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随着短剧流量的异军突起,这行情倒过来了,短剧大受欢迎,不仅很多吸引了很多资本注入,就连很多实力派演员和流量们,都开始往短剧赛道里求生存。
早几年,内地影视还有比较明显的歧视链,比如拍电影的要比拍电视剧的高大上。
电视剧里,长篇要比短剧更有实力。
但随着短剧流量的异军突起,这行情倒过来了,短剧大受欢迎,不仅很多吸引了很多资本注入,就连很多实力派演员和流量们,都开始往短剧赛道里求生存。
今天小梦要聊的就是最近在央视热播的短剧——
《狮城山海》
故事将背景设定在上世纪40年代的南洋狮城,聚焦于华人帮派“山海帮”的兴衰沉浮。
通过两代帮主之间的权力更迭与激烈碰撞,为观众徐徐展开了一幅充满血腥与权谋的江湖画卷。
《狮城山海》的故事以山海帮帮主刘雄武遇刺身亡拉开帷幕。
刘雄武(由黑子饰演)堪称典型的江湖强人,他行事风格刚猛,崇尚武力,对待恶徒嫉恶如仇,常常以私刑的方式处决他们,以此维护华人社群的正义。
然而,这位表面上刚正不阿的帮主,私下里却有着家暴妻子的阴暗一面。
而后刘雄武的突然死亡,不仅导致帮派内部出现了权力真空,更如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黑匣子,揭开了一场跨越两代人的恩怨谜团。
前任帮主程恢(由巍子饰演)的回归,成为全剧的核心转折点。
程恢曾是山海帮的创始人,却因遭人陷害背负命案,无奈之下选择隐退。
他为人重情重义,行事沉稳老练,既有着江湖大佬杀伐果断的霸气,又流露出市井平民的烟火气息。
程恢此次回归,并非单纯是为了给兄弟复仇,而是敏锐地察觉到刘雄武之死与两年前的命案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查明真相,更是在帮派濒临瓦解的危急时刻,试图力挽狂澜,重塑帮派秩序。
刘振东(由杨旭文饰演)作为刘雄武之子,是剧中最为矛盾复杂的角色。
他表面上是一名警局里的正义警察,试图凭借法治的力量约束帮派的种种行为;
然而,父亲的死亡却如同一把利刃,彻底撕裂了他的身份认同。
他毅然决然地脱下警服,回归帮派,从原本的“执法者”摇身一变成为“复仇者”,甚至为了争夺权力,不惜对同门兄弟痛下杀手。
刘振东的转变充满了突兀感,前一秒他还是那个理性克制的警察,下一秒却仿佛换了一个人,变得癫狂而野心勃勃。
这种分裂的性格,一方面源于他对父权的复杂情感,既崇拜父亲在江湖中的权威地位,又痛恨父亲家暴妻子的恶行;
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新一代在传统江湖道义与现代法治之间的迷茫与挣扎。
程恢与刘振东的碰撞,无疑是整部剧最为激烈的冲突所在。
程恢代表着老一辈的江湖规则,他强调“帮扶”与“忠义”,认为帮派成员之间应相互扶持,坚守江湖道义;
而刘振东则试图以激进的手段打破旧有的秩序,甚至不惜与殖民势力勾结,以实现自己的野心。
两人的对峙,不仅仅是权力之争,更是理念上的激烈对抗。
例如,在处理帮派叛乱时,程恢主张留活口,以便追查线索,查明背后的主谋;
而刘振东却毫不留情,一刀封喉,试图以暴力手段震慑异己。
这种分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生死较量。
程恢一心想要维系帮派的传统根基,守护那份江湖情义;
而刘振东的野心早已超越了帮派本身,他的目光投向了更为庞大的权力网络。
上世纪40年代的狮城,殖民统治摇摇欲坠,华人社群在种族歧视与政治压迫的双重夹缝中艰难求生。
剧中反复强调“山海帮的帮,是帮扶的帮”,这一细节暗示着帮派并非单纯的暴力团体,更是华人自治的一种象征。
例如,在开篇少女遭辱的案件中,警察的漠视与帮派的果断介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凸显了乱世中地下权力的双重性。
它既为弱者提供了庇护之所,让他们在困境中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
但同时,也是暴力循环的源头,不断滋生着新的矛盾与冲突。
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为人物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动机。
程恢所秉持的“江湖道义”,并非是空中楼阁般的虚幻理念,而是华人社群在殖民体系下的一种生存策略。
他创办山海公司,改良黄包车,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巩固华人在当地的地位。
而刘振东与殖民警长郑秋(吴启华饰演)的勾结,则揭示了新一代对权力的另类理解。
郑秋作为华人警长,表面上效忠于殖民政府,实则心怀鬼胎,渴望通过镇压帮派来攫取个人利益。
他的阴险狡诈与程恢的磊落坦荡形成了鲜明的镜像对比,共同诠释了权力游戏的残酷本质:
在殖民秩序的笼罩下,无论是反抗者还是妥协者,最终都难以逃脱被异化的命运,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狮城山海》的制作水准在短剧领域堪称顶级。
剧组不惜重金,在马来西亚搭建了2.4万平方米的实景,从充满南洋风情的老街,到独具特色的殖民建筑,每一帧画面都散发着浓郁的年代质感。
动作戏的设计更是突破了短剧的常规,硬桥硬马的实战镜头与写意的文戏交锋相得益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然而,这部剧也因叙事逻辑的断裂而饱受争议。
为了追求“强反转”的效果,许多情节缺乏必要的铺垫,显得过于突兀。
比如,刘雄武从正义的化身到家暴者的转变,缺乏合理的过渡与铺垫,让观众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女性角色如程恢的女儿,被塑造成“无脑”的工具人。
此外,主创团队试图以“历史正剧”自居,宣称要“还原南洋华工血泪史”,但剧中底层劳工的形象始终浮于表面。
这种矛盾暴露了创作初衷的摇摆不定——
既想迎合“男频爽文”的市场需求,追求刺激的剧情与快节奏的叙事;又不愿放弃宏大叙事的野心,试图展现深刻的历史内涵与人性思考。
不过作为一部短剧,既要又要还要显然是不现实的。
《狮城山海》的尝试或许还不够完美,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它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即便在“算法为王”的速食时代,观众依然渴望看到那些有血有肉、能够触动心灵的故事。
当镜头缓缓对准南洋的黄昏,那些在血色江湖中沉浮的身影,虽然最终会随着历史的洪流渐渐远去,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挣扎,终将以另一种形式,成为历史的注脚。
来源:雅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