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原创剧评。今天是第133篇。
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原创剧评。今天是第133篇。
喜欢该剧的友人们,可以一起讨论呀!
白景琦的正房太太黄春,一直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她单纯善良、温柔大度。
当怀孕的她被玉芬姐带回京城,生下儿子得到二奶奶认可后,她就一直待在了大宅门。
而随后的几年里,白景琦一直在济南,没回过京城一次。他忙于闯事业的同时,还娶了风月场上的杨九红。
对于不顾家且移情别恋的丈夫,黄春不可能没有情绪。但在那个年代对于男人娶三妻四妾,她也无能为力。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少奶奶的本分,伺候公婆、照顾孩子,非常的贤良淑德。
尤其是在对待杨九红时,黄春表现出了特别的宽容大度。
一个正室太太,面对婆婆二奶奶至死都不能接受的窑姐出身的姨太太,她黄春真的没有一点情绪吗?
不可能,只是因为黄春的性格,让她作出了这样的隐忍。
三刷《大宅门》时,玲姐却从一个小细节中,看出了黄春“可悲”的一面。
01 见面
玉芬姐仿效当年的做法,也带着杨九红母女回到了京城。只是因二奶奶不接受她,白景琦迫不得已给杨九红母女安排了一处外宅。
直到那天唱堂会,二奶奶一高兴,问了黄春一句:“你见过老七那位姨奶奶了吗?”
黄春回答说还没有。婆婆不发话,她这个儿媳也不敢啊!
随后,二奶奶就安排黄春和姑奶奶白雅萍去外宅把孙女抱来看看。
这是黄春第一次和杨九红见面。
杨九红对于她俩主动来外宅看她,自然是受宠若惊的。因为毕竟她是做小,礼数上应该是她去给正房太太黄春请安。
所以,一见面,杨九红首先是尊敬地俯身给黄春请安,黄春则善解人意地扶她起来,“咱姐妹可不弄这套俗礼”。
亲切的语言、亲密的肢体动作。一副和谐友爱的氛围。
02 情绪
紧接着,姑奶奶白雅萍被眼前杨九红的美貌吸引了,眼睛直盯着,连声赞叹“这小样儿,长得可真俊”。
请注意,此时身后的黄春,有个小动作:她脸上露出了一丝反感厌恶的神情,就那么一两秒。
但这场戏里,黄春表情的快速转变,却是意义非凡。
前一刻她的礼貌亲热,是她作为一个富贵人家正房太太该有的格局,宽容大度的姿态;
而下一刻她的皱眉反感,是她没法一直隐藏起来的、发自内心的、女人面对“情敌”时的真实感受。
前面的高姿态,是社会赋予她的角色定位“该有的样子”;而后面的小表情,才是作为个体人的“本我”发挥作用时,一个女人“本来的样子 ”。
只是,这样的“本我”状态,在身处那个年代的黄春身上,是不会持续很久的。
因为她始终被社会的礼教和规范提醒着,我应该怎样做。
所以她马上又露出了笑脸,接了雅萍姑姑的话,略带酸味地说“比我俊吧”。
雅萍姑姑回说 “比你俊”,黄春也只是朝旁边扭了一下头,表情里有1秒的不高兴。
随后,进屋过后,黄春依旧是笑着脸说了好多话,那是正房太太在这个场面上,该说的话。
03 可悲
初看这一幕时,只对黄春增加好感。
毕竟,黄春的善良和温厚个性,在那个年代是正房太太最值得称道的特征。
但现在再看这一幕时,会有一种叹息,为黄春的可悲可怜。
她太守封建“妇道”了!
为了塑造”端庄大度、宽容待人“的正室形象,她不断地隐藏起自己内心委屈、怨怼的真实情绪。
人有坏情绪是很正常的,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纾解和发泄,一味地隐忍,就会郁结于心,最终则会非常伤身体。
从杨九红走进白景琦的生活开始,黄春就一直都是隐忍着的。
除了这第一次见面时的笑脸和嘘寒问暖,再到后来杨九红怀了二胎后,她自己也去外宅探望、聊天等等。
在“做正房太太”这件事上,黄春可以说是做到了对男人来说的无可挑剔。
但是在“做自己”这件事情上呢,她又是如此的可悲、可怜。
将所有的坏情绪都深藏着,郁结于心,这也是她后来因病过早离世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你刚好看过《大宅门》这部电视剧,有任何想说的话,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呀!
(玲姐原创,抄袭必究!)
来源:影视热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