果拍出来的西施没了这种形象,那和大众印象还有剧本都有很大的冲突。这可让剧组犯了难,一边是颜值气质都无可挑剔的董智芝,一边是符合角色形象的设定,到底该怎么选呢?
两难之际,剧组专门给董智芝安排了一场戏,所有的主创人员都坐在镜头后面仔细地观察。这便是西施被献给吴王前辞别父老乡亲的情景,可以说是柔情版的《别易水》了。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上一秒还嘻嘻哈哈的董智芝,下一秒就能入戏。她仿佛瞬间变了一个人,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哀愁和不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恰到好处。她直接把一个身处乱世,且心怀家国仇恨又面临相思离别的西施表现得淋漓尽致。表演结束以后,导演一锤定音:“定了,就她了!”
董智芝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演戏,把西施的那种身不由己的幽怨、郎情意切都生动地诠释出来。虽然《西施》只有6集,但从此以后,董智芝的西施就被评为最美西施,连蒋勤勤那一版都无可比拟。她用自己的演技证明了自己,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她。
遗憾红楼梦,退出演艺圈
既然董智芝条件如此优越,那为何王扶林最终的黛玉人选没选董智芝呢?这背后啊,其实有两个原因。起初,导演王扶林确实是打算用董智芝的。董智芝不光有着绝世容颜,更从里到外散发出一种清冷婉约的东方美人气质,而且还比当时已选定的薛宝钗演员要美,与原著更加符合。
但是,董智芝是1960年出生,比陈晓旭大5岁。原著里宝玉、黛玉、宝钗三人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拍摄时,87版《红楼梦》剧组对演员年龄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年轻女演员的选角不得超过23岁,而董智芝当时的年龄已经24岁。这可让王导陷入了纠结,他一方面觉得董智芝是林黛玉的最佳人选,另一方面又担心年龄问题会影响角色的呈现。
正当王导陷入纠结时,18岁的陈晓旭寄来一张背面写着自荐诗的照片。王扶林一下被她眉眼间的愁绪吸引。陈晓旭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仿佛就是林黛玉的化身。最终,王扶林导演综合考量,为了让角色更贴合原著里青春少女的形象,决定启用陈晓旭饰演林黛玉。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董智芝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了。虽然王导把她视作林黛玉一角的有力人选,但随着筹备深入,问题接踵而至。《红楼梦》拍摄计划跨度长达三年,这对演员来说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那时董智芝演艺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片约不断。放下手头繁重工作投入三年的拍摄,意味着要放弃许多其他发展机会,未来演艺事业走向也充满不确定性。一边是可能成就经典的《红楼梦》,一边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演艺事业,这个抉择无比艰难。
最终,董智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放弃《红楼梦》的拍摄。而与此同时,陈晓旭却怀揣着对表演的热爱,没有太多成名后的顾虑。陈晓旭甚至和全剧组表明心意,如果演不了林黛玉就回家去。这种坚决的意志恰似黛玉的倔强,才让王扶林导演拍板定下她。
随后,陈晓旭参加了《红楼梦》演员培训班。在培训期间,她刻苦钻研林黛玉的性格、诗词,每一个神态、每一句台词都反复琢磨。她仿佛把自己当成了林黛玉,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这也给王扶林导演在黛玉的选角上吃了定心丸。
董智芝虽遗憾错过,但这段选角故事,至今仍是《红楼梦》影视史上的一段佳话。也让人们记住了陈晓旭塑造的经典黛玉形象。此后,董智芝的演艺事业确实没能够再创高峰。如今也只有她32岁那年出演的《唐明皇》中的配角元秋儿,还能让观众有印象。出演了几部不温不火的电视剧以后,董智芝就逐渐退出演艺圈,选择回归到舞蹈事业上。在和一位富商结婚后,便跟随丈夫出国,在美国开办舞蹈教学班。
结语
时至今日,陈晓旭版本的林妹妹才是最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她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将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才情出众、倔强敏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林黛玉就是她,她就是林黛玉。这个角色已经成为了影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深深地烙印在观众的心中。
至于董智芝,如今董智芝已经65岁了,网上关于她的讯息甚少,但想来她是个佛系且从容的人,应该也过得很幸福。
来源:自强不息河流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