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杀进央视,「狮城山海」释放了什么信号?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11 21:31 3

摘要:比如短剧。最近《狮城山海》直接登上央八,还和腾讯联播,鹅厂国际版WeTV(覆盖173个国家)估计也同步推送。这事搁五年前,谁信?现在发生了,简单聊两句。

有些事啊,得反着看。

比如短剧。最近《狮城山海》直接登上央八,还和腾讯联播,鹅厂国际版WeTV(覆盖173个国家)估计也同步推送。这事搁五年前,谁信?现在发生了,简单聊两句。

《狮城山海》

更新中,共49集,「唐诡」班底

短剧,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比较雷人,三分钟一个反转,抱着手机刷得嘿嘿嘿的又如何,五分钟全忘光。就觉得这玩意儿和主流不搭,质量、深度、格局这些似乎都非常欠缺,撇一眼就猜到结局,全是为了追流量硬「拼装」出来的东西。

现在「国家队」这么接地气的拥抱短剧,信号很明显。

1、观众习惯改变。现在的人手机不离手,时间碎。有报道说,长剧五集之后弃剧率飙升,完播率不到30%(桃厂还推出「跳看」功能,直接实现长剧短看,有意思),短剧恰好切中「碎片化」需求。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干到500亿,三年后有望冲千亿。没开玩笑,直接碾压电影票房。谁还敢说短剧小众?

2、资本、平台都下场赌注。郭靖宇、巨兴茂(《灵魂摆渡》那位),正儿八经的行业大佬直接上亿投资短剧。我感觉资本开始把「短剧主流化」当成风口。而且鹅厂、央视、海外平台全跟进,是不是在赌下一个流量爆点。这跟炒股一样,谁押中新题材谁吃肉,主流玩家一拥而上,说明这个赛道能玩,就是有点打挤。

3、审美和监管升级。以前短剧野蛮生长,靠擦边、狗血剧情吸引流量。现在,平台开始清理「无营养」内容(抖音5月9日直接下架一批不合规短剧),意味着行业开始洗牌。谁能留下?内容有料、制作够精、题材够新的小部分作品。以后没点真东西,连汤都喝不着。

说回《狮城山海》,巨兴茂干脆把一部大长剧压成「精品」,20分钟一集,49集的总时长980分钟,这对于长剧从业者来说,可能就是短剧了。且剧中有历史、江湖、家族、殖民地的冲突。

很多人一看「南洋帮会」,脑子里跳出来的还是港片黑社会、古惑仔。其实有误解。1940年的新加坡(剧中也涉及马来西亚地区),华人占7成,地位却低得要命。没山海帮罩,贫苦的底层华人,随时被洋人欺负(交保护费),比如连菜摊都被人掀了,生计都成问题。如果不抱团,就等着被人当「猪仔」卖掉。

所以,帮会本质上,是「生存保险公司+维权组织+自管社区」。

剧中程恢、刘雄武这些人,实际上干的都是社区自救的活。打打杀杀、相互竞争是真的,但底层互助才是内核。刘振东(杨旭文 饰)脱下警服回到帮会,从底层小弟干起(打戏比《唐诡》更帅),其实还是身份认同的回归。

看到这里,还在想为啥不拍上海滩、东北、广州?要拍南洋冒险。因为这是华人海外奋斗「血泪史」啊,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今天国人走向世界,底层逻辑没变,抱团取暖,依然是最强生存密码。

十年前,这种《九龙城寨》帮会、江湖、殖民地题材,能在央视播?想都别想。今天能过审,我猜政策对内容边界的容忍度也放宽了。

以后,短剧的玩法肯定要变。可能不只是快和短,还有深度和价值。你看英国的《少年混沌时》共4集,美剧《黑镜》第七季也才6集,长短都不是重点,关键是质量。如果短剧都精品化,那我就愿意看,比长剧更痛快,还省时。

就聊这么多,喜欢请点赞,欢迎讨论。

资料参考:

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DataEye研究院,36氪未来消费(长剧时代的终结),卢克文工作室(新加坡的故事)。

图|微短剧「狮城山海」

来源:cc姐

相关推荐