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好的人生》金总2次不待见薛晓舟,才知他和胡曼黎注定要错过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12 17:40 2

摘要:《蛮好的人生》给了观众一个开放式的大结局,薛晓舟读了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成为了蓝洋的保险规划师,和胡曼黎是同事。

《蛮好的人生》给了观众一个开放式的大结局,薛晓舟读了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成为了蓝洋的保险规划师,和胡曼黎是同事。

薛晓舟很喜欢胡曼黎,哪怕这一年里没有再见过面,还是对她念念不忘。虽然结局没交代他们以后是否会在一起,但成为同事,是个很好的开始。

不过,我重温了这部剧,看到金总2次不待见薛晓舟,才明白他们即便成为同事,他对胡曼黎的感情,也是没有结果的。

胡曼黎之所以被公司开除,和薛晓舟有关。

陈放早就嫉妒胡曼黎的业绩比他高,想给他使绊子了。但他和胡曼黎是同事,不好亲自出手,不然一旦查到他头上,他很难收场。

所以,他一直都在找一个能帮他挡枪的人。这些年,他找了不少人,只有薛晓舟这个愣头青上当了。

薛晓舟的直属上司是老徐,陈放让薛晓舟对胡曼黎做背调,说是金总示意的,这件事要秘密进行,不能告诉别人。薛晓舟信以为真,没有向老徐透露一点风声。

胡曼黎被公司开除当天,老徐有事不在公司,等他知道这件事时,已经第二天了。

老徐和胡曼黎交情不错,得知胡曼黎被开除,他听到了一些风声,立刻拉着薛晓舟到没有人的会议室,质问这件事是不是和他有关?

薛晓舟承认了,老徐问他,年纪轻轻怎么能下手那么狠呢?之前胡曼黎想让他走后门尽快理赔,他没同意,胡曼黎就呛了他几句,他心里不爽,可以理解。可这件小事,也不至于把胡曼黎置于死地啊。

胡曼黎干了二十年的保险销售,如今她被公司开除了,以后还怎么在这个行业里立足?这不是砸人家饭碗吗?

此时,薛晓舟还没有意识到错误,反而问老徐,他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吗?

薛晓舟之前见过曹玲,知道骗保的事情胡曼黎不是主谋,是她既下跪又用生命威胁胡曼黎,胡曼黎才不得已帮她的。

但是,陈放当着胡曼黎和金总的面拿出了一份录音,这份录音里,曹玲扭曲了事实,说她这么做是受胡曼黎指使的。

薛晓舟知道陈放一定使了什么手段,但是他当时没有拆穿。虽然胡曼黎被开除时,他心里有点自责,但不多。

因为他认为,即使曹玲是主谋,胡曼黎也是共犯,同样有罪。胡曼黎作为专业人员,明知道骗保不对还要做,就要为自己不专业的行为付出代价。

老徐看到薛晓舟这么理直气壮,当场拆穿了他的自信,告诉他,陈放是有计划的要干掉胡曼黎,他是被陈放当枪使了。

薛晓舟不死心,反而追问老徐,陈放之前为什么不找人调查胡曼黎,非要让他调查呢?

老徐一番话太解气:因为之前像你这样的傻子还没出现。

老徐的话,终于敲醒了薛晓舟的狂妄和自大。他还以为自己得到了公司的重用,所以才能对胡曼黎做背调,其实他是被人当成棋子了,还是一个被利用后不再有价值的弃子。

陈放很精明,他已经在薛晓舟手里留了把柄,为了之后不被拿捏,便跑到金总那歪曲事实,说薛晓舟和胡曼黎不对付,一切都是薛晓舟自己自作主张。

陈放这么做,就是让把柄不复存在。他对薛晓舟倒打一耙,也是想毁了薛晓舟的口碑,让他以后没办法在蓝洋立足,不然薛晓舟一旦被重用,对他不利。

如今陈放先放出了风声,领导和同事都知道薛晓舟睚眦必报,做事不给他人留后路,以后谁还愿意和他共事呢?

薛晓舟咽不下这口气,跑到金总办公室解释了一通。他说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揭穿陈放的真面目,二是给胡曼黎洗白,他并没有存心针对她。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金总看到薛晓舟一脸正气,反问他:然后呢?胡曼黎被开除,又被行业禁业两年,已经既成事实了,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你其实是想把自己从整个事情当中择清楚,对吧?

金总这番话说得没有错。薛晓舟之所以跑到他面前解释,就是想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他认为胡曼黎被开除和被禁业2年,陈放才是始作俑者,他只是被利用了而已。他本人和胡曼黎并没有任何过节,也没想过针对她。

但是,对胡曼黎真正造成伤害的并不是陈放,而是薛晓舟,他的愚蠢已经让这件事走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现在他义正言辞地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他都无法抹除对胡曼黎造成的影响。

金总在薛晓舟辞职前,送了他一句话:年轻人,你很聪明,但不要把聪明用错了地方。

其实从金总对胡曼黎和陈放的了解,以及薛晓舟的解释,就已经猜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即便薛晓舟澄清了他是无心的,金总也不待见他。

一个成年人,在职场里没有一点眼力见,做事一根筋,害了别人还不知道反思,陈放是有错,但薛晓舟并不无辜。

胡曼黎是金总一手培养起来的,二十年的职场情谊,亲如家人,但凡有一点办法,他都不会对胡曼黎下狠手。

可薛晓舟惹出来的事却让他无力摆平,这样能惹事的员工,他看不起,也不想要。

薛晓舟从蓝洋辞职后,就去太盈国际了,他升任总监后,胡曼黎给他当助手。三人在曾教授的讲座上碰面,胡曼黎老远看到金总,就热情地走过去打招呼,金总看到她,也很高兴。

从金总对胡曼黎的神态可以看出,即便胡曼黎犯了两次错误,他心里还是拿她当自己人。

薛晓舟也紧跟其后打招呼,金总看到薛晓舟的时候愣了一下,他早就忘了这个人的存在。

还是薛晓舟自己做了自我介绍,金总才得知胡曼黎也在太盈国际。他没想到胡曼黎和薛晓舟会成为上下级,也没想到他们都去了太盈国际,一直没缓过神,只好重复说“挺好”。

金总没想到胡曼黎真的去了太盈国际,心里堵得慌。

胡曼黎在曾教授讲座上接到孙阿桃的电话,打断了曾教授的发言。曾教授问她,是不是对他的演讲有什么看法?

本来胡曼黎没打算认真回复他,金总气不顺,故意问她,“那你是都同意曾教授的说法了?”

胡曼黎这才拿起话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胡曼黎谈了自己拿下几个大单的客户的背景,以此告诉曾教授,外国的保险和中国的保险是不一样的,研究要以实际为准,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空谈。

胡曼黎的看法与金总不谋而合,所以没几天,金总就决定挖胡曼黎到蓝洋,让她负责夕阳养老的项目。

金总在曾教授演讲那天,一直看到薛晓舟和胡曼黎在一起。薛晓舟是复通法本毕业,学历高,又年轻,还是太盈国际的总监,前途不可限量,把他挖过来,对这个项目更好,但金总只找了胡曼黎。

第一次,胡曼黎拒绝了。之后胡曼黎得知孙阿桃去世,特地去她家祭拜,也知道了孙阿桃的女儿和女婿的事。她重新找到金总,表示愿意负责这个项目。

金总问清了缘由后,说他要的就是胡曼黎这个态度,并在把项目交给她的时候说了一句“欢迎回家”。

不管是之前在曾教授的讲座遇见薛晓舟,还是之后寻找夕阳养老项目的负责人,金总只信任胡曼黎,可见他并不待见薛晓舟,甚至压根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对金总而言,不管薛晓舟再厉害,也始终比不过胡曼黎在他心中的位置,也只有胡曼黎,可以称得上他的家人。

而且经过孙阿桃的事,胡曼黎都能有觉悟,会自省,薛晓舟却没有,这样的人,也不值得他重视。

薛晓舟从太盈国际辞职,主要是和李青青经营公司的理念不合。

他问胡曼黎为什么要回蓝洋,胡曼黎说,她要做正确的事。薛晓舟才明白,他也要做正确的事,就是离开太盈国际这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

薛晓舟读工商管理硕士,去蓝洋工作,都是因为胡曼黎。他想用实力证明他可以给她幸福,为她的生活托底。

但是,胡曼黎人到中年,经历了离婚、父亲瘫痪,以及事业上的起起伏伏,心态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薛晓舟虽然优秀,但经历得事情不多,他和吴雅在一起时,自私、固执,大男子主义,还不懂得为他人考虑。虽然他和胡曼黎同住后,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他骨子里的固执和对人情味的温度,是难以改变的。

胡曼黎需要的,是一条可以专注成就自我的道路,而不是自己已经飞得很累了,还要照顾薛晓舟的感受,引领着他成长。这不是爱情,是师徒。

薛晓舟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人生经历和成熟度,都差太多。而年龄之间的差距,更是一条鸿沟。

友情以上,恋人未满,就是他们的结局。他和胡曼黎可以当同事、当朋友,甚至可以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弟,唯独不会成为夫妻。

来源:善意的爱无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